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食物共享②| 伦敦:从对抗食物短缺,到工地菜园厨房

相欣奕
2019-06-17 20:49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如何让食物得到应有的尊重,并物尽其用?食物共享,强调共有食物、共同开展食物生产,以及共饮共餐。共享之物,既包括原材料,也包括产品;既包括服务,也包括能力以及空间。本系列文章基于SHARECITY项目的编译整理,推介全球8个城市的食物共享行动。本篇介绍伦敦的三个案例。

伦敦是世界最富裕城市之一,全球城市实力指数(Global Power City Index)连续7年位居第一。这是基于经济、研究与开发、文化互动、宜居性、环境和可达性等变量进行的评价。然而,伦敦也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公,食物短缺即其中之一。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伦敦一直在探索让城市居民获得足够食物的多种策略。比如,伦敦食物委员会(London Food Board)于2006年发布了首部伦敦食物战略(London Food Strategy),这是一家专门就本地食物问题向市长提建议的机构。此后,食物银行(Food Bank)成为最主要的紧急干预方式,为处于短缺状态的市民提供食物。据统计,2015年伦敦市有9%的儿童经常或偶尔饿肚子上床睡觉,这一年食物银行分发出11万份援助食品。

2018年,伦敦出台了第二部食物战略。在最新的食物战略中,对食物银行的作用加以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食物银行不足以也不应当作为长期方案使用。各个行政区的本地机构、组织和社区,应成为对抗食物短缺的主要力量。

比如,共同劳作、种植食物;对冗余食物加以再分配,推动食物共享;在社区中组织烹调课程,除了分享食物之外,还分享食物相关的技能、工具和空间。凡此种种,应成为对抗伦敦食物短缺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共同劳动、同炊共餐和食物分享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亲密的社会关系。

在SHARECITY100数据库中,伦敦排第一,已有198项城市食物共享行动,其中27%分享的是知识和技能,21%是同炊共餐,10%共享作物和种子,18%分享食物。此外还涉及工具、土地、厨房空间、堆肥等的共享。

本文对伦敦市三个食物共享行动加以介绍,分别是推动冗余食物分享的OLIO项目,开办社区食堂的Be-Enriched项目,以及兼具废物与回用、种植与分享功能的工地废料菜园厨房项目(Skip Garden and Kitchen)。

伦敦OLIO:食物共享革命

被丢弃的食物堆积成山(来自 https://olioex.com/)

全球生产的食物中,有33%-50%未被吃掉而是直接浪费了,每年浪费食物的价值超过数万亿美元,重量超过13亿吨。而在发达国家,超过一半的食物浪费发生在家庭中。食物浪费堪称巨大的市场无效(market inefficiency),这一点在其他行业极为罕见。

OLIO项目平台正是为应对食物浪费而启动。这一项目把社区邻里相连,把他们与本地商家相连,让冗余的食物被分享,而非被丢弃。分享的食物包括,本地店铺临近保质期的食物,自家种植冗余的蔬菜,自家烤箱烤制的面包,出门前冰箱里积存的食物。除了分享食物之外, OLIO平台还可用于非食物类家居物品分享。

OLIO手机APP选择食物和添加分享食物页面

OLIO项目希望通过小小的行动带来巨大改变,其操作非常简单。如果有食物要分享,那么在手机APP之中,添加待分享食物的照片、说明,同时列出何时何地可分享物品即可。如果需要获得食物,只需浏览附近可供分享的食物列表,通过私信对感兴趣的食物提出申请,并约好时间去取即可。

珍妮通过OLIO项目分享的食物(来自于 https://olioex.com/)

OLIO的参与者珍妮是为一家气候变化机构工作的环保人士。她认为,在OLIO分享食物,不仅可避免不必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还有助于在社区重新分配资源。自从开始使用OLIO之后,她意识到,真的有很多人愿意从陌生人家的冰箱里取走食物。她本人经常外出,所以,出门前如果有人把她冰箱里的蔬菜取走,是很棒很有效率的事。

关于OLIO分享食物,珍妮这样说:

“有一次我煮了一锅咖喱,但不想吃剩饭,就拍照在OLIO分享,附近居住的一个可爱的学生取走了这些咖喱。当晚她发给我一条信息,再次对我表示感谢,并赞美我厨艺非凡!这让我非常开心。”

“自从加入OLIO之后,我再也不丢弃任何食物了,因为我知道,有人愿意取走这些食物。以前,我可能会把冗余的食物倒入堆肥箱,或丢到垃圾箱,并对此有深深的罪恶感。现在,再也无须如此了!”

Be-Enriched伦敦社区食堂项目

伦敦社区食堂(来自于http://www.be-enriched.org.uk/)

Be Enriched是一家青年和社区慈善机构,位于伦敦南部,成立于2013年,依靠社区力量,为社区提供支持并推动其发展。该机构的项目致力于缓解不平等,同时增强社区凝聚力,并促进年青人技能发展。这家机构相信,通过开展社区活动,培养人们对一饮一餐的尊重,可以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进而让本地生活变得更丰富。

该机构同欧洲多家青年与社区机构合作,自2013年以来,主要在社区通过志愿服务和体验式培训来培养技能。他们最初关注的,是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弱势青年的技能培训。后来,他们发现青少年犯罪者也需要得到关怀,所以在伦敦的杜丁(Tooting)开设了第一家社区食堂。运行3个月后,发现青年再次犯罪率有所降低,就尝试让这些青少年犯罪者参与社区食堂的活动之中。

这一经验表明,人们需要社区食堂所提供的安全空间,所以Be Enriched机构开始持续运行并扩展社区食堂的项目。项目以灵活的方式开展,并采用全社区参与的方式工作。

社区食堂是为社区居民创建的第三空间。人们在此相遇、集聚,并在健康营养又温暖的用餐中交流和沟通。社区食堂欢迎所有人到来,各个年龄的人都有,交流话题也非常精彩。不仅如此,79%的社区食堂活动参与者表示,他们会与活动中遇到的人进一步交往,在用餐之外继续保持友谊,并相互邀请参加活动和家庭聚会。

社区食堂与超市、水果蔬菜销售商和市场合作,取得可供使用的冗余食品,然后请当地厨师和志愿者来烹制美味的午餐或晚餐,向社区免费供应。目前伦敦南部有三个社区食堂:每周五开放的格拉维社区食堂(The Graveney Canteen)、每周二开放的巴特西社区食堂(The Battersea Canteen)和每周一开放的城堡社区食堂(The Castle Canteen)。

工业废料菜园和厨房

工地废料菜园(来自于https://www.globalgeneration.org.uk/blog/)

当人们提起工地废料时,想到的通常是施工、建设和废渣。工地废料菜园(SKIP GARDEN)项目团队可并不这样想。他们看到的并非废渣,而是可以吃的蔬菜,因为食物都是土生土长的。所以,他们尝试在城市再开发的场地上,用工地废料种植食物。

使用工地废料种植食物(来自于https://www.globalgeneration.org.uk/blog/)

废料菜园不仅是菜园,还是就地取材的厨房。专业的素食厨师和志愿者团队每天制作新鲜出炉的烤饼、蛋糕、茶、咖啡以及健康的时令餐(包括沙拉和每日特色菜)。此外,还可以预订下午茶、早午餐和团体午餐,在莴苣叶和开花的树木之间,或是在独特的室内空间慢慢享用。

废料菜园项目由全球世代机构(Global Generation)运营。这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教育慈善机构,致力于为儿童和年轻人、企业、居民和家庭共同营建健康、全面和环保的社区。该机构为年轻人,特别是来自弱势群体的年轻人提供实践经验和就业途径,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交往和实践技能。而废料菜园正是该机构的基地,也是其共同创建的26个社区和商业菜园中最大的一个。

使用工地废料种植食物(来自于https://www.globalgeneration.org.uk/blog/)

废料菜园位于伦敦国王十字地区正在进行再开发的地块内,是一个可移动的城市食物种植园。在钢结构和玻璃建筑围绕之中,它成为难得的城市绿洲。药草、辣椒、苹果、甘薯和卷心菜都在工程废弃的踏板、脚手架和其他再生材料制作的种植槽中生长。屋顶和餐厅露台也被改造为菜园。

在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时令食品的同时,它还为社会边缘化的人群提供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培养,比如有特殊需要的年轻人、老人和难民。此外,还为周边地区的年轻人、企业和家庭提供服务,支持养蜂、木工、城市食品种植、烹饪和饮食等活动与交流,甚至支持人们在此写作、创作和冥想。

本地青少年在废料菜园参与学习和劳动(来自于https://www.globalgeneration.org.uk/blog/)

目前为止,废料菜园已经在场地中搬迁过两次。如果再开发建设完工,这个菜园会如何,仍旧未知。

参考资料:

1.Davies et al (2017) London SHARECITY Profile,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2.Marovelli, B., Geoforum, https://doi.org/10.1016/j.geoforum.2018.09.006

3.http://www.be-enriched.org.uk/

4.https://www.globalgeneration.org.uk/

5.https://olioex.com/

(作者供职于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