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评展|“空白期”瓷器感受考古断代,西方工艺中有中国灵感

YJY,刘沁
2019-06-14 07:36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上海博物馆“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以研究明代“空白期”瓷器为线索,引导观众从展览中感受考古断代;故宫博物馆“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由双方钟表修复合作为引,带着夺目的研究性讲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19年5月28日-9月1日

票价:免费

点评: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瓷器一度被称为“空白期”,考古人员和专家学者根据近年来的出土资料研究、对比、佐证,这些原本在幕后中的工作被陈列在博物馆中,引导观者从器型、纹饰相似的考古出土器物和传世品中寻找依据,对考古材料断代有所感受。

评星:四星

上海博物馆此次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聚焦的是以往认识中瓷器面貌不明的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瓷器。这一段时期,一方面政治环境比较动荡,文献记载不丰且多言瓷器的停烧、减产,另一方面,当时的官窑瓷器不署年款,因此要通过传世品对这一时期的瓷器进行认知非常困难,因此一度被称为“空白期”,即认为瓷器烧造或许陷入低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景德镇御窑厂的考古发现,尤其是2014年再次取得的重大成果,发掘出土大量15世纪中期的瓷片,陶瓷学界对这一所谓的“空白期”有了新的认识。

在此次大展之前,去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也都有举办有关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器的展览,可见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而上博的这次展览,与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向国内外24家机构借展藏品和出土品,展品从官用瓷到民窑瓷非常丰富全面,同时也将新的考古材料和学术议题以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公众,在学术成果和公众之间建立了联系。

展览一开始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展示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之前和之后的宣德与成化的瓷器,

“空白期”的器物是宣德与成化之间承前启后的章节,这里的展示或许能够让观众对前后脉络有一定感受。

两只青白釉暗花缠枝莲纹碗,左为上博藏,右为2014年遗址出土

展览中给人感受最明显的出土材料的巨大作用,在展览的文本介绍和器物陈列中对这一点也有不断强调。在第一章节“华章再现——皇家气概官用瓷”中,有相当一部分器物过去被定为宣德和成化两朝的瓷器,在有了出土材料作为佐证后,时代被修正为十五世纪中期。展示中,常常可以看到器型、纹饰相似的考古出土器物和传世品并列展出,前者可以成为认识后者的依据,也能让参观者对怎样通过考古材料断代有直观感受。2014年明朝御窑厂(珠山北麓)遗址文物堆积地层图也一并展出,正是因为地层学的方法,出土物的年代可以被判定,进而通过对比判断一些传世品的年代。

展览中一些出土的“半成品”

另外,出土材料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看到一些半成品,也就可以了解瓷器制作中的一些过程。比如斗彩是瓷器中的装饰工艺,主要特征是釉下青花釉上彩,展览中就将斗彩鸳鸯莲池高足碗和还未上彩的青花鸳鸯莲池高足碗一起展示,能够同时看到上彩前后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信息量很大的展览,同时也将学术界比较前沿的问题呈现在展厅中。对于了解一些背景情况的爱好者或相关人士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且带有学术性的展览,而对于一般参观者而言,丰富的展品也能够让人们对十五世纪中期的瓷器有形象的认识。(文/YJY)

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

地点:故宫博物馆

展期:2019年6月1日-7月31日

票价:不单独售票,持故宫博物院门票即可参观

点评:奢侈品牌参与文化展览越来越多,品质也均可圈可点,虽其中有灌输品牌意识之意,但其精致度和策展理念确对国内的展览有提示之意。

评星:四星

去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陌生风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以全景式、多维度展示基金会的收藏,也让观众了解到这样一个世界知名品牌,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解读方式,从而反过来构筑品牌影响力。

今年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则将视角重新放回到工艺的视角,这也是故宫博物院与卡地尔二次携手办展。不同于10年前第一次以卡地亚珠宝为展览主线,这次展览以与故宫联合修复古钟表为契机,荟萃来自卡地亚、故宫和世界其他博物馆的珠宝、钟表、服饰、器物、档案等800余件藏品,详细讲述了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由时间串联而成的文化渊源。

展柜布置

此次展览源于故宫和卡地亚在5年前开启在钟表修复领域的合作,故宫挑选了六件钟表送到卡地亚制表工坊中进行修复,并在慢长的修复工作中产生了策展想法。2018年,两家又共同推出小型纪录片《唤醒时间的记忆》,记录三年来双方在修复钟表上的工作过程,这一过程是东西文化、工艺技术、发展脉络的互相了解和领悟的过程。转化到展厅中,不仅陈列着具有文物价值的铜镀金狮驮规矩表镜、铜镀金嵌鲨鱼皮透花等修复完成的六件古钟表,还有卡地亚引以为傲的顶尖神秘钟技术的展示,以及兼备中西方艺术风格的逆跳指针鲤鱼时钟等展品。

卡地亚设计的点翠工艺单色头箍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也是该展的亮点之一,展览中有一个名为“灵感中国”的展厅,顾名思义,该展厅展现中西方元素对器物制造的彼此影响。策展人将来自卡地亚和故宫博物院的不同展品陈列在一起,观者们可能看到它们常常不约而同地在讲同一个故事。

其中,故宫藏的传统点翠工艺制作的中式头钗、整齐地码在盒子里,她们与卡地亚设计的单色头箍互为照应。在满屋子流光溢彩、熠熠生辉的宝石之间,这几抹淡雅的翠色显得沉静又华美。点翠工艺作为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最早出现于汉代,至康雍乾达到鼎盛,随后于晚清民国初期逐步流入民间,再传到海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路易·卡地亚受当时欧洲流行中国风的思潮,收藏了点翠等一系列中国珍品,并从自己的中国收藏中汲取灵感,带领他的其团队运用翠羽等中国传统材料借助更现代的演绎手法,呈现出与传统中式点翠不同的西式中国风韵。

展览现场展出的珠宝

虽然展览意在讲述一个宏大的中西方文化互相影响的历史观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更合适女性观看的展览,或许这是卡地亚珠宝领域的性别研究移植到展陈上,橱窗布局更符合女性参观者的需求,多数展品放置在展柜偏下的位置,便于女性仔细观赏及摄影留念;而影像展品和说明文字则会放置在视线偏高的位置,让参观者在远处就能大致了解这个展柜的主题。多光源的暖色灯将钟表、珠宝、器物等表面光泽度强的展品映衬地精美、华贵。这些看似都是细节,但细节往往决定了品质。(文/刘沁)

    责任编辑:黄松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