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建筑大师——吴良镛

2019-06-12 09: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中国的科学家们,以忠诚和担当、智慧和才能、奉献和牺牲,谱写出一曲曲爱国奋斗的英雄赞歌,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浓烈情怀,他们的精神激励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在奋斗中成就梦想,为培养祖国未来的科技人才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奠基中国建筑教育古为今用大厦

推陈出新面向世界

敲响中华建筑文化伟大复兴钟声

扶摇万里放眼未来

2014年,中央确定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地处北京、天津、河北省会石家庄三城市中心的保定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于2014年5月5日特聘请“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为保定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顾问。而事实上,“京津冀一体化”的最初设计者就是吴良镛。

早在1999年,吴良镛主持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开题;2001年吴良镛主持了“大北京”规划,这通常被认为是“京津冀一体化”合作的开始;2002年、2006年、2013年共发布3期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了诸多对京、津、冀联动发展的建议,都曾被北京、天津和河北多项规划吸纳。2002年出版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在2003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吴良镛,出生于1922年,江苏南京人。1937年,日军从上海攻入南京,15岁的少年吴良镛辗转流亡重庆,1940年毕业于国立二中(即西迁的扬州中学),1944年毕业于西迁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系之初,梁思成在美讲学,只有林徽因与吴良镛二人执教。

1948年夏,经梁思成推荐,26岁的吴良镛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师从名建筑师埃罗·沙里宁。1949年6月,沙里宁在接受《底特律论坛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吴良镛:“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种称之为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来自于一般的人类文化发展,而且来自于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基于中国自身的坚定不移的精神。”1950年,吴良镛获硕士学位,并获美国罗马奖金竞赛荣誉奖。同年,接到梁思成、林徽因来信告知新中国急需建设人才,毅然绕道香港回国,重新执教清华大学。

吴良镛书法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原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并入清华,建筑系规模迅速扩大。吴良镛担任建筑系副主任,负责主持日常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并注意从国情和本专业教学特点出发,制定了建筑系的全新教学计划。数年努力,清华大学建筑系,很快成为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20世纪50年代初,吴良镛是指导建筑学专业第1批研究生的导师;1981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1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为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培养出第1位博士学位获得者。80年代初期,他总结了我国建筑教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关于“建立多层次的教育结构,广泛培养多种建筑人才”,“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与生产实践结合”,“注意职业教育的地区性”,“重视建筑师的社会培养与社会联系”,“教学上将建筑设计扩展为人类居处环境的创造与设计”等建议,既是对建筑教育特点的概括,也是对建筑事业发展战略的倡议。

在他的推动下,1988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改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培养出一批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他所致力探索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学道路,也为推动教育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鉴于吴良镛在建筑教育领域作出的贡献,他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6年获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200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陈嘉庚科学奖技术科学奖,2011年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2年获南京大学杰出校友、东南大学杰出成就校友称号。

吴良镛说:“我们中国的建筑教育,对自己文化遗产的认识就差得很远。我教书60多年了,感到过去毕业生的传统文化根基比较好,而现在的学生对中国文化缺少全面了解,缺乏热情,缺乏根基。”

吴良镛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可以让建筑师、规划师“借题发挥做文章”的城市、地段几乎所在皆是。有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科学和艺术在建筑上应是统一的,21世纪建筑需要科学的拓展,也需要艺术的创造。

1999年6月23日,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了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北京宪章》。《北京宪章》总结了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纪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各种新思路和新观点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前进方向。这一宪章被公认为是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标志着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全球建筑师普遍接受和推崇。

吴良镛的另一项杰出工作是他从1978年起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1988年为北京菊儿胡同典型的“危积漏”(危房、积水、漏雨)进行改造,顺其原有肌理以旧换新。改造后成为北京老城区改造的典范之作。1992年,这一危房改造项目获得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英国建筑和社会住房基金会颁发的“世界人居奖”,2000年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吴良镛改造菊儿胡同设计模型

吴良镛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城市史纲》(1985,英文版)、《城市规划论文集》(1986)、《广义建筑学》(1989)、《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1994,1999,中英文版)、《迎接新世纪的来临》(1996)、《建筑学的未来:世纪之交的凝思》(1999)、《人居环境科学导论》(2001)、《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中英文版)》(2002)、《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2002)等16部著作,以及近200篇学术文章。

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

吴良镛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度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他从来没有大科学家的架子,平时总是笑眯眯的,笑得敦厚、诚恳。在小区里漫步,他跟人友善地打招呼,唠家常,跟邻家老大爷没什么两样。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他以这样的情怀安身立命、辛勤工作、行事为人。

著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说过:“你要到哪一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说我认识吴良镛。”

本文原载于《中国科技教育》2014年第5期“专栏”栏目,作者王渝生。

欢迎订阅和分享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CACSI1981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