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设计互联举办首届“创新教育体验周末”,创新教育到底是什么

澎湃讯
2019-06-11 23:57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作为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的分会场,6月8日至9日,设计互联召集23家国内外创意教育机构,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办首届“创新教育体验周末”,并创建“设计互联学院”。在“设计互联学院”揭牌后举行的创新教育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宣教部副主任果美侠,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陈曾路等多位文化创新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未来教育的潜力与可能性。

果美侠

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果美侠用数字说话,显示了故宫教育的影响力:“故宫博物院的宣传教育部主要承担两大职能,一是对公众进行博物馆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二是为进入博物馆的观众提供服务。去年一年,故宫宣教部近70人的团队,组织了2397场教学活动,其中院内1512场,院外184场。今年数据应该比这还要漂亮很多。这跟我们的整体规划以及开放合作是密切相关的。”

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陈曾路提到博物馆要进商场和乡村,以此拓展教育的公共边界:“上海博物馆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学习和认知、方法和态度、思辨和实践、哲学和信仰’。我们希望到2020年会有2000种课程,构建从小朋友到银发族的全年龄段课程体系。在此之外,最近我们在做的事情主要有两件,一是进商场,一是下乡村。为什么下乡村?这跟展览、课程都有关系。我们希望课程能变成国民课程,通过庞大的志愿者团队,直接进入乡村。我发觉现在乡村特别需要我们一流的教育项目,必须有降维的方式,把我今天分享的只有在北、上、广、深才能享受到的课程推广到乡村。”

陈曾路

从博物馆到社区,先锋·安格学习社区及理想堂的创始人黄鹃娟更注重社区学习的重要性。黄鹃娟介绍了自创的社会化学习者社群:“从工业革命开始,社会需要快速大批量产出具有标准化技能的工人,所以才有了工厂式产出人才的方式。这变成了我们教育的范式,但一个世纪过去了,这样的范式依然存在于今天的教学课堂。可是,我们现在的社会需求是否还跟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社会一样呢?显然不是的,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具备标准化技能的工人,而是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应对未来,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改变呢?我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社会化学习社区。我们要改变一个学校应有的特质,它不仅仅是一个创新学校,同时也是一个联合办公空间,更是一个公共活动空间。由此,我们也改变了传统学校社群,形成了一个‘社会化学习者社群’。在这里,没有明显的老师和学生之分,而是所有群体共同生活、共同工作。”

PAO众建筑创始人臧峰也十分认同共创与社区融合的理念:“空间设计能够在两个层面参与教育创新的过程,一是利用STEAM设计能力进行产品级别的设计,这些产品与它们的设计方法能够扩散到不同的环境中去,例如众建筑在做的城市产品,以及与在MIT的创新课程。二是直接设计更加复合的学习空间环境,让空间更易于激发教育的创新,例如我们正在进行的校园设计项目。”

带领学生试错并在日常生活语境中产出成果,在南方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唐克扬眼中,设计教育也是某种意义的启蒙,“大学教育是关于启蒙的,或者设计本身就是关于某种意义的启蒙。对我的学生而言,不管多么简单的‘委托’,一定要有预设和目标的计较,一定要在各样方案之间作出判断,要求得出某一个最适合这个问题的方案,不是说炫耀一个武断的作品,给出一个仓促的答案。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才能培育出全新的设计文化。”

设计互联作为招商蛇口旗下首个以艺术设计为主题的综合运营文化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设计艺术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自2016年创立伊始,力图突破传统博物馆的教育模式,倡导“人人都是设计师”,开创国际化设计与创新教育的资源平台。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