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开卷有益|罗新:历史学家的三大美德
【编者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近年撰写了许多“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反映他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的反思与理解。这些与他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发现中国、认识世界异曲同工,一个目的即追索历史的纵深感,尝试发现和讲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近日,这些学术随笔首次结集成《有所不为的反叛者》一书出版,我们邀请罗新教授朗读书中的一个小片段。
罗新澎湃新闻翻书党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罗新,我为你们朗读的是我最新出版的作品《有所不为的反叛者》。这本书反映了我对史学工作的理解。今天,为大家朗读的是书中“历史学家的美德”片段:
历史学家有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
学历史的都知道,过去当然是确定无疑的、已经发生的、唯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是因眼前的需要而把过去那个“唯一”改写为“多种”。我们所知道的过去就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的,充满了可能性,是基于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人的需要而反复改写的结果。从古至今积累了巨量的历史知识库,今天研究历史、写历史的人,主要是面对这个巨量的知识库重新选择和组织素材,赋予目的和意义,这样就写出了新的历史。通过对已知的历史进行考察,确认或者否定前人的某些讲述,在新的问题意识之下生产出新的历史知识。历史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是从已有的历史当中生产出新的历史来。
我们面对旧的历史知识,首先需要的是批判和怀疑。批判性思维是人类理性的基础,历史思维的价值就在其批判性。可以说,我们熟悉的历史,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与伪史,其中有些将会被揭穿、剔除和取代,有些则因史料匮乏、证据单一而使质疑者无可奈何。怀疑与批判的美德使我们不仅勇于揭破神话、创造新知,而且有助于我们在那些暂时难以撼动的新老神话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离。正如前贤所言,历史本质上是一种论辩,是一种不同意,一种对已有论述的质疑、纠正、提升或抗争,是在过去的混沌中重新发现或发明关联、模式、意义与秩序。批判和怀疑的品德帮助我们质疑陈说,提出论辩。论辩开掘出通向改变的道路。
想象力是历史研究的另一大美德。历史给拥有好奇心的人提供“替代性经验”,我们在想象中经历前人的经历。历史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我们自己。访问过去好比访问外国(异乡),那里的人们跟我们有点像也有点不像,观察他们可以增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历史是揭示人性的,但不是通过抽象的哲学方式,而是通过让我们经历他人的经历,认识我们共有的人性。在这一精神过程中,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十多年前我刚留校在北大历史系教书的时候,担任新生班主任,给本班同学所办的杂志《南山石》投了一篇稿《梦见昌平园落雪》,主要是讲这个冬天会不会下雪,以及下不下雪与我们的主观努力究竟有什么关系。去年、前年和以前那些年份这个时候是不是下过雪,当然有助于我们预测今年同时期会不会下雪,然而过去也有过无雪的冬天。历史是有意义的,但是历史不能决定现在。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我们可以有立场、有期望、有偏向。我们的期望也会有意义。我们期不期待下雪,意味着我们是不是参与了促成下雪。我写道:
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更加无法接受的样子。
历史会影响我们的未来,但是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当前的立场、意志和选择,以及我们的行动。为此,我们应该珍视、保护并培育这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
【朗读书籍】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罗新/著,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 2019年5月版
本书用一系列个案讨论了诸如历史学家的美德、史料的运用及反思、历史叙述的多样及其背后的原因、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怎样超越民族主义史学、古代民族的起源传说与神话、历史研究的想象空间、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进退波动、帝国帝制的内外轻重等问题,以历史学家的方式质疑传统的历史论述,示范了一种健康的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延伸阅读】
《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罗新/著,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2017年11月版
从北京的健德门出发,沿古代辇路北行,一步步走完450公里山川河流,抵达上都。罗新教授完成了他15年前的夙愿,也生动还原了沿途历史遗迹和人文风貌,同时汇集了诸多旅行家对于徒步的思考和意义。这是一部多角度的历史大散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