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宗海:“死磕”肿瘤,让细胞免疫疗法悬壶济世
一款创新药从研发到商业化往往需要十几年时间。成立仅四年半,已拥有十几个领先的CAR-T(一种细胞免疫疗法)在研产品,五项产品进入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国际首创的三项实体肿瘤CAR-T临床研究。科济生物一次次令人惊艳的成绩的背后,是创始人李宗海二十年的壮志与十余年的专业积累。
由于其卓越的转化研究成就,5月15日,李宗海成为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的获奖者之一。他同时是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科学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李宗海团队近两年,全球卷起了一场CAR-T细胞免疫治疗热潮,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基因修饰,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目前,世界上对CAR-T的成功应用多集中在血液肿瘤上,其中对白血病的总治疗缓解率已达80%以上。然而,占所有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领域却有难题一直难以攻克。“血液瘤好比散兵游勇,分散在血液里,相对而言容易被攻击和清除;而实体瘤则像据守于碉堡里的顽敌,是‘团伙作战’,攻克‘碉堡’相对于攻克‘散兵’而言困难许多。”李宗海博士说。
李宗海十年前开始决定专注于CAR-T药物的研发。李宗海和团队在全球第一个验证了GPC3蛋白是理想的肝癌治疗靶点。从找到GPC3到实验证明,他们只用了几周时间,但为了这几周,45岁的李宗海已经积累了十几年。
今年三月,由李宗海领衔、科济生物申报的治疗GPC3阳性实体肿瘤CAR-T临床试验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的批准许可,这是我国第一项釆用CAR-T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注册临床试验。该临床试验的获批,不仅意味着我国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实体瘤领域的重大突破,还为实体瘤癌症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回顾肿瘤治疗历程,2010年以前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放疗以及直接靶向肿瘤的单克隆抗体/小分子药物等,但疗效不甚理想,结果往往人财两空。如何开发更有效的肿瘤治疗药物,正是李宗海想要做的。
身为医者,眼看身边的至亲因罹患癌症去世却束手无策,“就想在有生之年做点事,虽然也不知道能走到什么阶段,但总要去尝试一下治疗肿瘤。”李宗海回顾二十二年前的心境,“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我想至少努力过,总能做出点有价值的东西。”彼时,他从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曾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盛誉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原湖南医科大学)的本科毕业,有股无知者无畏的少年劲。
硕士期间,李宗海在湘雅医学院从事肿瘤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然而他认为距离自己想要济世救人的愿望还很遥远。直到2002年,他进入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师从中国癌症基因治疗奠基人之一——顾健人院士攻读博士学位,踏上了基因治疗的征途。谈及成立公司的初衷,李宗海说,“打造这个平台的愿望只有一个,就是治愈病人。”
“新药研发十年磨一剑,必须争分夺秒!”这句话,李宗海常挂在嘴上。在攻读博士的三年里,李宗海做了七个课题。为了节省时间,他宁愿在离单位几步之遥的地方租房,也没有选择数十分钟路程的福利分房——在他看来,“时间能省一点是一点”。这数十载的分秒必争,为其换来了近80篇论文和120件专利。
近年来,李宗海领衔创业团队已开发了10余个原创性候选CAR-T产品,覆盖了肝癌、肺癌、胃癌、胰腺癌、胶母细胞瘤、食管癌等大多数复发性、难治性恶性肿瘤,多个产品为国际同靶点首创,跻身世界CAR-T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前列。考虑到广大病患的迫切需求,李宗海希望,CAR-T药物的临床研究能够更快推进,力争到2021年实现第一个CAR-T产品在国内外申请上市。同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患者有药可吃,吃得起药。
(原题为:《李宗海: “死磕”肿瘤,让细胞免疫疗法悬壶济世》)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