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特蕾莎·梅:不受欢迎的首相
作者 | 任谷丰
责编 | 王子凯
排版 | 吴若雪
当特蕾莎·梅走出英国国会下议院时,她的上百位保守党同事簇拥着等待在门口,全体鼓掌并欢呼这位即将在两天后就任的女首相,第一次以保守党领袖的身份致辞。那是2016年7月11日,一个阴沉的英伦傍晚,意气风发的梅用一句脱欧宣言获得全场同事应和,也点燃了社交网络:
“脱欧就是脱欧,而我们定将获得成功。”
特蕾莎·梅作为党首的首次演讲(图片来源:Daily Star)
在梅首相后来的一千天任期内,这句在“成功”一词上加了强烈重音的脱欧宣言被媒体反复引用。但当时的梅或许无法想象,为了兑现脱欧诺言,她将面临多少来自保守党内部、反对党、欧盟、媒体甚至自己的挑战,而所有的力量最终将把她推下首相席位,使她的脱欧方针胎死腹中。
在首相人选上,梅并非是“天选之子”,直到7月11日上午10点,当她正准备开启自己的首次竞职演说时,接到了唯一竞争对手利德索姆的电话。利德索姆声称自己将退出首相参选,但希望梅暂时保密,直至她亲自向公众公布。这意味着,梅将成为唯一的首相人选。
毫无准备的梅在那天驱车两百公里回到西敏宫,迎接包括利德索姆在内所有保守党同事的祝贺。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按她堂弟的说法,梅早在六年级时便说自己希望成为英国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现在,她是撒切尔夫人之后的第二位。
“极难对付的女人”
梅在年轻时便展示出政治兴趣。在她17岁就读中学时,她曾以保守党候选人身份参与学校的模拟大选,最终以第二名败给自由党候选人希克斯-格林。希克斯-格林后来这样评价被她曾经击败的对手:
“战胜特蕾莎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她不是一个拥有超凡魅力的人。”
在中学时,特蕾莎·梅(右)作为保守党代表人在一次模拟大选中败给希克斯-格林(中)。(图片来源:Oxford Times)
缺乏魅力的评语延续到了梅的政治生涯。十年前,当梅跻身保守党高层,她通常在“保守党之家”网站每月的影子内阁成员民意调查中排名垫底。为让梅变得更“合群”,她的参谋强制要求她每周三去议员茶室与同事闲谈交流。
在当选首相之前,梅就被同事评价为“极难对付的女人”。她的同事回忆,与梅关于财政支出的谈判经常持续到最后一刻;一旦梅因不被尊重而惹怒,她总是伺机报复,且怨恨将持续数年。但梅对这样的评论不置可否,并表示下一个发现自己“难对付”的人,将是与她开展脱欧谈判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
可当梅入主唐宁街10号才几个小时,她就大刀阔斧重组内阁。卡梅隆政府时期的财政大臣、司法大臣、文化大臣、教育大臣坐着公车来到唐宁街会见梅首相,因为被解雇只能打车回府。梅上台一周后,只有一半的前内阁大臣仍然在位。
重组并未影响梅的蜜月期。执政7个月后,根据《独立报》的调查,梅不仅比反对党工党领袖科尔宾多收到两倍的受欢迎票数,还比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受欢迎指数高了4个百分点。
梅决定主动出击。她在2017年4月宣布提前开展大选,以期扩大保守党在议会中的议席优势。梅说道:
“我们国家将面临最重要的五年。这也是我决定开展大选的原因:这样,我们将获得坚强而稳定的领导权来度过脱欧风波。”
梅的竞选宣言:符合国家利益,坚强而稳定的领导权。(图片来源:nme.com)
这个大胆的决定令所有人吃惊。自上台之初,梅多次承诺直至2020年任期结束前都不会安排大选。工党领袖科尔宾反唇相讥:“任何选民如何能相信首相说的话?”
大选的结果与脱欧公投的结果一样出人意料。梅不仅没有扩大保守党议席数量,反而丢掉了13个议席,进而丧失议会的绝对多数。梅被迫与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联姻组成联合政府,这将为她未来的脱欧谈判带来新的挑战。
“倒梅”开始
“倒梅”的呼声第一次占据主流。大选结果公布次日,“保守党之家”网站调查显示,六成保守党员希望梅为选举结果负责并辞职。不过,她暂时没有时间去理会党内反对声音:两周内,先是伦敦遭受二战以来最惨重的住宅火灾,后是北伦敦中央清真寺遭恐怖袭击。因为没有探访火灾受害者,梅再次遭受质疑,以至于当她造访清真寺时,有人高声盘问“梅女士,您今天怎么这么快(就到了现场)?”
梅原本可以在当年十月保守党大会的演讲上扳回一城,但运气却不站在她这边。在那次戏剧性的大会上,一位喜剧演员冲到台前,抖抖晃晃地递给梅一张伪造的P45离职表单,随后转过身向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竖起大拇指,高声说道:
”任务完成了,鲍里斯,(我帮你)递了一张离职表单给她。”
梅演讲被一名喜剧演员递送的离职表单打断。(图片来源:Reuters)
后有镜头拍摄到表单细节,在离职原因一栏上写着“既不坚强亦不稳定”的句子。“符合国家利益,坚强而稳定的领导权”是梅的竞选标语,但在大选后,“坚强而稳定”一词上了解释英语俚语的“城市词典”(urban dictionary)网站,释义却是“某人自认为处于强势地位,但实际上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喜剧演员的表演仅在一年后就成了公开的戏码。作为硬脱欧派的代表,约翰逊主张英国应当脱离欧盟的关税同盟、单一市场,在司法上独立于欧盟法院裁决。然而,为了实现北爱尔兰与爱尔兰之间不会产生实体边境的承诺,梅倾向于英欧保持海关伙伴关系。而欧盟指出,除非英国在未来数年内仍留在关税同盟,并与欧盟单一市场规则一致,欧盟才会考虑伙伴关系。
“新的海关伙伴关系将是个疯狂的系统,”约翰逊对《每日邮报》表示,“最终结果是,英国会代表欧盟在英国边境征收关税。”
“这不是收回贸易政策的控制,不是收回法律的控制,不是收回边境的控制,甚至不是收回资金的控制,因为关税将集中返还至布鲁塞尔。”
【脱欧小知识】
实体边境(硬边境)
指设有海关征税、边境口岸、检查站等实体边界基础设施,有实体边界标识的状态。
欧洲单一市场
在欧盟内部不设内部边界的区域。在该区域内,保证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关税同盟
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成员内部取消关税,集团对外采用共同对外贸易政策。
(参考:DW、Wikipedia、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thEdition)
愈演愈烈的反对声音下,梅展现强硬态度。2018年7月6日,梅邀请包括约翰逊在内的内阁成员前往距离伦敦一小时车程的契克斯乡间别墅。那天,被锁在别墅内的内阁成员们只有两个选项:同意梅的十二点脱欧方针,或是不同意而直接请辞,并且立即放弃自己的部长级轿车,打车或和BBC记者拼车回家。
不幸地,待命一整天的出租车公司没有捞到一笔生意。长达12小时的谈判后,梅告诉BBC:
“今日内阁已对未来与欧盟的谈判达成共识。我们的提议将包括英欧自贸区,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上将设立共同的贸易规则……我们将避免贸易摩擦,保护就业岗位,兑现北爱尔兰的承诺。”
契克斯会谈。(图片来源:Joel Rouse/Crown)
一天后,当全英人民疯狂庆祝英格兰28年以来第一次杀入世界杯四强时,梅收到了四封辞职信。第一封来自脱欧大臣戴维斯,他失望于目前的谈判方针使英国越发不可能离开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几小时后约翰逊请辞,他称梅的方案将英国锁在欧盟体系,但英国对该体系没有丝毫控制权。
这不是梅首相最后一次经历部下的辞职潮。根据BBC统计,在梅35个月的任期内,一共有36位部长级成员请辞,这个数字比撒切尔夫人执政前十年内收到的辞职信还多一倍。这36人中,21位是因为脱欧事务上的分歧而辞职。直到梅本人辞任首相之前两天,她曾经的竞争对手、后来的战友利德索姆请辞,辞职信上第一条理由写着:
“我不相信通过目前的脱欧协议,英国将成为一个真正主权的联合王国。”
“您能让草案通过议会吗?”
脱欧大臣和外交大臣的离职没有换来保守党内的意见统一。在党内,聚集了约60名硬脱欧派成员的欧洲研究小组(ERG)开始活跃。西敏宫的一次夜间集会上,他们公开谈论道,如若梅不放弃7月在契克斯商定的脱欧方针,他们将如何通过党内不信任投票让梅下台。
“他们讨论的是‘如何做’,而非‘做不做’。”《卫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
相较约翰逊,欧洲研究小组的立场更加激进。小组领袖莫格表示,即使英国无协议脱欧也“无所畏惧”,这甚至能为每年财政收入增加8000万英镑。然而,根据政府在今年2月公布的无协议脱欧经贸影响报告,如果英国在无协议脱欧后过渡到世贸组织(WTO)条款,英国经济预期在15年内萎缩6.3%至9%。
【脱欧小知识】
《里斯本条约》第50条
该条款规定成员国脱离欧盟需要遵照的行动计划。条款一旦启动,脱欧国家与欧盟要在两年内达成协议,除非所有成员国都同意延期。然而,根据条款起草者的说法,条款启动后,脱欧国家有中止脱欧进程并留在欧盟的权利。
无协议脱欧
如果英国与欧盟未能在《里斯本条约》第50条的框架下达成协议(例如,脱欧草案未能经英国议会批准立法),英国将自动脱离欧盟。英国脱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预计英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将默认遵从世贸组织(WTO)的规定。同时,北爱尔兰地区与爱尔兰之间将出现实体边境。
(参考:BBC)
虽然脱欧谈判历程如梅的好友所说,艰难的如同“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被两边的人扔石子”,但似乎一个瞬间她终于可以喘口气了——2018年11月14日,在脱欧公投两年半以后,内阁就585页的脱欧草案(withdrawal agreement)达成一致,只等12月经议会投票批准,英国就将在今年3月29日脱欧。记者会上,梅说:
“我们面临的选择是困难的,尤其是北爱尔兰边境保障(backstop)条款……但作为首相,我的职责是解释政府决定,我已经准备好了,就从明天的议会声明开始。”
梅的预判是正确的。保障条款将成为脱欧草案中最受争议的部分:如若在2020年底前英欧不能就贸易协议达成共识,保障条款将被启用,保证在脱欧后北爱尔兰地区不出现实体边境,同时英国将无限期地暂时性留在欧盟关税同盟。该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且只有在英欧双方都同意时才能废止。
没有限期和难以退出的保障条款遭到了硬脱欧派的反对,和保守党组成联盟的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也担忧北爱尔兰因此被英国其他地区区别对待。仅过一天,梅首相又收到了第二批五封辞职信,包括才任职了四个月的脱欧大臣拉布。接受BBC采访时,拉布说道:
“第一,欧盟提出的条款将威胁英国的整体性;第二,条款如果生效,将导致英国处于一种无限期且无法退出的机制中。这不仅危害经济,而且对我们民主的公信力是毁灭性的打击。”
11月14日,梅宣布内阁就脱欧协议达成一致。(图片来源:gov.uk)
惧怕现行方案将在议会中遭受惨败而不通过,梅试图将计划在12月的议会投票延期至1月15日,争取欧盟方面的让步。但议员们已经坐不住了。在议会上,工党领袖科尔宾首先开炮:“如果她(的新方案)拿不出实质性的改进,那她必须为那些可以做到的人让道了!”
“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她希望让脱欧草案变成什么样子。她难道没有意识到,这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多么的混乱和可笑吗?”工党议员库珀说。
保守党议员布里格登也不打算对自己的党首客气:“无论是在议会,在我们国家,还是在欧盟,她都已经失去了信任和信誉。”
传闻已久的党内不信任投票终于来了。梅收到了117张反对票,这不足以扳倒她,200张赞成票让她保住了党首席位。那天夜里,她走出唐宁街10号,表示明日就将启程与欧盟协商保障条款事宜,只听有人喊道:
“但是您能让脱欧草案通过议会吗?”
事实证明,不能。今年1月15日,梅的脱欧草案以创纪录的230票劣势被议会驳回——这是英国议会自1918年以来劣势最大的政府动议。留给梅的时间不多了:距离3月29日脱欧截止日期,只有73天。
四面楚歌
旷日持久的脱欧谈判下,议会内派系林立,却没有一方占据绝对多数。保守党内,除了忠于梅,认为现有脱欧草案是最佳方案的保守党人,还有以欧洲研究小组为首的硬脱欧派,他们不仅敢于发起不信任投票,还因手握约60张选票开出价码,要求首相修改保障条款,否则便集体反对,甚至不惜无协议脱欧。
反对党方面,以科尔宾为首的工党核心不信任现有政府能解决脱欧问题,要求重新大选以寻求上台执政,但还有大量工党议员联合少量保守党议员组成“人民投票”(People’s Vote)阵线,要求举行第二次脱欧公投,扭转第一次公投结果。
梅需要争取硬脱欧派手中的选票,但欧盟关上了修改保障条款的大门,声明:“保障条款是脱欧草案的一部分,而脱欧草案不再接受二度协商。”
看起来走投无路的梅压哨争取到了欧盟将在未来“本着诚意、尽最大努力达成自贸协定以取代保障条款”的保证。但在3月13日,梅首相的草案在议会再遭羞辱,修改后的脱欧草案还是输掉了149张选票,虽然梅在前一天还扯着沙哑的嗓子,告诉议会自己的脱欧草案才是最佳选择:
“议会是想要废止《里斯本条约》第50条吗?是想要举办第二次公投吗?还是想要脱欧,但不是以现有协议脱欧?”
3月13日,梅的脱欧草案第二次被议会否决。(图片来源:Reuters)
还有16天就是脱欧死线,命悬一线的梅一边要求欧盟延长脱欧时限,一边向议会争取第三次脱欧草案表决的机会。她打出最后也是仅有的一张牌,承诺如果草案经议会投票通过就辞职。
议会的脱欧闹剧在3月27日有了个荒唐的注脚。那一天,议会否定了8项脱欧备选方案,包括无协议脱欧、用全民公投决定脱欧草案是否通过、终止脱欧进程、脱欧后留在欧盟单一市场等等。两天后,议会否定了第9个选项,也就是梅的脱欧草案。这次,她只输了58票,但还是输了。
在最后的首相时日内,梅终于意识到脱欧草案的通过需要反对党的支持,她想到与科尔宾磋商。这是她就任首相32个月以来的第一次。
她成功将脱欧时限延期至4月,后又延期至10月31日。尽管在后来的欧盟峰会上,当她走过混合采访区,BBC记者库恩斯伯格直接提问:“您向公众保证了太多次我们会准时脱欧。再要求延期一次,您尴尬吗?”
唐宁街10号外,梅面临内忧外患。惧于无协议脱欧,本田关闭英国工厂,戴森将总部从英国迁至新加坡,路虎裁员4500名员工。3月底,上百万民众走上伦敦街头,高举“停止脱欧”、“我们要求人民公投”的标语。
梅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在辞职前三天,她拿出新的十点方案,但所有派系的议员都认为是老调重弹。科尔宾称,即使谈判六周,梅仍然拒绝改变自己的底线,因此工党不会支持新方案。
梅在24日早上十点整宣布辞职。她一身红色,而不是就任时的黑色。她说她尽力做到了最好。说这话时,她低垂着头和肩膀。她说自己相信坚持下去是对的,尽管失败的可能很高。她说自己将在6月7日辞任首相。她颤抖而哽咽地说为自己爱的国家服务,她永葆感恩,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走回了唐宁街10号。
5月24日,梅含泪辞去英国首相一职。(图片来源:EPA)
她还有很多野心。三年间,她批准向公共医疗拨款200亿英镑,其中20亿专用于精神健康领域;她要求企业汇报不同性别员工的收入差异企图缩减性别歧视;她为首次购房的年轻人推出税收减免并推出贷款计划。所有这些政策是为了兑现她在当选时的诺言:领导一个为每个人,而不是少数精英服务的政府。
“但她必须知道,在我们的历史上,以她名字命名的那一章将是关于脱欧的。”BBC记者库恩斯伯格写道。
“而她失败了。”
(本文根据罗莎·普林斯著《特蕾莎·梅:谜一般的首相》、英国政府网站(gov.uk)、英国议会网站(parliament.uk)、BBC、CNN、《卫报》、《独立报》、《每日邮报》、路透社、美联社、商业内幕网等媒体信息及社交网络资料综合整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