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9
- +12.6万
专稿|“南泥湾精神”的新传人
姚家坡村,在陕北延安南泥湾的腹地。出了延安城区,辗转向东南80公里,就到了这黄土塬上。
1941年,王震将军率三五九旅战士们肩挎钢枪,手握镢头,硬是在一片林海荆棘中开出了一条通向南泥湾的路,由绥德进驻南泥湾。
经过一年多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后来,王震将军带着三五九旅扎根新疆,转战天山南北。此后,“南泥湾精神”从这里开始,走遍神州大地。
武警延安支队执勤一中队,就在这片红色土壤上生了根,开了花。
执勤一中队战士曾经住过的窑洞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图1947年,这支驻扎在姚家坡村的部队正式组建。一代又一代官兵,在塬上扛着钢枪,守望着姚家坡的沟壑。
建队72年后,现代化的营房出现在南泥湾,科学化的管理方式伴随着官兵。虽然训练、生活方式日新月异,驻扎这里的战士们提起最多的,还是“南泥湾精神”。
这些年来,执勤一中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三等功6次,1999年被武警部队授予“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连续25年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11次被武警陕西省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原中队长宋彪荣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019年,中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第五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精神的力量有多伟大?驻守过这里的每一位战士,都有话说。
支队参谋长李军:我的根在延安
“延安是我的家乡,我的根在延安,外面的条件很好,但我觉得我应该回来为自己的家乡奉献一份力量。”
武警延安支队参谋长李军检查执勤工作武警延安支队参谋长李军是延安人。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他,从小就生活在延安大学校园中,这让他对这所学校“过于熟悉”,一心想走出去看看。
可是不料,1995年高考后,李军的成绩只能被延安大学录取。于是,他放弃了进入延安大学的机会,选择进入军营锻炼自己。
同年12月,李军顺利入伍,经过三个月新兵训练,成为驻守姚家坡的执勤一中队战士。
“我从小在延安长大,但完全不知道竟然有姚家坡这么艰苦的地方,能苦到这种程度。”初到姚家坡,李军被驻地的荒芜震惊了。
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刚下到执勤一中队时,伙食条件比较差,想吃顿肉都很难。战士们没有单独的床铺,睡在大通铺上。做饭、取暖用地灶。种种生活上的反差,让李军一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原本在电视中,看到部队的颜色就是满满的绿色,都是整齐的营房。这与我想象的部队差别太大了。当时在想,我放着好好的大学不上,跑来这个地方干嘛?”李军说道。
他至今记得有一次改善伙食,有蒸肉包子,同年入伍的河北战友个头不高,很瘦,一次性吃了16个包子。包子个头都很大,李军只吃了两个半,“是有多艰苦,才让一位战士吃下16个包子。”
还有一次双休日,班长见大家训练完整理好内务后没有其他事情,就组织战士们到周边走走。战士们以中队队部为中心,在周围五公里的地方走了一圈。不走不要紧,这一走,让李军清晰了解到自己所在的中队驻扎在什么地方。
“到处是荒山野岭,没有其他人,这个地方竟然能荒凉到这种地步……偏僻而封闭。”李军说。
见李军情绪波动比较大,时任中队长把他叫去谈了一次心。
中队长告诉他,姚家坡环境艰苦,但是姚家坡锻炼人,从这里走出了很多军官,就是因为这种艰苦的环境能让人快速成长。
简单几句话让李军安了心,也让他立下人生目标:踏踏实实在执勤一中队走下去,要成为一名军官。
有了目标,眼前的艰苦生活似乎不再那么难熬。
几年时间,李军不仅融入这支部队,训练成绩出众,还入了党。他说,“在姚家坡这种环境下,越是艰苦,人就越应该发奋图强,越要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坚定性。”
1998年,李军进入军校学习,2001年毕业后,他自愿回到延安支队工作,为家乡奉献力量。
如今已是支队参谋长的他觉得,自己“三观”的形成离不开“南泥湾精神”,品格的塑造也少不了执勤一中队这个集体。在李军心里,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财富是无形的,这份“财富”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副支队长成学峰:当兵,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现任武警延安支队副支队长的成学峰,也是从执勤一中队走出来的兵。
武警延安支队副支队长成学峰检查营区建设自打1996年底入了伍,山东人成学峰一头扎进延安就没再挪过窝。23年军龄,他从姚家坡的执勤一中队走出来后,再没觉得这世上有什么苦的事儿。
成学峰向澎湃新闻介绍,执勤一中队驻守在姚家坡黄土塬上。上世纪90年代,这里满眼荒芜,通讯手段只有一部手摇电话。只有山路土路,去趟延安得花将近5个小时。
“刚入伍时,我凌晨从山东到咱延安,外面乌漆墨黑什么都看不清,只能隐约看到这里到处是‘楼房’,当时心里还好奇这个地方条件还不错。后来才反应过来,自己看到的都是黄土坡上的窑洞。”成学峰回忆道。
当年,犯人就关押在窑洞里,战士们日常生活也在窑洞中。新兵连的连长从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当兵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最艰苦的地方就是姚家坡的执勤一中队。
年轻的成学峰经不起老兵“忽悠”,主动打了申请要去姚家坡。
然而到了执勤一中队,他很快体会到当兵的辛酸:偌大的黄土塬上只有三种人:武警战士、狱警、还有服刑的犯人。
战士们吃饭没有桌子,只能蹲着、站着,站岗的哨楼用砖头垒就,“四面通透”。夏天蚊子漫天飞舞,到了冬天,陕北室外零下20多摄氏度,战士们上哨需要三件皮大衣,一件穿在身上,一件披在肩膀上,还有一件得盖在腿上。
成学峰坦言,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下,每位新来的战士都经受着巨大考验。
1998年,成学峰驻守在姚家坡离队部最远的执勤点。
有一天,他觉得肠胃疼痛,本以为是自己吃坏了东西,忍痛坚持执勤两天,后来实在身体不支倒下。一个狱警带着一个犯人用一辆农用拖拉机“颠”了两个小时,才把成学峰拉到监狱医院做手术,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症状已经到了阑尾炎穿孔的程度。
苦,没有打退成学峰和战士们。在荒无人烟的姚家坡执勤,大家学会了苦中作乐,还改造起驻地环境。
成学峰说,“我们推着架子车,一块一块地找碎砖头,各个监区都弄出了自己特色的东西。我当时组织战士捡碎石头造起一个小假山,盖蔬菜大棚;还有的监区开荒种菜、铺路。当时我们虽然苦,但是思想上都很乐观。”
在成学峰心中,到姚家坡当兵,要有荣誉感,要有“南泥湾精神”的鼓舞斗志,不怕吃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2001年,成学峰满足各项条件被保送进入军校,逐渐从一名战士成长成为军官。
每每回忆起光阴,他总会感慨:“在姚家坡当兵确实非常艰苦,也很封闭。很多来的新兵看到这样的环境也有情绪,后来也有复员回家的。但留下来的,还在延续南泥湾精神,每个人都有坚定信念,来到这里,就要把它建设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军人的后代来到南泥湾
在执勤一中队,有不少军人后代。
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在延安的南泥湾当兵,是压力,也是动力。
老班长龙宜涛 武警延安支队供图四级警士长龙宜涛的爷爷、外公、大伯、二伯都曾投身军旅,他自然也耳濡目染。2004年,龙宜涛从气候湿润的家乡湖南踏上黄土高原,一待就是15年。
2008年,军事训练、思想政治都靠前的龙宜涛当上了班长。当班长的7年里,他始终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带领战士苦练制胜本领,重难点课目都沉下心钻研,多次参加比武获得优异成绩,所带战士20余人成为班长骨干、训练尖子。
然而,到了2015年,龙宜涛突然被调去搞起了种植。当时中队有好多战士不理解,为什么把一名全面过硬的战斗班班长安排到后勤岗位?
那时,龙宜涛的想法却很明确:“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党叫干啥就干啥。”
他告诉澎湃新闻,当坚决执行命令遇上种植和养殖技术,确实是道难题。之前没有学过农活,基本是从零开始。
“种菜和带兵一样的,种菜要把菜管好,从小到大一直到瓜果成熟,再吃到战士嘴里。带兵也一样,他有什么思想问题,哪儿做的不好、不对,就给他去纠正。”就这样,龙宜涛把种植管理和练兵结合在一起,但在实际操作中,他还是遇到了麻烦。
黄瓜生病、叶子发黄、西红柿还未长大就开始溃烂……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似乎要拦住龙宜涛。他没有退缩,而是向周边农民请教,学习摸索,过了一两年才渐渐掌握其中的门道。
那时大家都看到,操课之余,龙宜涛就在农田里忙碌,观察庄稼生长,了解农作物习性,还制定相应的时间表施肥浇水灭虫除草。龙宜涛担任种植员期间,中队农副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年产瓜果蔬菜2万余斤。
15年来,龙宜涛从一个刚入伍时的毛头小伙,变成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的父亲。
他始终在用“南泥湾精神”激励自己。 在龙宜涛看来,“南泥湾精神”就是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他也一直坚信,未来是可期的。有了笃定的做事态度,今后不论对人对事,或是家庭,都会有一种指引。
同是湖南人的王先举,在老班长龙宜涛面前挨了不少批评。
1998年出生的王先举性格比较内向,高中毕业后考上大学,做了一名“工科男”。由于爷爷和父亲都是军人,部队一直让他魂牵梦萦。
到了大二,王先举果断依心中所想,选择了另一种人生——参军入伍。
来到姚家坡一切都是新鲜的,可新鲜劲一过,对于一个1998年的年轻兵来讲,扑面而来的是枯燥和寂寞。
王先举怎么也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可以15年如一日,坚守在这样落后的山沟里?
“这片土地,总得有人守着吧?”龙宜涛回答他,“你不肯付出、我不肯付出,谁来付出?”
磨砺中,年轻人也在成长。
有一次,王先举参加拉练,总共三天,中途路过老百姓家门口,当时已累得不行,感觉枪都拿不稳。老百姓看到部队路过,从自家水缸打水打给战士喝,他当时就觉得很感动,虽然累,但还是把腰板挺直、把枪握紧。
一次次的亲身体验,让王先举发自内心有了军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特别戴上衔的那一刻,三个月训练的成果,想到爷爷对我说的话,还有我爸爸对我说的话,别丢他的脸,我也没有丢他的脸。”
执勤一中队战士在张思德像前接受红色教育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图后记
“南泥湾”三个字,承载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941年春,迎着依然寒冷的北风,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王震将军率三五九旅战士们将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自1947年执勤一中队组建,72年来,部队官兵日夜守护着南泥湾这片精神高地,让它成为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平凡中的坚持,平凡中的伟大。未来,一批又一批新人还会来到这支部队,他们继承“南泥湾精神”的故事,仍在继续。
- 惊喜连连
- 全国铁路今日预计发送780万人次
- 全国各地点亮灯会:流光绘万千
- 17部电视剧网络剧列入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 特斯拉、宝马向欧盟提起诉讼 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 农历除夕的晚饭,又称“团圆饭”
- 成语,颂扬人福气极大,常作为吉祥话
- 15新一年,更澎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