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于党性与人民性关系的几种错误论调

2019-06-10 17: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陈曙光,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小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论断,而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得出的科学结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行动逻辑,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政治信仰。

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过“党性”这个词,但使用过接近的概念“党派”。恩格斯在《瑞士报刊》中写道:“在大国里报纸都反映自己党派的观点,它永远也不会违反自己党派的利益。”从这里可以看出,党性与党派利益相关。坚持党性,就是捍卫党派的政治利益和阶级利益。

人民性,是基于人民利益的角度而言的。人民性包括三层含义:即人民的整体利益需求、集体意志表达以及权利权力诉求。坚持人民性,就是捍卫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性和人民性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民性源自于人民,自人类诞生以来便蕴含于其中,是一个恒久的范畴和价值取向;党性源自于政党,政党的诞生不过是近代以来的事情,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和本质属性。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人民性在本质上是一以贯之的,并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在政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党性是变动不居的,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党性。不同的政党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阐释着不同的政治主张,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党性。一个政党其党性与人民性是否一致,关键看这个政党是为了谁、依靠谁。有些政党是资本利益党,在资本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博弈中,必定站在资本的立场为资本代言;有些政党是阶层利益党,在个别阶层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拉锯中,必定站在某个阶层的立场成为特定群体的代言人。

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以后,党性和人民性第一次实现了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政党之外的一切政党那里,党性和人民性都是互不相干、甚至彼此对立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前提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我们不能扭曲人民性以迎合其他政党的党性,只能通过新型政党的出场和党性的改变以符合人民性。自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代表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党性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满足了人民性,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走向了统一,这时,党性就是人民性,人民性也就是党性。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人民利益,没有超越人民之外和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其始终站在人民一边,为人民谋幸福,始终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这里,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是同一个事业,党的奋斗和人民的奋斗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实践者,始终保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政治本色,不越界,不逾矩。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利益。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90多年来,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再到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一路攻坚克难、书写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就是始终和人民在一起,始终和人民一条心、一块干、一起过;靠的就是人民对党信任拥护、不离不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党和人民始终是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这是党的事业行稳致远的源头活水,是人民利益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党性和人民性都是整体性的概念,既不能简单地从某一级党组织、某一部分党员、某一个党员来理解党性,也不能简单地从某一个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人来理解人民性。只有从全党和全体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党性和人民性才是统一的、一致的。

新时代坚守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政治本色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新时代,坚持我们党的党性,就是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新时代,坚持人民性,“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真挚的人民情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今天,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执政条件和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利益群体博弈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各种错误论调一再出现,扰乱大众视听。

“党性与人民性对立”的论调。有人质疑“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人民的一边”,明显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对立起来,将党性与人民性对立起来,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从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和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高度一致的。任何脱离人民的党,都将自绝于人民、自绝于社会。

“党性高于人民性”的论调。有人认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因而党性在人民性之上,这完全是混淆概念。党性与人民性,不存在高下之分,党不在人民之外,更不在人民之上。我们党的诞生,源于人民的选择;我们党的领导地位,也是源于人民的选择。人民选择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主人,而是服务于人民的公仆,党性高于人民性完全是无稽之谈。

“人民性大于党性”的论调。有人认为,党员人数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只是一小部分,人民性应该大于党性,这也是错误的。党性与人民性不是“量”的概念,而是“质”的范畴,与人口数量、党员规模无关,没有大小之别。党性和人民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这个角度表现为党性的东西,换个角度就表现为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本质上是根本利益的一致,是价值追求的一致,是前途命运的一致。

“党性变质论”的论调。有人提出,历史上我们党的党性与人民性是高度一致的,但今天有些党员、少数党组织已经变质退化了,党性与人民性已经不是一回事。这种论调把极少数党员、党组织的问题夸大为全党的问题,把局部的问题上升为面上的问题,在方法论上是完全错误的。少数党员的党性可能变质了,个别人的人性可能堕落了,但不等于党性、人民性出了问题。今天,我们党依然坚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依然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依然把共同富裕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就是对人民性的最好宣示。在我国,真正能够代表人民,把人民群众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的,不是那些在口头上高喊人民性、宣称“为民代言”“为民请命”,实际上打着个人和小团体算盘的各式人等,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历史正轨上奋斗前进的中国共产党。

毫无疑问,廓清这些错误论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站稳人民立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我们党是来自于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讲,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是捍卫党性,二者有机结合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本文发表于《前线》杂志2019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