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4天102场演出,魔都19家剧场这样展现“上海服务”
上海作为拥有密集的演艺剧场和艺术舞台的城市,每天都在迎接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
为期14天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于6月2日闭幕。从5月中旬开始,十二艺节上陆续到沪进行参评和参演的51台剧目也即将全部完成演出。其中38台剧目因要角逐全国唯一的舞台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十佳名额,在舞台呈现上可谓将人力、物力、财力用至极限,而承接这些演出的上海19家剧场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剧团深切体验了周到、细致、实用的“上海服务”。
50道景杆全都挂起相应软景,增加舞美的立体感
《东坡海南》装台过程。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大调研”今年2月26日,38家进入“文华大奖”终评的剧团,在上海进行演出场地的抽签。抽签结果现场公布后,19家上海剧场就即刻与各家剧团进行对接,带领团方到剧场进行实地勘察,介绍舞台上灯光、舞美等部门可提供的各种技术参数等,同时建立微信工作群,在剧团回到驻地后,还可以随时回答团方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
海南省歌舞团参评的剧目《东坡海南》是一部讲述晚年苏东坡投荒海南三载的舞剧,在抽到“上海大剧院”时,该团相关工作人员就笑言“幸运”。作为国内建成的首家国际性高等级综合剧院,上海大剧院在接待海内外演出团队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都让海南省歌舞团“相当放心”。
5月21日,拉着四辆卡车的服装、道具和舞台装置的海南省歌舞团抵达上海大剧院,开始装台工作。海南省歌舞团副团长玊涛说,“这次舞剧大部分的景都在中后区,灯光舞美很多,装台难度较大。装台时间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因为和上海大剧院的工作人员配合得非常好,所以整个装台非常顺利。”
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吴志华则透露,一般剧目只需要使用大约30道挂舞美的吊杆,但这次《东坡海南》把50道景杆全部使用起来,每一根杆都挂起了相应的软景,来增加舞美的立体感,以达到最好的舞台呈现。
实际上,在海南省歌舞团到来前半个月,上海大剧院就已启动了十二艺节的各项服务,在上海大剧院的大门口,5米宽、8米高巨幅展板早早就更换为艺术节相关海报。在海报展板另一侧,户外LED屏上每隔6分钟便可欣赏到15秒的艺术节形象片,室内所有电子屏幕也会同步滚动播出。从户外到室内,从实体剧场到线上网络,中国艺术节的宣传信息遍布大剧院的每个角落。
在十二艺节期间,上海大剧院承担着艺术节的开幕式、闭幕式与三台不同形式的舞台演出。除了在环境布置、观众服务、演出管理、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提供服务,在剧团接待方面,上海大剧院也做了充分准备,不仅派专人保障舞台装台时的技术安全,还根据外地剧团的饮食习惯制作餐饮。
平均工作12小时,有时更要确保24小时无缝连接
话剧《谷文昌》。与剧团早早对接的,还有美琪大戏院。早在4月,美琪大戏院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同中国国家话剧院对接,在十二艺节上,后者将演出话剧《谷文昌》。事实上,该剧2017年曾在美琪演出过,但彼时的舞台只是“简化版”,这次为参评“文华大奖”,国话对剧目的舞美做了升级。
国家话剧院技术总监张登宝说,国话对《谷文昌》的创作历时四年,“这四年中从演员表演到舞美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打磨再提高,此次到上海演出,也是根据上次上海演出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整。因为美琪剧场没有转台,而我们的转台又是该剧的灵魂所在,它既保证了演员表演上的流动性,也展示了舞台上整体视觉上的感观效果,因此我们为了保证上海观众对《谷文昌》这部剧的全新认知,我们把在北京的演出效果带到了上海美琪大戏院,即增加了一个转台。”
5月16日,六辆道具装备车达到美琪,20名工作人员从凌晨两点开始卸车搭建,一直到18日早上九点才将转台搭建完成。
“组委会及剧场方面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与帮助,比如安全方面,安排专职人员时时检查,主动与团方沟通,技术组全员上岗帮助协调团方的各种要求,随叫随到,及时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并确保每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此次上海演出的成功也离不开组委会及剧场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张登宝在《谷文昌》演出结束后这样说。
就在《谷文昌》的舞美道具深夜卸台之后,5月20日凌晨,美琪大戏院又迎来了另一家剧团的道具装备车。在十二艺节的14天时间里,上海19家剧场共要迎来51台剧目的102场演出。同一剧场前后两个剧团的演出要做到“无缝连接”,卸台和装台的工作都只能在深夜进行。
美琪大戏院总经理林振豪说,在艺术节前期准备工作中,美琪的工作人员平均工作时间就是12小时,而在艺术节期间,舞台技术人员的工作有时候需要确保24小时无缝连接。
重庆歌舞剧团舞剧《杜甫》的装备车也是在5月20日深夜抵达上海的,他们的演出场地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东方艺术中心。早在2月26日剧场抽签结果公布后,重庆歌舞剧团就根据东方艺术中心提供的舞台尺寸和相关技术信息,对《杜甫》的舞美进行了调整。
其舞美装置部副主任张磊表示,《杜甫》原版舞美是按照重庆剧场尺寸进行设计的,而东方艺术中心的宽度和高度都与重庆剧场不同,因此在这次正式前往上海演出前,剧团就做了相应调整。
“因高度低了两米,我们准备了木条和扎带,把能卷起来的景都卷进去一两米,同时把四米宽软景改造成三米来适应剧场。虽然舞台的布景由大改小,但我们调整时间充分,最终呈现的效果并没有一分一毫的减弱。”张磊还特别提到东方艺术中心在灯光、舞美、布景等方面给予剧团的协助。
她从无锡赶来,“因为只有上海才能接触到顶级的剧院佳作”
十二艺节期间,“文华大奖”参评剧目的道具量都非常大。除了上海大剧院、美琪大戏院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因承接青海省演艺集团舞剧《唐卡》和广西歌舞剧院舞剧《花界人间》都拥有恢宏场面,道具量庞大;上海大宁剧院则帮助新疆、甘肃等远道而来团方解决了道具车停放和人员住宿等问题。
早在2014年3月,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就出台《上海市剧场管理标准》《上海市剧场服务标准》两大“标准”,将上海过去几十年在剧场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优良传统和做法,与国际顶级剧院的服务和管理方式进行融合,为上海剧场从业人员确立了服务的标准化流程。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出台的‘两个标准’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海大宁剧院总经理助理张鹏表示,“此外,十二艺节期间,我们剧场对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也都按组委会的要求做了排查与预案。”
美琪大戏院总经理林振豪也说,剧场日常对礼宾部的培训都是根据行业协会规定来进行的,“十二艺节前夕又特别聘请了专业礼仪老师来剧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在剧场服务人员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行政人员也都可以进剧场提供专业服务,对于十二艺节的演出,我们都是全员参与。”
舞台艺术呈现效果的优劣,也是观与演双方关系优劣的体现。为了让外地观众熟悉剧场信息,上海各个剧场还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专门撰写文章,除介绍十二艺节演出剧目的信息外,也增加了剧场停车信息、地铁信息和周边商户信息等。
一位从无锡赶过来观看《东坡海南》的观众说,她在无锡从事舞蹈教学工作,但在无锡没有这么多演出可看,所以每逢上海有艺术节举办,她就会赶来,“因为只有上海才能接触到顶级的剧院佳作,这里不仅演出氛围好,剧场的服务设施也让我这个外地观众感到温暖。”
而追随舞剧《杜甫》的铁杆粉丝鲁先生则说,在上海的剧场,观众的安静度和专心程度要比其他城市好很多,“上海的剧场对摄像摄影方面的管理较为严格,不像其他城市剧院松散,容易干扰到观众。”
上海,这座拥有密集演艺剧场和艺术舞台的城市,每天都在迎接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十二艺节只是上海各大剧场承接大型演出的一个缩影,这些“身经百战”的剧场,和其培养出的热爱艺术、尊重艺术的观众,都将是上海成长为“亚洲演艺之都”的有力注脚和时代见证。
(原标题:《14天102场演出,19家魔都剧场展现“上海服务”》,有删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