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届中国儿童发展论坛聚焦儿童优先:让儿童有更多发言表决权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2019-06-01 21:58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长期以来,儿童是不太受关注的。” 六一儿童节这天,首届中国儿童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会上指出,“在人类历史的记载中,我们经常是看不见儿童的。”朱永新强调应该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重视。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首届中国儿童发展论坛现场发言 微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图

儿童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发言权、表决权

对于儿童的发展现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现场提到,改革开放后,国务院先后于2001年和2011年颁布了两个为期十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在多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2014年国家还出台了《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了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障儿童的关爱和保障力度。

虽然目前儿童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提升,但他指出,目前我国17岁及以下儿童有2.7亿多人,其中近4400万居住在贫困地区,有些贫困地区孩子仍然面临着贫困、留守、单亲等不利的处境。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也指出,随着中国向高收入社会迈进,儿童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边远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还没有机制化的解决办法。

对于儿童生存环境中的的重重问题,朱永新强调应该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重视。

“最早的一部儿童宪章是1923年起草的《儿童权利宪章》,1959年的联合国大会才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到上世纪中叶才开始承认了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才承认儿童所拥有的权利。而真正从法律意义上承认儿童的权利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第44次大会以25号决议的形式正式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朱永新表示,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真正把儿童优先的原则提出来不到30年的时间。

“为什么要儿童优先?第一,相对于成年人的社会而言,儿童是弱势人群。这个社会的所有规则都是我们成年人制定的,所有标准也都是成年人决定的,所以儿童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没有决策权。儿童的主张经常没有人代言,儿童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儿童只有在18岁以后才能作为一个公民拥有自己相应的权利。”朱永新表示,儿童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

首届中国儿童发展论坛现场 微博@张丹丹 图   

做好家庭教育远比让孩子上名校更重要

朱永新认为,童年生活是否幸福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今天的儿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们如何度过自己的童年。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在会上谈到今天儿童的现状时,则表达了“羡慕”与“同情”的交织的心情。

“对于这些孩子,我个人更多的是羡慕,他们没有因为任何事情耽误了学习,他们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能力全面而且多才多艺,我对他们的未来抱有充分的信心。”他说,“但对他们又多少有一点同情,因为他们的肩膀将要承担国家未来发展和建设的重大责任,而且相较于他们需要承担的责任,我们今天为他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因此,卢迈建议,家庭、学校、社会、政府都应该联动起来,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具有关怀力的环境。

“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家长是孩子们的人生表率,对待孩子应该更加耐心,更多的关心,多与孩子交流互动,让他们在安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这远比花大价钱让孩子上名校更重要。”他提到,学校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动手动脑、生存生活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我们不应该再以单纯的中考、高考成绩来衡量学校教育的得失,而应当以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未来社会的人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

卢迈还建议,在国家的各项战略和政策,如城镇化政策、农业政策、教育政策、健康卫生政策等等方面,都应更加重视儿童优先。

“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1%,但是我们认为教育经费的比重还应该再高,应该可以占到GDP的5%,并且重点关注入园难、户籍障碍、婴幼儿早期照护服务等人民群众迫切的需求。”他表示。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现场了解到,此次中国儿童发展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儿童中心、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共同主办,首届论坛特以“儿童优先 筑基未来”为主题。

    责任编辑:钟煜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