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壹字读书会|渗透在城市建筑与历史中的海派精神
5月26日,“壹字读书会”第二十期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举行。“壹字读书会”每期以一个汉字为主题,这一期的汉字为“兼”,由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高级记者潘真带领现场读者,从上海的建筑与历史之中体会海派文化的兼容并蓄。
潘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获2009年上海长江新闻奖。著有《永远的雨季》《岁月·风景》《文化人生》《心动苏州河》《蓝色评论》《金石铁笔仁者寿· 高式熊》《上海记忆》《文化上海》《申江往事》等作品。
壹字读书会现场不久前去世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建筑梦想起步于上海。潘真在《海派文化地图:申江往事》中记述过贝聿铭先生的故事。贝聿铭出身苏州望族,祖父是上海商业银行创始人,父亲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创始人,不出意外的话,他也将子承父业成为一名银行家或者像当时许多有钱人家的男孩一样做医生。贝聿铭上中学时跟随父亲来到上海,在上海青年会中学上学,住在大光明电影院附近。他虽然成绩很好,业余时间都在看电影中消磨。突然有一天,他被匈牙利人造的一栋24层高楼震撼了。在那之前,上海最高的建筑是教堂,他从没有看见过高楼大厦。这个建筑就是邬达克设计的国际饭店。
上海国际饭店 视觉中国 资料图武康大楼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此时的邬达克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过建筑的年轻人。“上海这个地方很神奇,你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机会,就可以有所作为。”潘真说。在上海,邬达克设计出了国际饭店,武康大楼等建筑作品,留下了很多中西合璧的标志性建筑,这是上海给他的机会,让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他离开上海时已经是一个很有名的建筑设计师。“我记得在2008年,上海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展览。邬达克逝世50周年,搞了一个邬达克设计回顾展,在国际饭店举行。一个设计师在自己留下作品里面开自己作品的回顾展,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潘真说。
贝聿铭被当时正在打桩的国际饭店吸引了,再也不去看电影,放学以后就去看这个国际饭店。贝聿铭从邬达克这里受到了启发,他从西方建筑里隐约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得到父亲的肯定和支持后,他如愿以偿地学了建筑专业,最后成为世界级建筑设计大师,在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下生根的建筑梦种子结出硕果。在他极具代表性的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里,他利用光影造景,把光影用到了极致。“有时候开一个窗,你从这个窗看出去就是一幅画,外面远远地有假山和植物,每一扇窗都是一幅画,根据光影的变化,从早到晚每个地方的感觉不一样。”潘真说。
现场读者外滩最早只是纤夫为了拉动搁浅的船只而慢慢形成一条很细的泥路,当初英国领事来到上海时,上海道台将泥泞小路旁边的一块地租给了他,后来为了便于管理渐渐形成租界。1846年英国领事馆落成,外滩有了第一栋英式建筑英国领事馆。慢慢地,这里从小泥路变成了马路,银行、客栈、报社都集中在这里,人们开始造出不同的建筑,形成了后来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众多外滩建筑。
“上海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不排斥外来的人,不管哪里人到上海只要很努力地做,上海就能让他们有所成就,也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成就了大上海。”潘真说,“外国人进来以后,西洋文明比我们发达,对上海人是一种刺激,但不会因为他们比我们文明就排斥他们,我们总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比如城市建筑、城市风貌、布局、文化、科技等,只要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都学习。这是一种比较开放包容的心态,这些好的东西都集中在上海,慢慢地成就了现在的上海。”
“壹字读书会”由静安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学习办联合主办,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指导,大道小雅读书会和静安区文化馆承办。活动以“识文字、知文化、感受文明”为理念,旨在在市民中传播传统文化、交流读书心得、“只取一个字,直抵事物之本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