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非遗美食】武陟油茶,焦作人记忆中的味道……

2019-05-28 19: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说起焦作的美食

大家肯定忘不了武陟油茶

一提起它

醇香美味的感觉便回味在口中

你对武陟油茶的了解有多少呢?

小编带领大家了解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

武陟油茶制作技艺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各种风味流派纷呈,各具特色。武陟油茶便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佼佼者。武陟油茶秦时称甘醪膏汤,汉末称膏汤枳壳茶;宋、元称“粥茶”“粥”;明清之后,“武陟油茶”更是美名传天下。

chao

武陟县农耕文化发达,农产品种类繁多,产量颇高。但是,由于武陟地处黄沁河“洪水走廊”和改朝换代的“兵马走廊”,在洪涝灾害和兵荒马乱时,武陟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逃荒。逃难路上,用面炒制而成的“武陟油茶”则是必备的干粮和茶饭。

武陟油茶,名为茶,实为粥。制作之前,要先用油把面炒熟,称之为“油茶”,其味道浓郁、芳香可口、营养丰富。武陟油茶壶,更是其标志性器具,在金属壶外加一层棉布套,保温效果极佳。历史上武陟人常有背着油茶壶叫卖,于是武陟油茶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且独创了背油茶步法。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武陟卖油茶的人非常多,“卖油茶的”曾一度为武陟人的代称。

武陟油茶营养均衡丰富,集中了中医中药的精华,具有益肝、健胃、润肺、补肾、提神生津、强身益寿等多种功能,有独特的养生保健作用。武陟油茶味道香美、浓而不腻、风味独特,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津津有味,是居家外出的最佳选择,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武陟油茶不用夸,黄河两岸第一家”,自古至今武陟油茶给人们留下了诸多牵挂,诸多思虑,诸多念想。春秋、秦汉时均有记载。

楚汉之争刘邦养伤于武德,食茶后伤愈体健,遂有诗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汤胜宫筵。”即位后,封油茶为御膳。在当地传说中,除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在困境中喝过油茶外,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清代康熙和雍正父子对武陟油茶也情有独钟。三国曹操南征吴国遇瘟疫,大量士兵死亡,而部队中的怀州人,以炒制的茶面为干粮,油茶的止痢固肠之功效,使怀州人成为曹军保存下来的有生力量。晚唐诗人李商隐游安昌时饮茶后做诗:“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古安昌就在今武陟县大封镇赵庄村。

享誉海内外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画,图上的“当肆卖粥茶”,便是武陟油茶。可见当时,武陟油茶在老百姓中已广为流传。雍正皇帝至武陟视察黄河险情,知县吴世录以油茶进奉,雍正皇帝食之大喜,称颂道:“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比美。”敕令在武陟开设油茶馆,油茶由此声名大振。武陟油茶得到了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的广泛喜爱;历代文人,为油茶赋诗作歌,留下不少名篇佳句。武陟油茶是武陟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产物,也是武陟人民生存智慧、经商才能的集中体现。

武陟油茶,历经千年延续,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2007年2月,“武陟油茶”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总监制:李建阳

监制:刘晞暄王言

统筹:赵峰郑杰文

主编:王晨光责编:赵晓晓

校审:陈婷编辑:梁易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