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生气的屋库因纽特人:把情绪写在脸上的现代人才是野人
编辑整理 | 他者others,图 | 资料
1963年8月,美国人类学家、民族志学者Jean Briggs来到加拿大西北海岸哈德逊湾的西北部,研究生活在这片方圆3.5万英里中的因纽特人的一支,20-35名屋库因纽特人(Utkuhikhalingmiut)。时年34岁的Briggs还是哈佛大学学生,她独自来到北极圈,准备在没有路、暖气、便利店,冬天气温常常低至-40℃的冻土地上生活17个月。
Briggs说服了一户屋库因纽特人家“收养”了她,“帮她活下去”,她在1970年时如此写到。她抵达后不久就开始学习他们的语言,本意是想向族中萨满学习的,但她很快发现屋库因纽特人已经在几十年前就在传教士影响下改宗圣公会了。她的“养父”Inuttiaq还是宗教团体的头儿。没有萨满可寻,加上她和族人接触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绪掌控越发好奇,才放弃萨满逐渐把研究方向放到情绪上。
在因纽特人的语言中没有愤怒一词。Briggs观察到:哪怕是流露一点点挫败感或是恼怒,都会被屋库因纽特人认为是软弱和孩子气的表现,或者更糟——这些人就是牲畜。对屋库因纽特人来说,把情绪写在脸上的现代社会中的人才是野人。
Briggs也用自己的情绪和他们的脾性做对比。她发现自己一次又一次表现出烦恼、不快、失望,全都写在脸上。她也在后来出版的第一本书《Never in Anger》(从不生气)中记录了这么做的结果:有一次,她本以为自己是为“养父”出头,和一群渔民发生了争执。后者是来借独木舟的,但他们已经粗心弄坏了屋库因纽特人仅有两艘船中的另一艘。Briggs非常生这些渔民的气,表示这次不借。但出乎她意料的是,Inuttiaq还是乐意把船借给他们。她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大发雷霆,受到族人几个月的嫌弃和放逐。“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对我发火、生气。”Briggs在加拿大广播电台(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的一次采访中说。
Briggs和他们生活的过程中,就像一个野孩子,尽管她已经尽全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生活在完全陌生的文化中,语言也不通,要避免愤怒、沮丧很难。她告诉加拿大广播电台:“我有时甚至反社会,抑郁、谩骂,这些都是他们永远都不会做的事。”
屋库因纽特人认为只有6岁以前的孩子可以有情绪、没有自控力。婴孩可以尖叫、哭闹、大发脾气等等,但6岁之后就该有他们所说的ihuma了,也就是克制情绪的意念、自制力,自始至终让自己保持冷静的能力。对现代人来说必定会挑起沮丧、愤怒的情况,屋库因纽特人最多笑一笑、耸耸肩,或是平静地说一句“太糟了”。
Briggs记录到有人在冰屋里打翻开水弄坏了冰地面,也没人会有态度上的转变,“太糟了。”闯祸的人会冷静地说一句,然后重新烧上水。
还有一回,人们齐心协力花了好几天织成的渔网第一次使用就破了,也没人有一丝愤恨。“再把它织好吧。”有人轻轻地说。
Briggs的“养父”Inuttiaq不仅是愤怒,屋库因纽特人几乎不会表现出任何强烈的情感。
Briggs发现,Inuttiaq其实是个有暴力倾向的人,会疯狂地打自己的狗,但面对人和人的问题却是个克制情绪的高手。他太太Allaq说他从未和自己的孩子生过气,事实上,Briggs从未见过他跟任何人生气。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极致的克制力也有问题——如果这样的人真的生气、爆发了,就可能做出像杀人这样的极端事。但屋库因纽特人似乎没有这样的爆发点。
他们也不会表达爱意或是悲伤,伤心流泪也被认为是孩子气;他们的情绪几乎难以察觉。尽管对孩子温柔有加,但成年人之间不会接吻、拥抱、牵手或挽臂。爱人间的离别和重逢也很轻描淡写,不过简单地握个手而已,什么举动都没有更是非常常见。
《Never in Anger》(从不生气)一书中不仅记录了自己在屋库因纽特人身上观察到的种种,也提出疑问:屋库因纽特父母是如何把这种强大的控制情绪的能力教给孩子的?他们如何把本应情绪化的孩子培养成冷静的成年人?
屋库因纽特人的育儿经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的记者Micheleen Doucleff和Jane Greenhalgh2018年12月也来到屋库因纽特人的土地,她们和八九十岁的长者坐在一起吃他们的“国民食物”:海豹肉碎、冷冻白鲸肉和生驯鹿肉;也和在高中手工艺集市上卖手工海豹皮夹克的母亲们聊天;还去听育儿课,托儿所的老师们也是在这里向他们的长辈学习千百年来屋库因纽特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她们遇到的所有母亲都说了一条黄金原则:不能对孩子们吼叫。这也是屋库因纽特人能教育出冷静的孩子的第一要则。
屋库因纽特人的育儿方式非常温柔传统屋库因纽特育儿法则非常温柔,“如果结合世界上所有的育儿法则做横向比较的话,他们的方式几乎可以算是最温柔的了。”两位记者认为。尽管屋库因纽特人鲜有情绪流露和亲昵举动,但他们亲吻孩子有独特的方式:用鼻子触碰脸颊,然后闻一闻皮肤。
“骂孩子或是用生气的语气和孩子说话,都是不妥当的,”受访人Lisa Ipeelie告诉记者:“他们还小,提高你的声音毫无用处,只会让自己心跳过速而已。你可能觉得小孩子总是在挑战你的底线,但事情不是这样的,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为了某事而难过,你得搞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事。”
屋库因纽特人认为朝小孩子吼是很低级、不成熟的做法,可以说也是发火、愤怒的一种,是以孩子气的方式应对孩子气。
只有6岁前的孩子才可以有情绪,生气是很孩子气的行为北极大学(Arctic College)聘请屋库因纽特人Goota Jaw开设育儿课,她认为“对孩子大喊大叫并不是教育他们,而是在教他们如何远离你”。临床心理学家Laura Markham也指出,这是在教孩子愤怒。“我们朝孩子大喊,或者仅仅只是威胁说‘我要生气了!’就是在教孩子们如何大喊大叫,教他们在生气时这么做,因为这能解决问题。”相反的,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家长也是在帮他们孩子做到同样的事,“孩子们能自主地从我们身上学习情绪调节。”
千百年来,屋库因纽特人都用讲故事的方式取代厉声指责来管教孩子。他们有代代相传的口述故事,专门用于塑造孩子的个性和习惯。比如要教育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们大海的危险,他们很可能不小心溺亡,屋库因纽特人不会大喊:“别到海边去!”而是用先发制人的方式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大海的故事:“那里有专门抓小孩的海怪。如果你走得太靠近海,它就会把你抓走、拖到海底,然后迫使你到别人家被寄养。”
他们不需要喊,孩子们早被这个故事吓住了。
他们有各个方面的故事来影响孩子们的习惯:如果你不询问就拿东西吃,长着长手指的怪物就会把你抓走;如果不戴帽子,极光就会带走你的小脑袋在它们舞动的过程中当球踢。
他们有许多故事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品性千百年来,人类其实一直在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导孩子价值观和做人的方式。狩猎-采集部族还用故事教导分享、两性平等、避免冲突等等理念。(想想小恶魔最终选布兰做王的理由……)
乍看起来,这些故事对小孩子来说都太可怕了,但“带点危险元素的故事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孩子”,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Deena Weisberg认为,“他们也就会格外投入从而会格外小心,能从故事中看到没有发生的事。”
从小建立强大的内心
Jean Briggs的第二本书《Inuit Morality Play》(因纽特的道德游戏)写的就是如何培养头脑冷静的孩子。她记录到:如果孩子生气了,或是打了人、发了脾气,他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父母会等孩子冷静下来,在一个平静的时刻,演一出戏。
父母会表演孩子不当的行为,然后演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他们会用开玩笑的口吻,一般也会用和孩子打趣的方式开场。如果孩子打了人,他母亲就可能会在开场时和他开玩笑说:“你怎么不打我呀?”孩子会想“我该怎么做呢”,如果他真的打了自己的母亲,后者也不会骂他,而是表现出后果,“哦,这可真疼!”以此作为对后果的解释。
家长会带着嘲讽、玩笑式地向孩子提出像是“你不喜欢我吗”或是“你是个婴儿吗”这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告诉孩子打人会伤害他人,而真正的大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家长会重复这场戏直到孩子不再打人为止。
成年人不对孩子吼叫是屋库因纽特人育儿的第一要则成年人用挑衅性的问题和孩子开玩笑,似乎是主张他们贪心、暴力、心怀仇恨,但事实上,这是用类似说反话的方式教导他们慷慨、冷静、原谅。这样的演戏方式也让孩子变得不容易因戏谑而感到被挑衅,从而觉得愤怒。“能让你内心变得强大,不对事情过分认真,也不会害怕戏弄。”屋库因纽特人说。
Markham认为现代社会的家长也可以使用和屋库因纽特父母相似的方式:“当孩子行为不当时,可以等每个人都冷静下来,在平静的时刻和孩子们讲讲到底发生了什么,简单的讲故事式的或是用两个布偶扮家家均可。这样的做法能帮他们自控。”他也指出两个要点,首先要用提问的方式确保孩子的参与度,其次是要让一切都是在有趣的氛围下进行。
Briggs拍到做鬼脸的、快乐的母亲和孩子们不少心理学家都认为屋库因纽特人的做法值得提倡,伊利诺伊大学(Illinoi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Peggy Miller解释:“人总会遇到挑衅,这些戏剧是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在并不真正生气时练习如何控制愤怒、找到情绪平衡。”心理学家认为这样的训练非常关键,因为一旦真的感到愤怒,就算是成年人也很难再把怒火压下去。
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研究情绪的心理学家Lisa Feldman Barrett也认同这样的说法:“生气时想控制情感或改变它非常难。但在不是真生气的状态下练习一种不同的情绪应对方式,就能在真正应对时有更好的控制力。”
“这种练习的本质是训练你的大脑转化愤怒。”她说,“成人也可以做,但作用不如孩提时代来得明显,孩子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更为可塑。”
留给现代人的问题是,你愿意让自己和孩子做一个敢爱敢恨的人,还是一个永葆平静、克制的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