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步长制药被监控限用的丹红注射液:成本不足两元,涉多起贿案
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花数千万元将女儿“送”进美国名校事件,让这家上市公司卷入舆论风暴。在外界的质疑中,很大一部分指向了该公司的独家产品丹红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是步长制药的三大拳头产品之一,同时也是这家公司的利润之王。步长制药(603858.SH)5月21日晚披露的《关于对公司2018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中提到,丹红注射液成本2018年毛利率接近95%。同时,公司还披露目前丹红注射剂已经被列入了31个省市的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监控级别从县级以上医院监控到省重点监控均有。
丹红注射液成本不足两元
丹红注射液历年毛利率情况
公告显示,2018年丹红注射液10ml/支规格的,共销售8045万支,销售收入为23.92亿元;20ml/支规格的,共销售1557万支,销售收入为8.95亿元。按此计算10ml与20ml两种规格的丹红注射液平均单价为29.7元和57.5元,而它们的毛利率分别为94.37%和94.51%。
换言之,一只售价约为30元的10ml丹红注射液,成本只有1.69元,这其中包含了研发、原料、生产、物流等多个环节的成本。那么剩下的钱花在哪里了呢?
销售费用高企,涉入多起行贿案
上述公告还披露了步长制药过去一年销售费用的使用情况,公司年度销售费用总额为80.36亿元,其中,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74.86亿元。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率达到了58.81%。
2018年度步长制药总共组织市场活动19000余场次,参与人数500余万人次;组织市场调研23000余场次,参与人数300余万人次;组织学术交流活动20000余场次,参与人数140余万人。这意味着,在去年一年,步长制药平均每天要举办169场市场推广类活动。
澎湃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裁判文书网上,以“丹红注射液”和“行贿”两个关键词检索,可以看到9起医疗行贿案。
《黄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福建平和县的黄某向平和县坂仔中心卫生院原院长吴某甲(已判刑)推销药品奥美拉唑钠和丹红注射液过程中,违背公平原则,为谋取竞争优势,许诺按采购总额的30%给予吴某甲等医务人员好处费。
《崔志恒、夏行华行贿一案刑事判决书》显示,2009年年初,被告人夏xx找到xx林业局职工医院内科主任于xx,并对其说:“你用我所销售的步长丹红注射液每支我给你返8元。”
《湘0903刑初702蒋某某行贿案一审判决书》提到,2009年起,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为了开拓益阳市的医药市场,制定了由医药代表向各医院、卫生院开药的医生按一定比例给付回扣的促销方式。2014年2月至9月期间,时任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益阳地区经理的张某某伙同其公司业务员蒋某某,由蒋某某经手向安化县中医院药剂科科长胡某(已判刑)现金支付药品回扣金额为人民币106793元。
除此之外,丹红注射液长期以来可以维持较高的利润还与它是独家品种有关。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独家品种享有单独定价权。这也给步长制药留下了高额的定价空间。
据新华网此前报道, 丹红注射液是由步长集团根据董事长赵步长教授发明的“脑心同治”、“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两大医学理论精心研制,由步长集团投资上亿元开发的中药注射剂,是中国第一个快速解决全身脏器供血不足和缺血梗塞性疾病的专利中成药。
在31个省市被限用监控
2018年丹红注射液去年共销售32.87亿元,约占步长制药全年收入的24%。与早几年相比,丹红注射液对步长制药业绩的贡献已经大大降低。步长制药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丹红注射液的年销售金额分别高达41.61亿、38.31亿和33.6亿,合计113.52亿。收入占比超过30%,利润占比更稳居40%以上。
此外销量数据也显示,2018年10ml规格的丹红注射液销量下滑24.9%,20ml规格的下滑19.86%。
这或许与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有关。
从2015年起,有超过47种中药注射剂被要求修改说明书或临床使用限制。在政策方面,中药注射剂经历了医保限用、医保支付标准降低、纳入重点监控、修订说明书、即将启动上市后再评价等多个政策限制。
就丹红注射液而言,也多次被媒体曝出存在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且出现在安徽、内蒙古、河南、青海、苏州、哈尔滨、洛阳等多个省区市卫计委或三甲医院监控名单上,被重点监控或限制使用。
就在前不久,网传的通知图片显示,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发文要求,经专家组讨论,停止采购和销售步长制药丹红注射液、脑心通胶囊等在内的12个品种。河南南阳也有医院停止采购相关药品。
在公告中,步长制药承认目前丹红注射剂已经被列入了31个省市的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监控级别从县级以上医院监控到省重点监控均有。
不过,步长制药坚称,经公司自查,丹红注射液不存在媒体所报道的不良反应情况及质量问题。
步长制药在回复中表示,丹红注射液上市以来的公司及国家局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1‰,按照国际医学标准,均属于罕见型,不良反应发生率一直维持在行业较低水平。上市后从未出现过因不良反应导致的被监管部门警告、暂停生产、销售、使用的情况,也从未出现过媒体报道的“因不良反应被监控”的情况。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