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廉政党课怎么讲?无锡市纪委书记从两座园林兴衰对比说起
愚公谷
王唤春提到的两座无锡园林是寄畅园和愚公谷,两园均建于明代中期。其中,寄畅园占地15亩、传世近500年,一姓世守,康熙、乾隆皇帝14次巡幸,现为国保级文物;愚公谷占地50亩、仅传两代,存世近50年。王唤春称,“寄畅园的长存与愚公谷的短暂,在园林史上形成强烈反差,值得我们探寻背后兴衰的秘密。”
5月21日,《现代快报》报道披露了王唤春这一堂廉政党课的详细内容。
寄畅园原为惠山寺僧舍,明嘉靖初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把它买了下来,改为园林。然而,秦家后代秦道然因祸下狱,寄畅园被没收充公,14年后才发还秦家。经此一劫,秦家后代50余人共同签署《寄畅园祖祠改建公议》,将该园改为秦氏双孝祠,共捐祠田200亩,家族共同管理。
愚公谷的主人则是时任福建提学副使的邹迪光,于明万历年间购得。后来邹迪光在湖广提学副使任上遭弹劾罢归,经十余年努力才建成,这里成为邹迪光游赏愉悦、享受人生的场所。邹迪光死后,愚公谷由次子邹德基继承,但他玩世不恭,年仅37岁就被强盗杀害,留下三个幼子生存艰难,孤儿寡母只得卖掉园子。最终逐渐被兴起的惠山各姓祠堂分割,一部分又沦为乱坟荒丘。
精彩授课吸引学员为什么寄畅园和愚公谷的结局差异如此之大?在王唤春看来,其根源在于两座园林主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差异。
据《现代快报》报道,王唤春分析认为,世界观的差异正是导致两园兴衰的最根本原因,两座园林的主人一个进取,一个消沉,“秦家忠勤体国,邹家纵情山水”;人生观的差异则是导致两园兴衰的最内在原因,两座园林的主人一个孝友,一个玩世,秦家认识到“园亭究属游玩之地,必须建立家祠,始可永垂不朽”,邹家父子则纵情山水、玩世不恭,尤其邹德基更是被称作“末世狂生”;价值观方面一个勤俭,一个奢靡,寄畅园第三代园主秦耀则曾明确对子孙说,希望将园林作为“习静之所”,秦氏家族祖训更是“行善”和“读书”,而邹迪光的奢靡既传自“专事欢娱”的父亲,更传给了儿子邹德基,曾有人概括愚公谷是“奢侈至极,子亡园废”。
关于两园兴衰给党员干部带来的启示,王唤春归纳为五点:头顶要有灯、心中要有怕、肩上要有铁、脚下要有路、身后要有光,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据《现代快报》报道,其中,在解释“心中要有怕”时,王唤春给党员干部看了最近他收到的一封来自一名被调查干部的妻子的信,信中写到她丈夫因为违法违纪给家人带来的伤害,令人泪下。
王唤春表示,“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心中有怕。党纪国法是我们每一个人行为的红线,心中的底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