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近百出土元代瓷器“海宇会同”,国博新展呈现元瓷风貌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19-05-21 12:25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海宇会同——元代瓷器文化展”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以元代瓷器为主的96件文物精品,包括景德镇珠山风景麓遗址、元大都遗址、镇江市京口闸遗址等遗址、墓葬、窖藏的出土佳器,力求还原出元代物质文化面貌。

元代瓷器文化展展厅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汇聚了国内11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出以元代瓷器为主的96件文物精品,其中不仅有景德镇珠山风景麓遗址、元大都遗址、镇江市京口闸遗址等遗址、墓葬、窖藏的出土佳器,也有各地博物馆收藏的传世珍品,还包含了“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福建平潭大练岛沉船”“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等水下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

展览现场

元代是中国古代一个多元文化激荡碰撞的时期,瓷器作为重要的物质文化载体,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更是元代历史、文化、艺术的直接反映。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元代瓷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同时,元代也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飞跃的时期,以元青花为代表的釉下彩绘瓷器的出现,体现了古人对瓷器审美意趣的转变。

元·青花云龙纹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展出文物96件,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瓷路撷英——历史的映照与缩影”。元代瓷器作为蒙元时期重要的物质载体,体现了极高的历史价值。浮梁磁局的设立,开创了官办窑场引领瓷器制作风尚的先例。以景德镇为中心,龙泉窑、磁州窑等全国性和地方窑口的生产十分繁荣,极大地促进了瓷器海外贸易的扩展。而瓷器作为茶具、酒具、祭礼用器的具体功能,则反映了当时人的生活习惯。第二单元“兼收并蓄——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互通”。元代瓷器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向我们讲述了文明互通和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其精美的纹饰,丰富的主题,多样的形制,内中蕴含着中原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是元朝时期中华文化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最好物证。第三单元“炉火纯青——技艺的创新和飞跃”。元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飞跃的时期。模制成型工艺的进一步成熟,使大件不规则陈设器的成型变得更易操作。瓷器生产首次在瓷胎中采用高岭土加瓷土的二元配方法,在中国瓷器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元青花为代表的瓷器釉下彩绘艺术,开辟了陶瓷装饰的新篇章。第四单元 “变古易常——审美观念的表现和转变”。元代瓷器的器型和釉色,一定程度延续了两宋文人崇尚高雅素净之审美,但总体完成了由前朝士人审美主导向世俗化风格的转变,出现了更多大型器物,装饰繁密,纹样突出。而元青花的出现,正式宣告了华丽奔放的审美意趣成为主流。

元·天蓝釉花口紫斑贴塑兽面双螭耳连座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展览还配合元代瓷器展示,增加了清光绪本《岛夷志略》、张成款剔红人物圆漆盒、僧帽形带柄铜壶等其他类别文物,力求通过展示元代瓷器的历史、文化、科技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全面还原出元代中外文化交流盛景和物质文化风貌。

元·青花莲池纹玉壶春瓶(局部),湖北省博物馆藏
元·白地黑花龙纹四系扁壶,首都博物馆藏
元·青花梅花纹三足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青花缠枝牡丹盖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白地黑花鱼藻纹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白釉褐彩凤纹大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天蓝釉紫斑莲瓣形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青釉刻花福字莲瓣形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青花龙纹梅瓶,湖北省博物馆藏
元·粉青釉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青花束莲纹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青花莲池纹花口盘,安徽博物院藏
元·青玉亚字形镂雕鸳鸯饰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白玉亚字形镂云龙饰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绞胎木纹高足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青花莲池杂宝纹莲瓣形盘,上海博物馆藏
元·青花蕉叶花果竹石印花缠枝牡丹纹菱口盘,上海博物馆藏(左) 元·青花鸳鸯莲池纹花口盘,故宫博物院藏(右)

(本文文图由国家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陈若茜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