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0后第一书记·回访|刘超:整村脱贫,也算给百姓一个交代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19-06-11 06:1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明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

6月1日,《求是》刊载的习近平署名文章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驻村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点。去年六七月间,澎湃新闻推出“90后第一书记”专题,聚焦这一年轻群体,今年我们回访了其中部分人,了解这一年他们和村庄的变化。

今年,我们也在寻找更多的90后驻村第一书记,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边就有,欢迎发邮箱到:diyishuji@thepaper.cn。

脱贫前的牙加村。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西北部山区一个村庄里担任第一书记的第四年,刘超迎来最大的喜悦:牙加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他又有了新的“烦恼”。

2018年6月2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探访刘超所在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土门关乡牙加村,报道了当地的脱贫攻坚进展。

2019年5月10日,刘超再次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他表示,眼下正值牙加村脱贫后的巩固期,他在忙着为村民们养殖的生猪寻找销路。“养殖产业发展中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具体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将要面对的,但这些问题一旦暴露出来,我们村干部都会一起想办法去解决。”

山沟里的牙加村脱贫

2015年10月,刘超在第一次来到牙加村时,全村48户贫困户,年收入不足2550元。

5个村民小队分散在不同的山沟间,土路崎岖。

更让刘超揪心的是,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因与水库距离遥远,村民守着田地,靠天吃饭。

“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过来能做啥,说不定待上几天就走了。”刚到牙加村驻村,村民都觉得刘超在山沟里待不长。

但刘超通过户户走访,关注每位村民的需求,帮助村民解决一件又一件小事儿,村民们对他的看法发生了转变。

牙加村的生猪养殖户。受访者供图

2017年下半年,上级政府拨付的每人5400元的脱贫到户资金下发。刘超用这笔资金,带领有劳动能力的村户办起了养猪场;没劳动能力的,就用这笔脱贫到户资金入股到土门关乡的奶牛养殖场,每年获取本金百分之十的分红。

时隔一年之后,2019年5月10日,刘超再次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这一年来对他而言最大的喜悦莫过于,贫困村满足了退出六项标准,贫困户也满足了退出六项标准。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下雨天道路泥泞不方便出行。”刘超说,2018年6月,上级拨款修起了村路,2018年11月初,户户通村路全部完工,水泥路让村民出行方便了。

村里通过发展养殖业后,去年,贫困户平均收入提高了4千到5千元,养殖大户人均收入可超万元。

“这是村里最大的改变。”刘超说,此前缺乏资金和养殖技术,现在有了国家资金扶持,又通过邀请畜牧业专家来给村民培训养殖技术和经验,为村民创收提供了很大帮助。

刘超略带兴奋的告诉澎湃新闻,2018年10月份,已有村民拿到了第一批分红,分红到手约2160元,“人数越多的村户拿到的收入越多” 。

脱贫后又遇大问题:为生猪找销路

2018年12月15日,当湟中县将村里正式脱贫的文件获得批复,刘超感慨自己将青春奉献在这偏远的山区里,一切都是值得的。

整村脱贫后,眼下脱贫攻坚进入巩固期,却出现了令刘超头疼的事:养殖产业发展起来后,销路成了大问题。

“养殖的问题会有养殖专家对农户进行指导,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销路方面。”刘超带着困惑的口吻说,“找销路这方面做起来感觉挺难的,我也跑了很多地方,想了很多方法。”

起初,刘超通过自己的资源找过各单位的食堂,但食堂销量有限,并且食堂需求的是猪的某些部位肉品,整猪销售给食堂,食堂难以接受也根本吃不了。他找了一些事业、企业单位来帮忙,亲戚朋友也帮忙宣传联系,起初销售量还算可以,但在他看来并不是长久之计。

“有些村子搞旅游业或有其他配套销售措施方法多一点,但我们村创收就比较单一,养猪的销售渠道很有限。”刘超心想,要为村里创立自己的养殖品牌或者建立统一销售渠道,他也坦承,这个挑战的确不小。

在脱贫攻坚的巩固期,村民在养殖产业发展中会遇到不同的新问题,刘超表了决心:“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后,我们肯定跟村干部一起去想办法解决。”

不仅要物质脱贫,精神脱贫更重要

到2020年12月底,刘超的驻村工作就将满五年。他还有一个心愿,希望牙加村在实现物质脱贫后,思想精神层面也能丰富起来。

2018年6月29日,澎湃新闻在牙加村探访时看到牙加村村委会前机器轰鸣,一个服务村民的文化广场开始建设。如今,这个占地1200平米的文化广场,带有三个绿化带,成为了牙加村村民娱乐的好去处。

文化广场修好后,村民聚在广场上跳起了锅庄舞——他们终于有了自己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刘超希望文化广场建成后,能够带动村民搞好文化建设,通过组织活动、跳舞等形式,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以前村里娱乐设施比较少,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较为匮乏,文化广场建好后,村民在文化精神方面有一个比较大的跨越,希望物质脱贫后,我们通过搞活动,把一些好的理念,好的思想灌输给村民,让他们的思想进一步提升,村民精神脱贫也能跟上来。”刘超说。

    责任编辑:陈兴王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