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禅让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丨荐书
策划丨李子旸
文丨罗振宇
最近我在得到App的电子书里面,意外发现了一本小书,看完了脑洞大开。这本书就是王和老师写的《中国早期国家史话》。
本来我对这种话题没抱什么希望,只是随手翻翻。你想,写中国早期国家历史的,也就是尧舜禹夏商周那个时代的事,材料非常少,有限的那点故事,说了那么多年,真的假的,也许永远也搞不清楚了。这种书还有啥看头呢?
但是没想到,看完之后,不仅收获巨大,而且,对我思考现实问题还有启发。
今天,我们就说说“禅让制”这个典型问题。看看这个老生常谈,还能谈出什么新意。
所谓“禅让制”,就是说上古时代,有尧舜这么两个帝王,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子弟,而是无私地传给了著名的贤人。尧传给了舜,舜传给了禹。
尧、禹画像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历史记载就白纸黑字地摆在那儿。历代儒家也是言之凿凿,说确有其事。
但是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有人不相信。那么重要的最高政治权力,真有人会白白送给别人?你乐意,你身边的人乐意吗?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权力转移不会这么简单轻松。
第一个质疑禅让的是荀子。他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这是瞎说。韩非子说得更直白,哪有什么禅让,有的只是“舜逼尧,禹逼舜”而已。之所以让,那都是被逼的。
荀子画像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最有讽刺性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曹丕篡夺汉朝政权自己当皇帝,表面上还搞了一个禅让仪式。演完之后,曹丕忍不住对群臣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恩,我晓得禅让是怎么回事了。
你看,一方说有,一方说没有,就杠在这儿了。反正,那么久远的事,我们也不可能指望有一天突然从地下发掘出一套什么文献,让真相大白。
那到底真相如何呢?这件事只能双方各执一词,成为永久的悬案吗?
这就是我读王和老师写的《中国早期国家史话》这本书的收获所在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得知真相,但是我们对真相的理解,确实是可以不止步于此,有可能再往前推进一步的。
此话怎讲?这就牵涉到我们研究历史的方法了。
舜画像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我们中国历史学家拥有的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叫“二重证据法”。简单说,就是把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做对照研究。这种方法是王国维先生第一次系统提出来的。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一场战争,可信不可信?先存疑。如果在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也发现有记载。地上文献,地下文物一对照,那就可以确证无疑了。这叫“二重证据法”。
但是近些年,有历史学家提出所谓“三重证据法”。这多出来的一重是哪一重呢?是文化人类学的证据。什么意思?
简单说,就是不管是书里写的,还是出土文物上有的,都拿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再去衡量一遍。如果符合,就可以信。如果不符合普遍的人情事理,那就要另作解释。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
有了这第三重的证据,作为思考辅助线,我们再来看“禅让制”这件事,就能得出不同的猜想了。
禅让制有很多方面不符合人情事理:
比如,第一,时间问题。
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尧46岁上台,在位一共98年,也就是活了140多岁。舜在尧之前“摄政”28年,尧死以后亲政多年,晚年让位给禹以后又多活了17年,粗算一下也差不多活了110年。而且,包括尧舜在内的三皇五帝,寿命都出奇的长。
我们都知道这不符合人类的生理常识。后世皇帝执政时间最长的是清朝的康熙,在位一共61年。绝大多数皇帝连这一半的执政时间都到不了。那是上古,卫生、营养等各方面条件都不行,居然有人能执政近百年,个人寿命超过百岁,还连续多个。这完全不可信。你答应,科学都不答应。尧舜那时代的人,能活到三四十岁,就不容易了。
你看,这不符合人情事理吧?
我们再来看第二件事情:出身问题。
还是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家里几代都是穷人,他本人种过地,打过鱼,做过陶器,各种苦活累活没少干,在家里还很受气,总之历经磨难,终于被尧发现。尧看他品德高尚,就立为接班人。
这就更不靠谱了。
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是什么?是越往古代,身份就越固化,血缘出身就越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就拿咱们中国来说,直到唐宋之后,也就是科举制成熟之后,普通的平民才彻底打通了上升通道。之前,基本上都是是世家大族、世袭贵族垄断官职。再往前,西周时候,贵族和平民之间,那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世界各国的考古都证明,远古时代,基本都是神权政权合二为一,最高领导人都是半神半人的形象。
那在中国的远古时期,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个时代。普通平民,仅仅凭借自己道德高尚就能成为统治者的时代呢?
你看,时间问题和出身问题,这两项文化人类学的证据,让我们用简单的人情事理的常识,就可以推断:禅让制不靠谱。
司马迁画像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那这是司马迁胡说吗?也不会。司马迁写《史记》,在细节上有想象附会的成分,但是在总体上,他还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他把尧舜执政的时间说得那么有零有整,一定有所依据。这也是人情事理的常识。
两个人情事理的常识冲突了。那怎么解释呢?还是要求助于人情事理的常识,它能帮我们形成全新的猜想。
这个猜想就是,尧舜其实都不是个人,而是一个部落的代名词,“人格化”。这个猜想如果成立,剩下的疑点就全部解释得通了。
首先看时间问题,那个时代,不可能有大范围的统一国家,都是部落联盟。一个部落强盛个一百多年,所有部落都认可它的领导地位,等它衰落之后,和平地把政权让给另外一个强盛起来的部落,这完全可能。这比一个人活一百多岁靠谱多了。所以,时间就对上了。
其次,这也就能解释舜的“低微”出身了。那不是舜个人的地位低微,而是舜这个形象代表的那个部落,原来实力较弱,在联盟中的地位很低,后来尧代表的那个领导部落逐渐衰落,舜代表的地位低的部落,实力逐渐增强,成了联盟新领导。这是和平的政权交接。这是不是比一个平民在那个时代当统治者靠谱多了。你看,出身问题也对上了。
再来,古代传说,把一个群体投射到一个个人身上,这是很惯常的做法。就像我们今天把美国称为山姆大叔,把英国称为约翰牛一样。因为人格化形象,比较容易在口语化传播中流传下来。你看,这也符合事理人情。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假设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文字,只是靠口语传播历史。那也许过了很多年之后,就会有人传说上古时代,一个叫约翰牛的人,他很贤德,把王位传给了一个叫山姆大叔的人。
你看,这么解释禅让制,是不是很有说服力?禅让制也许既不是事实,也不是编造,它只是在说,在上古时代,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就已经很发达,就已经找到部落和部落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权力交接的和平方式。禅让制的真相,也许仅此而已。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结论,这只是一种更符合人情事理的猜想而已。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发是:如果有一件事,有激烈的争论,两边都有不合情理的地方,先别忙着否定,也别急着站队,也别一头只扎到证据堆里找什么铁证如山。可以试着回到人情事理的角度,如果能划出一道新的辅助线,也许最终你会发现,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冲突矛盾,一切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如果得不到解释,只是我们没找到那个人情事理而已。
好,这个话题,就先聊到这里。顺便再推荐一下王和老师的书,《中国早期国家史话》,得到App里有电子版,在方法论上很有启发的一本好书。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侵权即删)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购买电子书▼▼点击阅读原文,享受纸书7折限时特惠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