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名澂江?抚仙湖畔的云南澄江替换县名60多年仍有大量混用
最近,云南玉溪市澄江县的一批老干部,又将上世纪50年代因废除异体字而被取代的澄江旧名“澂江”带入了舆论视野。
在5月7日澄江县委组织部召开的撤县设市离退休干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离退休干部表示,积极支持和拥护撤销澄江县设立县级澄江市,建言县委、政府不论有何问题和困难,一定要先把市建起来,至于“澄”字,还是以“澂”为佳。
“山”、“水”、“主”、“文”,遂成“澂”,它在当地被认为直接体现了澄江县所拥有的包括抚仙湖在内的秀丽山水等。由于澄江县正积极推进撤县设市,复名“澂江”也成为当地不少人的一种期待。
“澄江”还是“澂江”?
2016年年初,微信公号“云南政协报”报道提到,该报记者多次到抚仙湖游玩路过澄江县,也曾多次到澄江县政协采访,偶尔会疑惑于路边的“澂江”什么机关、“澄江”什么公司的招牌和地名标示不统一。直到近日仔细留意才发现,澄江县政协等部门的公文上红头部分用的居然都是“澂江”,那么这个县的名称到底是“澄江”还是“澂江”?
后经澄江县政协副主席张丽萍介绍,澄江县原名“澂江县”。原为元明清三代路、府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因路、府治所在河阳县(今澄江县),习惯上将河阳县称为“澂江”。1913年废澂江府,改河阳县为澂江县,1956年第一次文字改革时,将“澂”字作为“澄”字的异体字予以废除,“澂江”随之改为“澄江”。
报道称,据史料记载,“澂江”得名于抚仙湖“泓涵清澈,一碧万顷”,这个名称准确地概括了澄江县优越而独特的山川地理风貌。在张丽萍看来,“澂江”一名自1276 年开始至今,已有近740 年的历史,承载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完全可以说,澂江的“澂”字,已经完全内化为当地人民精神深处的文化基因与灵魂。
“我们很多当地人认为,使用‘澂’字是尊重历史,而且文化含量高。”张丽萍说,在当地老辈人中就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澂”字有山有水,有文化。按“澂”字结构,分开后便成了四个独立的单字,“山”、“水”、“主”、“文”,而就是这四个字,全面概括了“澂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秀丽的山水。
由于澂江位于全路中心,主宰着全路政治、经济,“澂”字中的“主”就包含了此意。澄江县历史文化悠久,名人学士众多,故“澂”字中的“文”就是代表了文化发达的意思。境内名山秀水得天独厚,远近闻名,“澂”字左侧的三点水,上方的“山”字,表示了有名“山”有秀“水”,故地名第一个以“澂”字。至于此名中的“江”字,指的是南盘江,当时江东边的路南、宜良有一大部分归澂江路管辖,而江西边就是路治所在,这条江正好横穿澂江路而过,所以用了个“江”字。
报道指出,由此可见,“澂”、“澄”两个字音同义并不同,“澄”字在这里就不能简单理解为“澂”的简化字,也难以完全代替“澂”字的读音和意涵。20世纪以来,澄江县名变更频繁,违反了地名的相对稳定原则。近60年的时间里,澄江本地及部分省内公私场合仍然长期沿用“澂江”,形成了县外通用“澄江”,而县内沿用“澂江”的混乱现象。为此,澄江县委、县政府曾三次发文进行统一,但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从澄江县人民对“澂”字的坚守,可以看出它在澄江县人民心目中所具有的深厚情怀。此外,《中国改革报》一名记者回忆称,由于没有哪一级部门提出过不准使用“澂”字,就形成了澂江内部写“澂”、外界写“澄”,两个字同时使用的局面。
官方自身也“澂”“澄”混用
即使60多年过去,“澂江”仍是当地不少人念兹在兹的一种情愫,而它还不仅仅扎根在普通百姓心中。澎湃新闻注意到,虽然澄江县委、县政府曾发文统一,但记者5月14日查询发现,仅在澄江县政府官网上,就存在“澂江”和“澄江”的大量混用。
例如,在“澄江概况”栏目中,就有《澄江概况》《澂江县自然资源》《澂江县历史沿革》《澂江县情》《澂江简介》《澂江县政府机构沿》这6则资料。其中,发布于2019年4月2日的《澂江县历史沿革》还未提现用名“澄江”:“民国2年(1913),撤销澂江府,改称河阳县。后因与河南省河阳县重名,故改称澂江县至今”。
2017年2月,澄江县政府官网发布在“澄江县志”栏目中的20则消息,也全部是由“澂江”打头。
此外,在澄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0月发布的《关于实施澄江县城市道路内临时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的公告》更是出现了这样的表述: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城市交通秩序,提高道路停车位使用效率,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根据《澂江县城市道路车辆停放管理办法》、《澄江县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
微信公号“云南政协报”上述报道指出,1956年将“澂江”县名改为“澄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区域更名,而是第一次文字改革废“澂”为“澄”的结果,是属于文字改革方面的问题。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国发〔2013〕23号),明确规定: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在这个新《字表》中,“澂”字被收入三级字表中,编号7816,从而重新获得了规范汉字的地位。
报道称,“澂”被废为异体字的历史结束了,“澄江县”相应地恢复为“澂江县”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国家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名协会会长商伟凡对这一问题十分关心和支持,2014年底曾会同相关专家学者到澄江县进一步专题调研,表示愿意为澄江县恢复“澂江”县名提供帮助。
后来,张丽萍在澄江县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联合罗志猛、张枫、王家祥、刘庆华、张泓、资培芳、阮学才、管开国、刘仁春、詹剑波,共11名县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件《关于启动澄江县名恢复申报工程的提案》。提案建议:积极争取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职能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澄江县地名恢复工作,最好能够争取由省、市民政部门出面组织申报工作,并在资金方面给予切实支持。
当时,张丽萍认为,这次县名恢复机遇难得,而申报工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动员的广度与深度。几十年来,由于“澂”“澄”混用,并且“澄”占据了规范用字地位,在省内以致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书写认知习惯,澄江县公务、法律、商务活动中也基本上使用“澄”字,相当一部分群体已习惯使用“澄”字,因而对恢复“澂”字的意义并不清楚。建议以云南省内为重点,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将恢复“澂江”原名的理由、意义和必要性讲清说透,激发人们对恢复“澂江”县名的热情和动力,形成整体合力,确保申报恢复成功。
澎湃新闻查询公开资料发现,张丽萍等人的提案并未有实质性后续。直到2019年5月,“澂江”,这个不少人魂牵梦绕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离退休干部们的呼声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