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都会博物馆见学记③|给历史以未来

桑栎
2019-05-16 13:01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作为从事考古与文博专业多年的人,无论在当年考大学填报“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时还是毕业多年后,对这个在设立在考古学下的二级学科总是“雾里看花”。直到从学生时代对西方博物馆的参观和了解,以及此后对各类型博物馆的见学中,我才逐步思考中国文博事业发展和践行中的得与失。

目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众对精神层面的热切渴求,体现在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年增幅在1亿以上。中央及各级政府对考古文博事业提供了大力支持。2017年底,全国各级政府备案的博物馆达到5000多家。高考及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也出现了“考古热”、“文博热”,社会上各种性质、类型的博物馆(包括历史、考古、美术)以每年新增180家的速度纷纷筹建,各大文博专业的高校也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策展人团队。

种种现象表明,中国的文博事业似乎正在蓬勃发展。然而,匆忙搭建的私立博物馆,藏家和文物爱好者穿插其中,博物馆学科的定位与行业运营也开始出现混乱迹象。立馆之后如何办馆、运营、布展等实际问题,不仅涉及博物馆事业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考古学大众化、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以及考古成果如何转化等重要的跨界课题,牵涉文创产品的发展、文物市场的规范、大众价值取向如何与地方民生和政府各部门协调等问题。这些挑战如何应对,值得思考。

大都会博物馆的建筑外观

通过分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国内外的知名博物馆,笔者认为以下方面值得借鉴:

(一)团队设置与人才培养

“大都会”的历任主官,从首届馆长、军事家出身的塞斯诺拉,到鼎鼎大名的埃及学家赫伯特•文洛克,再到执掌博物馆长达31年的菲力普•德•蒙特贝罗(Philippe de Montebello,曾在纽约大学的艺术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大部分馆长是具有考古学、博物馆学及艺术史专业背景的学者,所以定位上逐渐形成了以学术、教育与公共服务为主的共识,不是单纯的艺术品累积与展示。

机构中除下设主管行政、教育、展览的副馆长和总经理以外,博物馆内设机构还有传播市场及政府关系部、设施管理部、艺术品保护部、武器与盔甲馆部、服装研究馆部、绘画及装饰艺术馆部以及各地区艺术部等共19个不同部门。除了集科研、决策与策展的核心团队以外,还设置有专职经营、维护、借展、撤展、换展等业务的服务团队,以及用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网站维护的信息团队。其中法律顾问团队提供法律咨询与拟定合同,处理捐赠基金会与私人捐赠,即甲、乙双方利益和意愿的协调方,并保证签署过程和后续操作的合法性。

此外,以梅隆基金为代表,“大都会”与诸多基金会合作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从本世纪初,他们已与中国国家文物局合作,资助国内博物馆学科内的中青年骨干赴美访学。20年间,每年都遴选出候选国家和美国其他地区的青年人才参与由“大都会”主办的交流奖学金项目。

在艺术方面,它更是美国少有的对艺术天才少年的资助方。这并不是财大气粗的“撒钱”那么简单,奖学金机制已成为“大都会”颇受美誉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但低调地向世界各国宣传其立馆宗旨、经营理念和艺术品位,更着实培养了一批青少年艺术家、博物馆学家、文物鉴赏家,这种良好的人才储备成为未来发挥关键性作用的“软实力”。

去年11月,在杭州召开了首届”全国高校考古、文博专业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笔者通过参会得知,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50多所院校开设了文博专业,每年培养了大量的博物馆人才。各类博物馆建立以后,团队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培养是开展各项业务、研究保护、组织管理博物馆事业的基础工作,无论大小,任何一家博物馆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必须优先考虑具备团队意识的中坚力量。

(二)运营成本平衡

在美国,除了极少数几家博物馆,如性博物馆等,明确是以盈利为目的,其他98%以上的博物馆,均为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不以盈利为目的。即便打着公立博物馆的旗号,最早也是以基金会和私人收集文物的形式开设,因为在美国,私立博物馆的建立远早于后续由联邦、州、市、镇等接管和建立的公立博物馆。

其实不少私立博物馆,建设中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比如建设地块的使用权、场馆建设中的政府财政补贴及各种政策优惠。多数博物馆在建馆之初,就难以做到公私分明,经营方面更存在公为私用的现象。比如门票固定收费,公立博物馆加收临展与特展的费用。

近10年来,由于经济状况变化,各个博物馆都出现了预算资金缩减的情况。由于艺术品价格、保险费与人工费的持续增加,常年亏损的状况不是特例,不少博物馆甚至出现了连办临展的费用都拿不出的局面。

如何保证运转良好,搞活展览和文物,是全球博物馆都面对的问题。除借鉴不同的建馆机制,更应学习博物馆运营方面的经验,积极进行成本核算,同时吸取欧美国家办馆的教训,少走弯路。例如,公立博物馆是否都要门票免费。

中国大多数博物馆,全年免费不说,特展、临展也几乎不收钱。一方面,特展、临展需要本馆、本省甚至国家财政给予补贴;另一方面,资金不足会导致展陈质量下降,形成不良循环。

大都会博物馆的门票收费改革表明,取消门票捐赠制度,并未影响游人的数量和热情,大部分观展者表示愿意拿出13-25美元,参与体验。尽管文物是大众的,原则上应该免费展予受众,但博物馆运营需要成本,进行维护、建设和运营,以及人员保障、人才培养、文物保护等。

(三)人文精神的坚守

对于博物馆来说,它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小众资源,理应更多服务、教育大众,并从中获得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进而成为艺术界、文化界、学术界和收藏界的热点和焦点,带动全社会对艺术、文化、历史、民族的关注,推动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博物馆理应是学术界、政府与大众接触的前沿阵地,应该“接地气”。这一点上,不少国外博物馆经验更为丰富。

以纽约为例,尽管曼哈顿是世界金融和商业中心,土地资源稀缺,地价高昂,但是著名的“博物馆英里”沿线集中了包括“大都会”在内的十几家博物馆。纽约市因此被评选为世界最佳文化之都。文化建设更能抚平人心,人们议论起来会说:“没有什么比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活更能表现纽约从9·11中的复苏。”

而良好的城市文化生活中,博物馆“扎堆儿”,意味着集教育、学术、历史、收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文化中心。

在华盛顿,以国会大厦、白宫、方尖碑、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为节点,“国家广场”周围聚集20余家展馆;洛杉矶好莱坞地区,有近10家不同主题的娱乐文化博物馆;休斯敦也形成了11家博物馆组成的 “博物馆区”。在当代美国,博物馆加速成为新的城市广场。在馆内、馆前,常常举办各类音乐会、颁奖典礼、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甚至各种政治宣传、筹款活动和纪念仪式也常常借博物馆的场地举行。

美国是个新型移民国家。而现代都市只有博物馆能体现出文化纽带的作用,把文化、观念、种族差异巨大的人群聚中到一起,发挥了培养共同价值观念的作用。

中国的博物馆发展不过百余年。参照成功经验可知,博物馆绝非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而是大众接受反馈、共同参与践行的最佳公益平台。应该在办展频率、宣传方面加大力度,灵活处理开馆时间,充分利用场馆优势,组织开展大众参与庆祝、表演等活动,及时与主流媒体沟通,举办专为媒体人做推介的预展等。此外,需要考古、文博相关专业的机构和专家建言献策,对博物馆进行广泛、全面的人文艺术“包装”,使其走向社会、走近百姓,发挥文化殿堂和纽带的作用。

(四)丰富馆藏文物

中国的博物馆在弘扬自身的历史文化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对世界其他文明发祥地、其他欧亚国家和世界其他角落的重视程度却显得薄弱。一方面固然因为人才缺失,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国际市场上拍卖和出售的文物,对其来源、背景和文化不够了解。最重要的是,国人由于对传统文化优势的盲目自信或盲目自卑,缺乏收藏域外藏品的能力和观念。

应该购买哪些藏品,更应结合博物馆自身制定的预展计划和未来发展方向。除了在海外购买和回收本国文物以外,更应该积极关注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与文化,接纳世界史、外国考古学、艺术史、装饰艺术等多方面的人才。

最近几年,加拿大、法国、德国等众多国外知名博物馆与中国的各级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如在南京、郑州、沈阳、广州等各地举办的木乃伊及埃及文化展,就吸引了观众和媒体注意力,一时成为文化热点。

大都会博物馆里的埃及文物

若继续与以更多海外知名展馆合作为前提,则更应该考虑购买部分有代表性的其他民族与文化的文物,来丰富中国的馆藏种类和数量,培育出国际化、包容化、多元化的展馆,及具有全球视野的下一代博物馆人。

为了公众,为了研究,为了有趣

无论你来自地球的哪个角落,在“大都会”能获得一种久违的归属感,陌生又熟悉。我心目中的“大都会”,既不是自由与民主的宣讲者,也不是金钱交易背后的“补偿”之作。它让人们看到,美国独立后,人们拿着珍贵的“第一桶金”,去寻求精神与价值的“伊甸园”;在工业化、全球化的150年间,“大都会”参与并见证了纽约、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成长与快速发展。以“大都会”为代表的世界顶级博物馆,在市场与艺术、私人与公益、文化与大众之间并存与融合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我们通过参观、体验去探知博物馆背后的故事,会发现其不容小觑的“软实力”、灵活的建馆和多种经营模式、常换常新的馆藏文物等等。这些现象背后是博物馆成为教育、培养与交流的平台,成为不断引领世界“潮流”的“殿堂”和联通不同文化群体的纽带。如同“大都会”另几项著名展馆“现代与当代艺术”、“可视化存储厅”,“服饰艺术展馆”等,它们对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后现代艺术形式的普及、寓教于乐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显著的。与其他历史考古类博物馆类比,大都会更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它不断提醒我们,作为博物馆所拥有的更多可能性。

大都会博物馆里的罗丹雕塑长廊

多年的修建让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不断“扩张”。最近一次大面积装修花了20年时间。如此费时费力,是为了达到三个看似简单的目的:接近公众,方便研究,让博物馆变得更有趣。这也道出了“大都会”的社会功能与发展模式。

博物馆学(或博物馆研究)是英美大学中的主要专业。学科培养教育方面拥有盛名的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所主办的《博物馆与社会》杂志颇受好评,正如其办刊宗旨中提到的,“我们是为找到学术讨论与博物馆事业新的结合点,在世界视野下融合理论与经验两者的优势,而这一切要以博物馆为中心”。

这里所谈及的“新博物馆学”,已超越对立馆办展的理解,以重新构建博物馆的目标和运营为基础,旨在广泛接触与探讨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博物馆观众与沟通、展品与展览之间的关联,以及如何与地方民生与区域文化进一步融合等相关议题。

从这些知名博物馆学系的课程设置上,其学科背景中不仅囊括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艺术等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更与心理学、传媒学、管理学、教育学密切结合,并在普修各种跨界领域课程的基础上,将学科引入研究生、博士生课程。海外高校的博物馆学专业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实验性,最终对学术前沿与博物馆的实践工作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形成良性循环。对中国博物馆学科的重塑和行业内相关问题的解决,高校人才培养既是必经之路,也是重要的破解之法。

(作者系德国图宾根大学考古学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教师,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唐氏早期中国研究中心”访学。)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