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闻周刊 | 汶川地震11年,民间救援队伍水平怎样了?

央视新闻移动网
2019-05-12 06:07
绿政公署 >
字号
新闻周刊 | 汶川地震11年,民间救援队伍水平怎样了?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移动网(19:22)
今天是5月12日。相当多的中国人一提起这一天,还是会第一反应想到的是11年前的汶川大地震。那么在这个日子到来的时候,我不妨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遇到重大的自然灾害或者说需要救援的紧急事件,你首先想到的救援力量该是谁?或许在20年之前,我们马上想到的都会是军队。的确,从唐山大地震到九八大洪水,军队是主体救援力量。但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除了战士,我们已经开始期待更加专业的政府救援队伍。不过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社会的救援力量悄悄生长,到了现在,我们成熟的救援队伍的确越来越多,但是社会救援力量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呢?从本周二(5月6日)开始,应急管理部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应急力量技能竞赛,参赛的27支队伍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是从报名的333支社会应急力量队伍当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代表,他们行吗?已经达到怎样的水平?

参加这次比赛的救援队员都不是专业人士,来自各行各业,有白领、退役消防员,也有小卖部店主,大家因为喜欢户外运动而相识,学习救援知识最初只是为了自我保护,但时间长了,他们也萌生了用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人的想法。

目前民间救援队伍的费用几乎都靠自筹,设备和培训也是自费购买,如果遇到严重灾情,还会出现大批救援队盲目前往、信息混乱的局面。在本周的角逐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队伍,除获得官方表彰,还将在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下,参与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陈胜:社会应急力量目前来说很不容易,是具有高度情怀的一支力量。在物资、器材装备、个人生活等方面,保障的确还是有些不足。应急管理部除了今年举办了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外,也正在制定对参与灾害救援的社会力量的补偿办法,另外也正在制定财政上给予一定支持和共用政府的训练场地等办法,以作为对社会救援力量的支持。

白岩松:说到社会救援力量,其实从某种角度说是业余与专业的结合。业余指的是他们中间的大多成员,平常都有自己的工作,不一定跟救援有关。但救援有强烈的专业需求性,否则忙没帮上,还可能添乱,甚至造成自身的损伤。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以救援为主业的社会力量,救援队伍已有1300多支,成为我国应急救援的重要补充,那透过在重庆举办的这次大赛,他们还业余吗?他们专业吗?

此次竞赛开设了包括破拆、水域、绳索在内的三大类十二项项目。比赛前,来自专业院校、搜救中心的103名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研讨制定出一套明确的救援程序和注意事项,并由六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对这些民间救援队,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训练。目的是通过固化程序,反复演练,提高效率,避免误区。

竞赛项目除了针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救援外,还加入大量针对社会热点的救援内容。比如,针对驴友被困,设计了悬崖向上救援;针对孩童坠入深井,设计了狭小空间向上救援;针对公交车坠江、沉船等事件,设计了开放水域潜水打捞等。值得一提的是,除去这些营救他人的项目外,竞赛还开设了一项洪水中遭遇翻船,队员该如何自救的培训考核。

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陈胜:社会力量有它自身的特点,贴近民众,全国分布的范围很广。培训一个提升了一片,就影响了一大批,这样整个社会它的这种抗风险能力,应对巨灾的这种组织能力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白岩松:说到紧急救援,大家可能马上就会想到的是汶川大地震或98大洪水又或者是天津滨海新区爆炸等等这样大的灾难事件。但其实,生活中绝大多数需要紧急救援的,不是这么大的事件,而是随时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险情,社会救援力量,也更多的是在这种日常的救险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能量。特别小的日常救援好办,特别大的急难险重的也清楚该谁来做,但夹杂在中间的很多救援,如何解决好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如何也能让社会救援力量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我们是否已经标准清晰,流程清晰了?

社会应急力量的迅速发展,不仅仅补充了地方上应急救援的空缺,也为一些大灾难提供了不少帮助,但本身存在的问题和无序的发展,也使这股力量大打折扣。为此,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健全国家应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副主任高玉成:我们国家现在整个救援体系队伍建设,第一就是综合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然后以企业的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社会力量是辅助,它的定位就是在辅助。社会力量能在周边配合专业国家综合队伍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些就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培训。

目前,不少地区的社会应急力量已经和专业队伍之间有了联动,尤其涉及到水域,山地等救援行动。但这样的联动大多处在特定区域,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运行,并没形成标准流程。此外,社会应急力量缺乏资金,缺乏装备和专业训练,数量虽多但是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社会应急力量的认证标准和政策支持也相对缺乏。对此,应急管理部相关人员表示,这次竞赛后,还会做出更多努力。

白岩松:社会救援力量想要更好的发展,除了要面对经费、培训专业性和人员构成等等很多考验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还需要社会的包容与公正的对待。比如去年台风山竹肆虐,有一支来自河南的民间救援队伍,在返程途中路过湖南,被收取了过路费,公路方表示没有政策支持民间救援队伍免费通行,这让当时的民间救援队很气愤,但也非常无奈,这归根到底不是钱的问题。今年3月社会应急力量参与抢险救灾网上申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对通过申请的社会救援力量,沿线收费站免收车辆通行费,这依然不是钱的问题,但这小小的一步,对社会救援力量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正向鼓励,的确我们的政策和制度建设该跟上他们前行和社会需求的脚步了。

(原题为《新闻周刊 | 汶川地震11年,民间救援队伍水平怎样了?》)

    责任编辑:王晓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