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中国画院:从周錬霞的“解放上海”看到吴湖帆笔下原子弹
5月12日,由文汇报社与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主办的“火红的年代——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艺术特展”于上海中国画院拉开帷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5月是上海解放70周年,展览从上海中国画院馆藏整理出丰子恺、林风眠、吴湖帆、贺天健、应野平、程十发等老艺术家创作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反映当时祖国建设和社会风貌改变的作品40余幅,近半数以往甚少展出,甚至从未露面。
《解放上海组画长卷》之周錬霞《引路》林风眠,《轧钢》, 45×48cm,20世纪50年代《解放上海组画长卷》首次展出,再现70年前的上海
在展览现场,《解放上海组画长卷》以手卷的形式被放置在展柜中,这卷由上海中国画院筹备时期人物画组成员郑慕康、董天野、周鍊霞、吴青霞、朱梅邨等创作于1957年的作品以八幅连环画组图的方式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4月至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历史事件。八幅作品除一件为郑慕康和汤义方合作外,其余均是每人独立创作一幅,虽尺幅不大,但以小见大。其中有描绘枪林弹雨、炮声轰鸣的战争场面,比如吴青霞《攻掉敌人最后碉堡》、潘志云《刘行战斗》等,他们以传统山水的技法为基础,融入解放军战斗的场景,远处的炮火依稀可见山水画皴法的影子;也有不少作品选取是解放上海的一个侧面。如周錬霞《引路》刻画的是月黑风高之夜,老百姓划着小船为解放军战士引路的场景;董天野《抢救生产》将视角定格田间地头,描绘解放军战士与农民群众齐心协力抢救生产的画面。
《解放上海组画长卷》之吴青霞《攻掉敌人最后碉堡》熟悉海上画坛的人大抵知道,这种从民国走来的画家中,郑慕康擅长娴雅清丽的仕女画,吴青霞以画鲤鱼闻名,朱梅邨所作的山水苍润浑厚……都是名家、各有风格,但在创作这组作品时,年近50岁的他们却能求同存异、接近风格的统一。同时这幅长卷也是当时上海中国画院筹建时期的一个缩影,在19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造时期,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以“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通过绘画创作,开展各种宣教活动;也为纪念新中国成立那段艰苦抗争的不朽岁月,创作了大量红色题材的绘画作品。
《解放上海组画长卷》之郑慕康《送军情》“这八幅虽视角不同,但都画得特别生动。可能也有笨拙的表达,但把当时对解放上海中出现的英雄人物进行了完整的表现。”面对这8张作品,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对澎湃新闻说,“时隔多年再次看到这批作品,依然感觉特别亲切。画面凝聚着老先生们朴素、真挚的情感。”
《解放上海组画长卷》之朱梅邨《反驻军》除了这组作品外,针对此次展出中多件首次亮相的作品,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说:“我们画院画库中有很多好东西,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掘。此次展览《文汇报》提出很好的建议,从上海解放建设的角度入手,未来我们还借机会挖掘大家不熟悉的,展现给公众。”
展览现场。摄影:叶辰亮展览现场。摄影:叶辰亮老画家笔下的一大会址、外滩风光见证城市的变与不变
位于兴业路的“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如今的“一大会址”与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共同讲述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积淀和历史发展。那么在半个多世纪前,“一大会址”在老画家的笔下是何种模样?
谢之光 陆俨少 唐云 方增先,《东方的曙光》此次展览中有一幅谢之光、陆俨少、唐云、方增先合作的《东方的曙光》描绘的正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其中谢之光曾以画月份牌著称、陆俨少长于山水、唐云善花鸟、方增先是浙派人物画的开创者。他们的此幅作品,似乎带观众回到了当时的上海街头,远景中烟囱喷发出袅袅的浓烟,喻示着新中国生产建设的蓬勃。画面中着墨最多的是中景里一大会址的石库门建筑,画家以极其工整的笔法清晰的交代出房子的结构,红色的门头和二楼正厢房的朱红门窗。一群来自亚非拉的朋友刚下轿车,正要进入会址参观。作品中四位艺术家在力求画面风格统一的同时,也能依稀辨认他们的各自风格。对比今日,“一大会址”的建筑依旧,周围的石库门成为了城市更新的样本。
应野平、乐小英,《爱岗勤学习》应野平、乐小英在1966年的合作完成的《上海之春组画·爱岗勤学习》也是首次展出,这件作品描绘的是外滩风光,外滩的万国建筑前两位人力车夫在工作之余阅读。其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应野平补景建筑,乐小英画人。乐小英是新中国第一代的漫画家。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先后任《大报》、《亦报》的美术编辑和《新民晚报》美术组组长,创作了大量配合政治形势的漫画。漫画和国画的组合,初看略显生涩,但仔细回味,竟也相得益彰。这类为了宣传需要的创作尝试,在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十分流行,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对比今日,两位人力车夫所在的位置,大约是今日的陈毅广场。
作为上海解放后首任市长,陈毅对文化事业也是相当关注。据说,在解放初期,在著名画家钱瘦铁等举办的一次画展上,陆小曼也展出了她的画作。画展那天,酷爱书画的上海市长陈毅也来到了现场,他凝视着陆小曼的画,觉得十分清新。当有人告诉陈毅,这几幅画的作者陆小曼是徐志摩的夫人时,陈毅告诉在场的人:“我曾有幸听过徐志摩先生的讲课,我是他的学生,陆小曼应是我的师母了。”当陈毅得知陆小曼生活艰难后,唏嘘不已。给了陆小曼500元作为生活补贴,后来在陈毅的关心下,陆小曼成为当时上海中国画院的首批画师,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1956年8月,上海美术馆开馆展陈毅市长也到场剪彩。党的温暖、祖国的建设也触动了老艺术家们的自觉创作。
朱屺瞻《绿化都市》 91×51cm 1959年朱屺瞻在1959年创作的《绿化都市》在冥冥之中与上海美术馆有一丝联系, 此幅作品是1959年夏天朱屺瞻在取材于人民公园的写景之作,构思巧妙,笔墨浑厚,是其探索城市新生活的艺术风格创造。画家以“深远”视角绘前景中绿树葱茏的人民公园。当时的人民公园,小河环绕,河上有小桥十座,桥旁有各式凉亭、石亭、茅亭,游人可在荷花池观鱼,亦可以手划木船代步畅游全园。此情此景尽收眼底。画家又以“平远”视角绘有30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只见南京路上熙来攘往,12路电车穿行其间,行道树整列街道两旁,热闹一览无余。
60年前,朱屺瞻的视角,今天依旧可以找到,人民公园依旧是郁郁葱葱,但画中的泛舟项目被新的游乐设施取代,画面中邬达克设计的国际饭店,虽早已不是“远东第一高楼”,但作为上海的原点,见证着这座城市飞速的发展。原跑马厅大楼在1956年成立上海美术展览馆,1959年改为上海图书馆,2000年为上海美术馆,目前为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这些作品定格和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如同一份份城市档案,记录过去,如今回看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时代的发展,城市的进步、文化的繁荣。
陆俨少 《上海港》 139×68cm探索一条超越文人画、表达生活的创作实践之道路
在展览中,集中出现了一大批以新中国蓬勃建设风貌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太多前辈艺术家,都留下过相关经典之作。此次展览就汇集了不少,如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吴湖帆《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林风眠《轧钢》、谢之光《万吨水压机》、丰子恺《饮水思源》、刘旦宅《披着霞珠迎朝阳》、来楚生《收菜籽》、吴玉梅《女社员》。其中不少作品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139×83cm 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尤其提到吴湖帆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一幅创作于特定时代,表现特定事件,但同时又获得了超越时代性的永恒艺术价值的经典绘画作品。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无人区爆炸成功,这无疑是一件令举国上下振奋的大事。吴湖帆创作这幅表现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作品虽然已是第二年,但他依然饱含热情,以极具表现性的传统笔墨表现出蘑菇云升腾的抽象意向,在写实中将文人笔墨的抽象性意趣推向极致,意外得获了一种抽象表现主义的特征。“山水画家画这个题材是很大的挑战,这给当下一个思考,为何老艺术家面对表达从来没有表达过的题材可以表达得淋漓尽致?”
吴湖帆《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35×67cm 1965年此外,伍蠡甫的《南汇秋收图景》也引起了澎湃新闻记者的注意,首先关注到这件作品是因为伍蠡甫对石涛的研究,此件作品虽描绘的是上海郊县南汇李桥公社秋收的场景,却也显示出石涛的笔墨意趣。再先看展览标签,发现伍蠡甫的主业是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他是一位跨越中西,学养全面的学者型画家。他走出书斋,以走入田野的观察、用画笔组织起一幅具有情节性的,热火朝天忙秋收的图景。
伍蠡甫《南汇秋收图景》1963年 127.5×62cm“这是这批老艺术家们过去没有创作过的新题材(工人题材、现实题材),如何表达,对每个艺术家都是一种挑战?我觉得中国美术史上应该有他们不朽的功绩,他们探索出一条超越文人画,表达生活的创作实践的道路。”施大畏说,“六十多年过去了,我再看这批画,尽管在技术层面有点不完整,但是那种真诚、质朴,饱含热情的笔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艺术最本质的内容,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思想,他们艺术的精神远远超越技术上的要求。给今后探索中国画发展以新的启示——用真情探索,寻找自己喜欢的题材,探索一条新路。”
来楚生 《收菜籽》 90×44cm 1958年从书斋文人到热火朝天的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艺术离不开感动,艺术也离不开勇敢的探索,在观看60余年前老艺术家们升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的同时,当下艺术家如何用今天的眼光去把当下发生的故事、人物表达出来,是当下艺术家责任,也是承载的历史使命。
展览现场。摄影:叶辰亮展览将持续至6月12日,杨佳怡对此文亦有贡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