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奔跑吧》衰落:他综不敌她综,快综输给慢综

2019-07-18 17: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李知恩

“跑男们”已经跑不动了!

4月26日,《奔跑吧3》在浙江卫视的首播收视率为1.334,略低于同期首播的《向往的生活》1.351的收视率。

5月3日,《奔跑吧3》第二期收视夺冠,收视率1.851。由于《向往的生活》提档,当天并没有播出。

2014年刚开播时,《奔跑吧兄弟》首播收视率仅1.132,但节目最后一期飙升至了3.993,此后第二季至第五季(改名《奔跑吧》)CSM50城首播收视均在3%之后。不过,2018年《奔跑吧》首播时,收视率刚刚破2,今年首播则直接跌破了2。

新一季《奔跑吧》中,核心C位邓超、人气担当鹿晗、元老MC陈赫、王祖蓝悉数离场,老牌嘉宾的离开势必会带走一波观众,但是《奔跑吧》收视率的下滑也并非是从第七季才开始的。事实上,自从第二季迎来收视巅峰后,《奔跑吧兄弟》的收视率就一直处于下滑趋势。

谈起《奔跑吧》收视的下滑,自然离不开综N代的中年危机。虽然新一季《奔跑吧》也做出了不少改变,如加入公益元素等,但依然没有缓解节目的尴尬处境,因为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节目属性。

回顾近一两年的综艺市场,如《奔跑吧》《极限挑战》这种快节奏的竞技性真人秀综艺其实都在渐渐走向势微,但与此同时,如《妻子的浪漫旅行》《我家那闺女》等“她综艺”以及《向往的生活》《中餐厅》等慢综艺正在成为市场主流。

说到底,时代已经变了,观众们观看综艺时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刺激感和娱乐性了,像《奔跑吧》这种竞技综艺,如今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了。

1

嘉宾大换血、收视下滑

《奔跑吧》的“中年危机”还在持续

《奔跑吧兄弟》的巅峰期无疑是2015年,当年播出的两季平均收视率达到了3.93,第三季最高收视率更是高达5.284。2015年后,《奔跑吧》系列的收视率便开始一路下滑。

对一档综艺节目而言,最直观的市场反馈无疑就是收视,收视率下跌之后,《奔跑吧》的品牌效应也在急剧下滑。一位广告圈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浙江卫视一季度广告份额下降了35%,以前《奔跑吧》很早就被金主抢空,但今年大换血后目前才招到四五个。”

新一季,最让《奔跑吧》“受伤”的无疑还是邓超、陈赫、鹿晗等元老级嘉宾的退出。陪伴多季的核心人物甚至是灵魂人物的离场,是足以影响一档综艺节目元气的,早在邓超、鹿晗等人官宣退出后,就有不少网友表示不会再继续追《奔跑吧》了。相比之下,《向往的生活》虽有嘉宾轮换,但是核心人物何炅和黄磊并没有离场。

2018年11月9日,广电总局正式下发管理通知,规定综艺节目全部嘉宾总片酬不得超过节目总成本的40%,主要嘉宾片酬不得超嘉宾总片酬的70%。不少人猜测,综艺限薪令的出台或是不少嘉宾离开的主因,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嘉宾对《奔跑吧》的前景不看好,故而才选择离场。不过,也有消息称节目组是为了缩减预算才请了性价比更高的新人MC黄旭熙和宋雨琦。

对《奔跑吧》来说,最核心的问题并非是老牌嘉宾的退场,毕竟节目收视率的下滑已经开始很久了。《奔跑吧兄弟》能在2014年走向火爆,本质上还是因为节目的明星光环强大,“撕名牌”的游戏设置新颖。此外,当时除《极限挑战》外也鲜少有竞技类户外真人秀与《奔跑吧兄弟》分流。但是,观众的新鲜感往往都是有期限的。

《奔跑吧》并非没有做出过改变,但这种被动的改变,并未产生太大的积极作用。近一两年,政策对综艺节目的监管不断收严,不少节目开始正能量化,《奔跑吧》也是如此。在《奔跑吧》新一季第一期中,就是以“垃圾分类”这种环保内容为主题,第二期的父子亲情主题也很感人。虽说节目教育性加强了,但这也冲淡了节目一直以来强烈的竞技属性和刺激感。

如今,对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奔跑吧》来说,显然不是光靠#Angelababy眼睛#、#宋雨琦把闯关东记成走西口#、#黄旭熙说白宇43岁#等花式热搜就能扭转乾坤了。毕竟从大环境来看,《奔跑吧》之所以面临困境,主要还是因为年轻综艺观众的口味正在发生变化,相比于竞技类综艺,他们更青睐的已经变成了“她综艺”和慢综艺。

2

男性向综艺衰落

女性向综艺迎来爆发

回顾《奔跑吧兄弟》七季以来的嘉宾组成,可谓以男性为主力。前四季常驻MC中仅Angelababy一位女性成员,只有第五季和第七季中分别加入了迪丽热巴和宋雨琦。《极限挑战》也是如此,孙红雷、黄渤、黄磊、王迅、罗志祥、张艺兴等人组成的“男人帮”占据了《极限挑战》长达四季的常驻MC席位,女性角色更为缺失。

嘉宾以男性为主、内容强调刺激与竞技的《奔跑吧兄弟》和《极限挑战》,节目的男性受众也相对较多。从艺恩给出的《极限挑战》用户画像来看,其男性观众比例较女性观众高,《奔跑吧》同样如此,《奔跑吧兄弟》第一季时男性观众比例达到了79%,随着鹿晗的加入,《奔跑吧》的女性观众比例才有所上升,但到《奔跑吧兄弟》第五季时,男性观众依然以57%的比例领先。

可以说,这两档节目更为吸引男性观众,但从整个综艺用户市场来看,女性观众近几年正在崛起,并渐渐成为主力。相关数据显示,女性对综艺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男性,“2017年上半年观众爱看的综艺TOP10”中,女性受众的比例大多在60%以上。艺恩数据也显示,近三年TOP10头部电视综艺中女性用户平均占比从47反超为56%,近三年TOP10网络综艺中,女性用户占比较男性用户高出两成多。

图源:艺恩

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能力的增长,女权主义思想盛行,女性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成为了娱乐内容的主力消费群体,“她经济”的吸引力下,近几年电视剧领域盛行的大女主剧应运而生,如今,“她经济”的崛起显然也带来了“她综艺”的流行。

2016年,国内女性综艺数量仅在24部,2018年则上升为了32部。近一两年,《妈妈是超人》《妻子的浪漫旅行》《创造101》《女儿们的恋爱》等多数以女性视角展开的综艺受到了热议。这些综艺从女性的育儿、家庭、工作、情感等维度切入,来探讨当代女性的生存现状,在女性观众中引起了较高的反响。

《妈妈是超人》中讨论了女性如何在家庭与事业之中实现平衡、如何正确育儿;《妻子的浪漫旅行》以明星夫妻的感情生活及感情观,为观众展现了婚姻中的人情冷暖和夫妻相处之道;《女儿们的恋爱》虽以恋爱为主题,但大量篇幅讲述了当代女性与父辈的沟通问题。这些更为贴近现实生活的女性向综艺,无疑更容易引起女性观众的情感共鸣。

2019年,不管是电视台还是视频网站都在大力布局“她综艺”,涉及了脱口秀、情感观察、偶像养成、竞技、旅游、亲子等众多类型。卫视中除了已经播出的《我家那闺女》,还有《我家有女初长成》《化妆大师》《女人有话说》《亲爱的丈母娘》等待播。网络综艺中,除了已播的《小姐姐的花店》《妻子的浪漫旅行2》,《明日之子3女生季》《姐姐的少女时代》《她说》等也都为“她综艺”。

3

快节奏综艺难以满足受众需求

慢综艺成为市场主流

今年首播收视率压过《奔跑吧》的《向往的生活》,被公认为开创了国内慢综艺的先河。2017年,《向往的生活》成为当年最受关注大陆电视综艺TOP5,第一季评分在豆瓣上达到了7.5分,之后两季逐渐走高,评分均突破了8分。与《奔跑吧兄弟》这种快餐又快节奏的真人秀相比,《向往的生活》显然慢了很多。

在《奔跑吧兄弟》中,我们看到嘉宾们赶场似的完成着一个又一个游戏环节,但《向往的生活》却没有竞技色彩,也没有冲突的设定。和大多数慢综艺一样,《向往的生活》并未对嘉宾们给出明确的规则,在节目中,专注三时三餐、体验田园生活、唠家常等几乎就是嘉宾们的日常。

相比于传统的真人秀和竞技类综艺,慢综艺没有过多的剧情干预,更偏向纪实性。和“她综艺”一样,近几年国内慢综艺的数量也呈现着不断上涨的趋势。2017年,慢综艺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视野后,《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中餐厅》等慢综艺轮番登台。

如今,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承受着都市生活重压的当代年轻人来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闲云野鹤般的诗意田园生活已经成为了奢望。慢综艺的出现,则正好为都市人提供了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让人们静心宁神,在节目中获得满足感。

其实,今年播出的《我们的师父》《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妻子的浪漫的旅行》等观察类真人秀也不乏慢综艺的气息。所谓慢,也并非专指走出都市转而拥抱田园,观察类综艺这种摆脱快节奏综艺设定,去体验生活、对话生活、对话观众的节目,同样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慢”。说到底,慢综艺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节目类型,而是一种全新的综艺表达方式。

在观众越来越诟病传统综艺的剧本、剪辑、冲突时,慢综艺的纪实性带来的体验显然更为舒适。韩国作为亚洲地区慢综艺的先驱,如今在音乐综艺上都开始慢了下来,如此前人气较高的《再次出发》,嘉宾们就离开了舞台,走上了异国街头随心演出,这种放弃比赛、竞技的慢综艺形式,被不少观众大赞回归了音乐初心和综艺初心。

不同于前几年追求紧张、刺激的快感,如今观众对综艺的审美开始提高,更为看重综艺节目的价值输出,更希望在综艺中找到现实世界的共鸣与启示。此外,背负着重压的当代年轻人,也都希望在慢综艺中释放自己的焦虑和疲惫。也是因此,不少观众开始对《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这种追求快节奏的竞技类综艺产生了审美疲劳。

《中餐厅》导演王恬曾在接受采访时所言:“快综艺是快节奏社会的初期产物,可以筛选出节目最精彩的部分让观众目不暇接。慢综艺则是快节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走累了,总要停下来静静心。”由此来看,《奔跑吧》的衰落,说到底还是因为时代变了,观众的口味也变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