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近日开播,这份观剧指南不应错过

2019-05-08 18: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近日,观众们苦等了两年的迷你剧《切尔诺贝利》(Chernobyl)终于开播!该剧由HBO与Sky联合推出,由编剧克雷格·麦辛(代表作《宿醉3》、《宿醉2》)主笔与制作,其主演阵容包括艾美奖提名人杰瑞德·哈里斯、奥斯卡提名人艾米丽·沃森(代表作《王牌特工2:黄金圈》、《化妆师》、《偷书贼》)等。

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预告片

作为一部历史传记电视剧,《切尔诺贝利》还原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爆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真相。这场“世纪浩劫”,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邻近的城市普里皮亚季因而被废弃,变成一座“鬼城”。33万多人被迫离开家园,数千名儿童罹患甲状腺癌,上百万人生活在对自己健康和生活的忧虑之中,其影响持续至今。

在《切尔诺贝利》剧集里,我们能够为这场事故的很多谜题找到答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场事故?面对史无前例的人为灾难,在不断攀升的伤亡人数面前,深陷政治体系问题的高级官员又该作何决策?致力于调查切尔诺贝利真相的物理学家,在调查期间与想埋葬真相的人发生冲突时,她又将何去何从?站在“死亡之桥”上目睹爆炸的居民,后来又忍受着怎样的痛苦?当年勇敢的众人如何牺牲自己拯救处于灾难中的欧洲......

一,如果你关心未来,我强烈推荐这本书 

如果你被这部剧吸引,想了解一个更全面真实的切尔诺贝利的世界,不妨看看诺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作品《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它不仅是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更是她的“乌托邦之声”系列中的最感人肺腑的篇章。《每日电邮报》Julian Evans 曾说:“阅读本书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切尔诺贝利是欧洲的一场海啸,这场由人类造成的海啸,永无止尽......如果你关心未来,我强烈推荐本书。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充满着极端和未知,它是技术爆炸的试验场。”

 [白俄罗斯]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 著 孙越 | 译 ,中信出版·大方 2018.8

为了揭开切尔诺贝利灾难的“内幕和真相”,阿列克谢耶维奇历时二十多年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事故发生现场,采访了超过500位灾难受害者,以口述的方式记录了普通人在这场灾难中的经历,以及他们如核辐射般残存在体内的痛苦。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透视着俄国人的灵魂,每一个故事都真实地记录人们的愤怒、恐惧、勇敢、同情和爱。

那些黑暗中或娓娓道来的,或撕心裂肺的讲述,是不会被苏联历史真正记录下来,却是更真实、鲜活的历史。这更像是一部反思人类技术灾难的启示录。福岛核泄露、朝鲜核试验等人类的科技危险正潜伏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反思历史,该如何避免灾难重演?

虽然在灾难发生的时代与我们谈论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中断,但在这般真实记录愤怒、愚昧、英勇和伤亡的文字面前,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的切尔诺贝利。

 灾难,不相信孩子的眼泪 

灾难发生后,孩子们是首先撤离的。他们很多坐上公交客车被带走,有的被塞进火车,官方命令他们把孩子当作西瓜运输,不要开门。他们与房子告别,就像同亲人告别一样。有些孩子写在练习册单页上的字条:“不要打猫咪,否则老鼠会吃掉所有的东西。”“不要杀死我们的祖卡,它是只好猫咪!”

「……孩子们在房子里长大,没有森林与河流……只能隔窗而望。这完全是另外一群孩子。我走近他们,念起普希金的诗:忧郁的季节。迷人的眼神……这是永恒的经典。我偶尔会有亵渎的想法:我们的文化突然变成了一只装着旧手稿的箱子。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我所爱的……」

「从早八点到晚九点,孩子们都待在学校,严禁上街玩耍。学校给学生们发了校服:女孩们是裙子和短衫,男孩们是西服套装,可是他们穿着这身衣服回家后,在哪里还穿过这身衣服,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按照学校发的注意事项,妈妈们应该每天洗衣服,让孩子从头到脚干干净净地上学。但是,首先,校服只发了一套,比如一件短衫和一条裙子,换洗的没给;其次,妈妈们忙于家里的活儿——鸡、牛、小猪仔,她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应该天天洗。对她们来说,脏东西就是墨水、泥土、油点,而不是某种具有半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我试着给学生家长解释,可在他们看来,我就像非洲部落来的巫师一样,难以理解。」

「孩子们一直在等着再次被带到外国去,把自己展示给外国人看,然后收到礼物。他们对此习以为常,这已经是他们生活的方式,是他们认识生活的方式。在走过名为‘出国’的大商场之后,在昂贵的展览之后,孩子们还要走进他们的学校,回到课堂上。我看得出来,他们成了观察者……是在观察,不是在生活。」

「我的小女儿,她四岁,会唱歌、跳舞,还会背诗。她的智力发育正常,跟其他孩子没有区别,只是她玩的游戏和别人不同。我和她在医院住了四年,她住在那里,长在那里,朋友也在那里。医院为她做了人工肛门……还在做人工阴道……他们建议今后在国外做手术,我丈夫每个月只挣一百二十美元,我们去哪弄好几万美元去国外治病?一位教授悄悄给我出主意:科研人员会对你们孩子这种病有兴趣的。给国外医院写信吧,他们应该会感兴趣。」

 核爆炸,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切尔诺贝利核爆发生的时候,苏联正进行着一场为期10年的阿富汗战争。对于士兵们来说,死在战场上是正常的死,因为死的明白。然而,面对切尔诺贝利核爆炸这场战争,死亡才刚刚开始,因为敌人弥漫在四周,人们看不见,也摸不着。

「他们带我们到了那个核电站。我们第一天先在反应堆下面干活,又是掏又是铲;第二天都是在上面,在反应堆顶部清理。机器人出了毛病,不能干活了,只能由我们来干。当时我发现耳朵出血,鼻子也在出血,喉咙痒痒的,眼睛刺痛,还有单调的声音不停地在耳朵里鸣响。我渴得要命,但没食欲。体育活动被禁止,因为辐射会伤害呼吸系统。」

「很多年轻的飞行员站在反应堆旁边的森林里,吸收辐射。那是命令!军事命令!但是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人送到这里来接受辐射?为什么?这里需要的是专家,而不是人体。从上空俯视,一切都清晰可见,损毁的建筑物,满地瓦砾碎片……还有密密麻麻的不大点儿的人形。一台东德的起重机停在那里,已经坏了,它在屋顶上运行没多久就坏了。机器人都失灵了……显然,所有机器人内部都被强烈的辐射烧坏了。而身穿橡胶外套,戴着橡胶手套的士兵还在那里跑来跑去……从天空向下望去,他们那样矮小……」

「我们执勤一个班次要换三十个面具——俗话叫作‘嘴套’。它使用既不方便,也不能起到完全防护作用。人们经常就把它扔到一边……带上它,呼吸都困难,尤其是夏天,太阳底下更是无法忍耐,就要死了……」

「我现在不怕死……不怕死本身……但我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死……我的一个朋友死时全身肿得像个水桶……我的一个邻居也去过那里,开起重机,他死时像黑炭一样黑,缩得就像个孩子那么大。我不知道我会怎样死……如果我要死,就要正常的死,不要切尔诺贝利式的死。我自己的判断,我肯定活不了多久了。我准备好了,感觉子弹射入脑门的那一刻。我去过阿富汗……那里死得容易些……被子弹打死……」

 切尔诺贝利的土地,动物的墓地  

辐射区的居民迁走了,古老的乡村和放射物质掩埋处成了动物的墓地。人类只拯救了自己,却出卖了其他动物。人走后,好多个分队的士兵和猎手开进村庄,射杀了所有动物。狗扑向有人声的地方……还有猫……马什么也不明白……它们毫无过错。

「森林里的动物也患上了放射病。它们忧郁地四处流浪,眼睛里满是悲伤。猎人们也感到害怕,不忍心对它们开枪。」

「我还记得……人们都走了,猫和狗却留了下来。一开始,我在村里四处走动,给它们倒牛奶,再给每只狗一块面包。它们都站在自家门口,等着主人回来,一直在那里等了好长时间。邻居家有一只狗,叫茹奇克。我对它说:茹奇克,如果你先看到人来,你要喊我。」

「活下来的狗住进了楼房……如果你走进去,它们会向你扑来……它们已经不再相信人类……那次我走进一间屋子,屋子中央有一只母狗,四周围着小狗崽。是不是很可怜?」

「从直升机上往下看去……地上有鹿,有野猪。那么瘦弱,困倦,好像还没睡醒,动作很慢,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它们在这里吃草,在这里长大,在这里饮水。它们不会理解,它们也得离开,和人们一起离开……」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白俄罗斯]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 著

 孙越 | 译

 中信出版·大方 2018.8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