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60年建筑陷存废之争,媒体:提升改造与文保本可并行不悖

朱昌俊/“光明日报”微信公号
2019-05-08 16:14
舆论场 >
字号

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二层青砖瓦楼,占地约200平方米。2017年下半年,安徽黄山屯溪老街滨江路提升改造启动,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不在修建性详规之列。

然而今年4月底,继部分屋瓦被拆掉后,老楼大门台阶条石又被人拆掉运走。5月5日,记者得知,屯溪区已经追回该历史建筑的条石,并暂时保管存放。屯溪区有关方面表示,老楼大门台阶条石被拆,不是官方所为,接到反映后,该区已要求加强对该楼的现状维护。

多位专家认为,根据相关法规和《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应该纳入保护。虽然部分屋瓦和台阶条石被拆,但到目前为止,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是拆是留,仍需黄山市相关部门做最后决定。

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

一栋拥有60年历史的老建筑,陷入了存废之争。2019年5月以来,有媒体报道称,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的屋瓦、石台阶遭到破坏,疑似已进行拆除工作。黄山市相关部门回应称,掀掉该楼屋瓦,并非官方的意见,已叫停这一行为,并已要求有关机构加强对该楼的维护。

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有着60年历史的建筑,到底有无必要保护?与那些明清时代上百年的老建筑相比,它当然算“后辈”,但是在文保领域,一般50年以上的建筑,就可以被归为历史建筑。像上海就于2017年初开始,对城区50年以上历史建筑进行全面普查工作。这至少表明,拥有5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在处理上就应多一点慎重。

事实上,原徽州行署文教局老楼虽然尚未被列入文物保护范围,但其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屯溪老街的建设控制区内,又是当地罕见的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徽式建筑,如果动辄拆除,其合理性当然存疑。

在此之前,围绕该建筑的存废,当地市民和相关专家、学者已经有过讨论,并且保留的观点占据主流。在这一背景下,其仍未能逃脱被部分破坏的命运。目前当地官方已经叫停拆除行为,希望最终能够有个妥善的修复保护方案。而此事因城市“提升改造”而起,也应让各地重新思考老城区提升改造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关系。

这样的做法,在今天很难说是个案。不少地方热衷于争夺名人故里,却放着现成的历史文物和遗迹不加珍视。就在今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对部分保护不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通报,其中就不乏“古城或历史文化街区内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的现象。

古城区、老街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度的“提升改造”是必要的,搞文旅开发也无可厚非,但尺度必须适当。如果最终是通过“拆真”来为“建假”腾出地方,这样的开发改造思路已然得不偿失。其实,提升改造与对老建筑、文物的保护本来可以并行不悖,恰当的修订、修缮,不但可以让历史建筑重新焕发活力,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够提升城区的整体质量,兼顾“提升改造”的目的。

文旅开发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前几乎每个地方都在打文旅牌,可有些地方的文旅资源都呈现出千城一面的观感,就是因为真正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的建筑越来越少,而同一风格的“人造景观”越来越多。推倒重建是最简单的开发方式,但却也可能是代价最高、最没“内涵”的开发思路。

在今天,无论是基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内在要求,还是着眼于文旅开发的市场竞争需要,古城、老街的仿造式开发之路,都不应该再继续下去,更多的城市应该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提升精细化改造意识和开发能力。

一定程度上说,一座城市完整的历史建筑梯度,就是呈现其历史、文化最精准的符号。在中国城镇化率已过半的今天,城市的提升改造,是时候为历史建筑留下更多的栖息空间了。

当然,这方面不仅需要城市管理者的自我觉醒,也更依赖制度层面的“倒逼”,像最近四川就提出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就值得借鉴。

(原题为《60年的建筑,该不该保护?》)

    责任编辑:文聪玲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