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百年老布庄“东生源”,战乱时期筑五重门保平安
1
如何进入己丑年?这一年的中国变化太大了,大得可以用天翻地覆 这样的词来形容。
不过此年的宝安县亦算风调雨顺, 6月、7月、8月的平均温度都在 29度左右,当年的气象统计月报表一目了然,并无大的波动。
1947年宝安县规定不分男女老幼均须领取国民身份证,时查全县人口179,939人。此后不见有相关的人口统计资料,或许也如天气无很大差异。
深圳墟也依旧逢二、五、八圩日开市,这个清朝初年已是方圆数十 里的商贸墟市,清末或因靠近香港渐渐成了深港之间的旺墟,同为广九 铁路线上的四大商埠之一。
圩日伊始,谷行街、上大街(今东门太阳广场地段)的铺门不知道 谁家先抽开了第一块木门板,于是,几十米长的小街巷好像一把折叠扇 “哐哐当”地打开了……
东西走向经营米谷为主的“谷行街”是当年墟里最宽的大街,这能 过板车的街,逢墟逢节便成热闹的圩场。与谷行街南邻并行的上大街, 经营百货、布匹、文房四宝,这条被横七竖八小街巷裹在墟中的长条石 板街又如何安静得了?
百年老布庄“东生源”就在上大街与谷行街交界的街口,铺子前门 在谷行街,后门在上大街,连接了谷行街和上大街。
这贯通谷行街和上大街的“东生源”,梁氏第五代传人、二十出头的少东家梁柏合立于正门躬身迎客。
2
“东生源”起源于清朝年间的广东新会,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从新会迁址深圳墟,掌门第一代梁颂扬,第二代梁朝名,第三代梁霭耀,第四代梁耀祖,第五代梁柏合。
梁柏合原本在香港读师范,无奈日军进犯,深圳、香港相继沦陷, 他躲到香港又逃回深圳,终结了当老师的梦,15岁开始经营家族生意。抗战胜利后,他坐船往来顺德等地,将上好的丝绸布匹转手批发至香港 大埔、元朗一带。“东生源”的布料批发生意逐渐恢复名气……己丑年 的“东生源”已经成为深圳墟最大布庄,售卖丝绸、棉布、薯莨(又称 香云纱)等布料;兼营绣庄,绣花裁衣车缝,除结婚锦缎礼服还车缝普 通唐装西装;也售卖各种家用小百货。
铺里设染布工场,光6—7丈(约18米)深的染布池就有6个。每日工 人们从池子捞起浸泡的各色布料到附近岭岗晾晒,晒布岭因此得名(现 在为东门晒布路)。晒好布料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工序,最后的工序 为古老的“搧布”。“搧布”框两头嵌接了重石,石头下的圆木棍缓缓 碾过布面,这碾棍颤化出一阵阵蜂鸣音,音落之时,梁柏合轻手削过那 拉伸压实后平整如镜的布面,踏实了。
他心里只有一个生意兴隆的念想,知道自己的布料色靓平滑,远近闻了名,生意兴隆靠的就是口碑。
每当漆亮亮的圆木隔条框门,轰的一声被压嵌入门套,梁柏合就开铺营生了。
梁柏合:民国时,我们这条街,几乎家家店铺都被打劫过,好彩 我们家重重叠叠的门,贼人撬不开……(张黎明 拍摄)3
“东生源”400多平方米的店面没有间隔。别家店铺只有一个铺位丈多宽(4块门板),它却有三四丈宽(约十米,十多块门板),开了外层厚实的木板门还有丈多宽沉重的推拉趟门。
有人纳闷“东生源”创业百年的秘诀。
梁柏合笑而不语。每日关铺,他总是细看自家的门,前门和后门,直到确认如常方可睡得稳妥。
“东生源”的前门和后门,外门、内门、趟门,还加竹门、木门,足足有五重门。
五重门?一道厚竹门加上更厚的木头门,重加重,叠加叠,多少重多少叠?
今天的太平日子,千想象万想象,都想象不出五重门的模样。
梁柏合父母说过多遍的家门秘诀:紧固、厚重……
年幼的他记得,民国年间,有天半夜,广东军阀政府陈炯明的军队竟然半夜当街撬门打劫,天不应地不灵,家人把自己抱得很紧,几乎透不过气……父亲和伙计们在屋子里团团乱转,除了躲起来大气也不敢出,门外乒乒乓乓半天,听见军贼们在外头嘀咕:什么鬼门?撬不开!
贼退了。
……
4
己丑年的圩日如常,圩场西边的西和街,米铺下了门板,街两边摊 开了簸箕、斗笠和麻绳;圩场南边的“鸭仔街”些许挑着鸡鸭鹅笼子的 赤脚汉子和婆娘,抢着占了位。西边与谷行街十字交接南北走向的“维 新路”(今人民北路)也醒来了,卖小吃的摇了大葵扇呼哧呼哧点火, 卖杂货的蹲着摊开了一席。
而南庆街、永新街、鱼街也开始热闹了,墟里的“伦记饭店”“梁 筹记面店”,还有“宝光米机”“永虎烟丝厂”“同生茶叶店”“富华 云片糕店”都一一亮开了门面。
梁柏合等百姓人家,最紧迫的“岁岁平安”除了厚重的门就是几 炷香一尊佛,小巷人家的香火在逼匝的热闹中升腾,这样的安慰徐徐而 去,几许缥缈总比没有好。
黄昏将至,深圳墟的那些人家,那些大大小小的几重门咣当咣当, 用力气在戒严令之前关闭了……1948年冬天开始,深圳治安当局颁布戒 严令,每届黄昏即实行“禁止夜行,断绝过路”。
当时的文人墨客半讥半叹“惟有专事偷运为活之私枭,即自由进 出,畅通无阻,此或得苍天怜悯,乃有此独厚欤!”
这戒严是否得当?
1949年春节期间,劫匪结队行劫离深圳墟只有七里路的黄贝岭村,全村几十户人家无一幸免,被洗劫一空。
梁柏合等规矩百姓唯有关门以求大吉,门的确够结实厚重,至于能否把胆战心惊关在门外,另当别说。
本文摘自《大转折:深圳1949》之《“东生源” 防贼的五重门》,作者:张黎明,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我们深圳》系列丛书的一本,《我们深圳》文丛是一套定位深圳人文的非虚构丛书。计划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层面,带领读者发现深圳,题材包含人物、自然、地理、科技、艺术、创意、历史以及人文共100个主题。从内容上我们将围绕小切口深挖掘,讲述一个民间的深圳、个人的深圳、充满情怀的深圳,深入挖掘,撰写内容,做到原创、独特和深入。作者简介:张黎明,祖籍深圳,1979年返乡,1986年任职于深圳文艺创作室。主要作品有《猫低》《浮绳》《走出边缘》《阿木夫人》《猴年七月》《妈妈也9岁》《濒临绝种的人》《记忆的刻度——东纵的抗战岁月》等,均不离深圳父老及水土,不敢忘宗祖忘血脉。
文 | 张黎明
编辑 | 吴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