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一人一地,私人记忆里的上海
溧阳路、愚园路、四川北路......婉转勾连的上海马路,串起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更是深厚的积淀与文脉。
日前,由新华传媒主办的“上海·故事”读书会“知沪者说”在上海书城开讲,《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作者沈轶伦与媒体人曹景行一起,畅谈上海的地标背后蕴藏的历史故事。
除了耳熟能详的道路,在《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一书中,还记录了50位上海人家喻户晓的名人:金宇澄、孙甘露、秦怡、奚美娟......在书中,他们敞开心扉,细细追思起与这些街道的前世今生。
活动现场透过名人之眼看上海
沈轶伦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2015年3月,她在《解放日报》负责一个名为“知沪”的新栏目,想要介绍上海的建筑故事。但是这一主题的书和资料已经太多,如何才能另辟蹊径?
她想到了用“一人”+“一地”的模式——采访一位上海知名人士,让他或她讲述上海对其而言最有意义的地方,再将这段个人历史,放置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中娓娓道来。
《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书影尽管这些名人可能已经接受过不下一百次的采访,但在过去,他们极少被问及自己最喜欢的上海地标,也不曾以私人的角度回想过自己与这些城市的交融。沈轶伦回忆,往往在短暂的愕然后,他们的记忆之门就随之开启,程式化的话语也被真情流露取代,甚至好几次,有人在讲述时落下泪来。
比如同样身为“50后”的作家孙甘露和劳模徐虎,他们对同一时期的上海回忆截然不同:孙甘露童年记忆里,上海是洋气的绿树成荫的街道和打扮入时的丽人;徐虎记忆里的上海是一片农田,盛夏路边尚有裸露上半身乘凉的村妪。
又例如演员奚美娟,她童年时住在浦东后滩,那里曾有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居于本地的世家,有粉墙黛瓦的大院,有乡绅人家办的私塾,自给自足,宛如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就在不久前,这样一片传统的土地,宣布要兴建2万平方米的“世博文化公园”——只要一代人的时间,就可以见证一块土地全然的改变,这也正是上海身为“魔都”的魅力所在。
曹景行回忆一个细节,在溧阳路清源里曾有过一位叫关紫兰的老太太。他从小对清源里极为熟悉,却不知道关紫兰是一位深居简出的杰出画家,有过无数出彩的画作。在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都市里,多的是这样不可言说的传奇,过去不曾为人知晓,未来将继续埋藏在回忆的画布里。幸好有沈轶伦的这部作品,抖落了画布里的尘灰,将那些封存已久的动人往事,点滴展现在人们眼前。
曹景行(右)不为上海“贴标签”
从某种意义而言,住在上海的我们,对上海的认知,宛如盲人摸象,因自己的局限而不知全貌,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受。在沈轶伦看来,很难简单地为上海贴上标签。
“上海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也不仅仅是弄堂逼仄的。上海人不都是洋派精致的,也绝不全是斤斤计较的。”王安忆笔下的上海是风流而市井的,有“老克勒”和穿旗袍喝咖啡的女子,塑造了上海最为经典的文学形象,但上海的千姿百态绝不仅仅于此。
沈轶伦提到,她在书写时刻意选取不同类型的地标,既有被列入历史保护建筑名录的优秀建筑,也有不为人知的工人新村、被拆除的里弄石库门,甚至不具备审美意义的棚户区以及街区与河流,打破外界对上海的惯有印象,呈现生动、丰富、真实的上海。
沈轶伦“过去人们喜闻乐见的十里洋场、旗袍西装的上海故事实在是很片面的,那些故事只是上海的一部分,而绝对不是上海的全貌。上海充满血性、充满阳刚、充满勇气、也充满细碎、充满隐忍、充满不甘。”
“真正的上海如此广博,五方杂处的移民带来的各式各样的文化,带来他们各自的故事和固执,最终又交汇在一起。上海是说不完的,道不尽的。越往里走,越觉得趣味无穷。”
曹景行笑称,今天的“新天地”,一定不想引导开怀畅饮的酒食客联想起过去那里每天早晨倒马桶的情景。让一堵墙说出自己的故事并且记录下来,那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历史。这样的历史,远比简单给上海贴上标签来得更丰满和复杂。
沈轶伦表示,以这本书的形式将这些记忆细节定格,写下这五十位名人的上海故事,映照千千万万共同生活在此的上海人的经历,以此来了解上海文化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更想邀请更多人重新认识上海,由表及里,最终真正爱上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