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1只走私穿山甲健康严重受损,广东进行紧急救护后3只幸存

南方Plus客户端
2019-05-05 10:40
绿政公署 >
字号

5月3日,五一假期的广州,暴雨过后气温下降,位于环市路一处动物救护机构,喜暖的“嗜睡”一改穿山甲夜行习惯,中午便在铺满木屑的保温屋里溜达,“昨夜”和“没动”则仍在睡眠中,它们的名字是救护人员根据各自特征而取。三只穿山甲已在此居住一个多月,生存状态日趋良好。

4月21日,“没动”在CT检测的盒子里好奇打量四周。它因长时间不吃不动而得名,被送到立德动物医院救治。本文图片 南方Plus客户端

它们的另外18只同伴则没那么幸运,已相继离世。3月25日,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接收了海关缴获的21只走私马来穿山甲。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侯方晖回忆,这批穿山甲刚被送来时,大多数状态差到了极点——严重脱水、肺炎感染、蜱虫叮咬⋯⋯走私过程中,恶劣的运输环境和走私分子为牟取暴利的残忍手段,致使穿山甲的健康严重受损。

环市路一处动物救助机构,救护人员们正对幸存的穿山甲进行每天的例行治疗和检查。

目前国内关于穿山甲救护的研究仍在摸索阶段,而这批马来穿山甲又是外来物种。穿山甲生性胆小,应激性强,食物单一,患病后治疗过程困难,因此给救护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4月24日,存放于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15具穿山甲死体。被海关查获时,大多数穿山甲身体状态差到了极点。

一场穿山甲救护战紧急展开。林业部门迅速组织动物专家进行研讨,省动物救护部门专人跟进救治全过程,民间公益组织也积极参与其中。来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苏菲从北京赶到广州,加入到每天的救护中。为了让穿山甲获得它们喜爱的天然食物,她甚至去到野外挖蚂蚁窝,手臂被咬出一个个红包。每天她都会在微博上更新穿山甲的情况,让关心的人们知晓它们的最新动态。

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一只死亡马来穿山甲进行解剖,穿山甲的胃里存有被走私分子灌食的不明物体。

“没动”因长时间不吃不动而得名,曾是状况最差的穿山甲之一。它被送往立德动物医院进行免费治疗,做了CT、X光等全面检查。主治医生吴子峻坦言,从未治疗过穿山甲活体,在第一次血液检测中发现“没动”的白细胞偏低,X光片发现胃里有大量的泥沙。为了有更好的比对,医院连线曾成功救治中华穿山甲的台北动物园,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救护经验。经过两天的救治,“没动”开始自主进食,成为幸存的三只穿山甲之一。

立德动物医院里,医护人员用毯子包裹着“没动”准备进行检查,强光会让昼伏夜出的穿山甲产生应激反应。

医护人员对“没动”尾巴的伤口进行仔细清理。

“没动”的尾巴伤口已经开始化脓,并发出恶臭。

医护人员对“没动”进行抽血化验,第一次检测结果显示穿山甲身体里白细胞低,免疫系统出现紊乱。

用紫外线灯照射荧光眼药水,动物医生发现“没动”的眼睛出现角膜溃疡和水肿症状。

主治医生吴子峻(左)与来自绿发会的苏菲在观看CT影像,分析其中的伤病原因。

救护人员将鸡蛋黄淋在蚁巢上,吸引虚弱的“没动”进食。

4月22日,两天的救治后,“没动”回到保温房,开始能够自主进食。

两日不见,“嗜睡”抱着回到保温房的“没动”沉沉入睡,它们每天都是抱着一块睡眠。

4月24日,苏菲与其它救护人员一起检查“嗜睡”和“不动”的身体状况。

食盘里的蚂蚁巢有被吃过的痕迹。穿山甲的食物单一,天然饲料难以获得,且应激性强,救护工作中的喂食环节十分困难。

编号为15的穿山甲“昨夜”晚上起来到食盘和水槽边进食。

“昨夜”在进食过蚂蚁后,又继续蜷缩角落里睡觉,不时因蜱虫叮咬而扭动。

在“吃啥补啥”陋习的影响下,穿山甲因其名带有“穿山”,而被一些人认为皮肉具有“打通”的功效。它的鳞片只是角质化的皮肤附属物,和毛发、指甲的成分没有本质区别。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已作为极度濒危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目录中。近年来,我国境内已经很难见到中华穿山甲。

苏菲在保温房用红外摄像头观察仅存三只穿山甲的情况,过于频密进出会扰乱穿山甲的活动规律。

“包括穿山甲在内,所有的野生动物保护,源头治理至关重要。”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调研员梁晓东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相较于后期的救护,更为严重的是,全球的穿山甲买卖链条没有斩断,穿山甲的栖息环境遭到人类严重破坏。

傍晚,在食盘里短暂觅食之后,三只穿山甲又进入睡眠状态。年纪最小的“没动”又继续抱着“嗜睡”,似乎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妈妈,隔壁屋的“昨夜”则因蜱虫叮咬而不时扭动。它们的未来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也将唤起更多人参与到穿山甲保护中来。

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点穿山甲死体,每只穿山甲都标注有死亡时间和重量。

一只已死亡的编号为4的穿山甲幼体,仿佛蜷缩着熟睡的人类婴儿。

(原题为:《一场穿山甲紧急救护战》)

    责任编辑:李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