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苏州展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讲述“佛陀的一生”
犍陀罗是古典时代人类文明的熔炉,印度文明、伊朗文明、希腊文明,以及草原文明在这里相遇、碰撞和融合,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犍陀罗文明。
4月27日,“佛陀的一生”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展在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寒山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以犍陀罗造像艺术为主题,围绕佛传故事,展出了犍陀罗文化收藏家、学者何平珍藏的30件展品及实地拍摄的近40件摄影图片,以造像讲述释迦牟尼的人生历程,并以摄影图片呈现当地风貌。同期,还举行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新书《图说犍陀罗文明》全国首发式。
犍陀罗,被称为“佛像的故乡”,是佛教的飞翔之地,公元2至3世纪,佛教在犍陀罗获得了革命性的发展和再造,达到鼎盛。犍陀罗佛教艺术吸纳了大量不同文明的符号、理念,造就了其世界主义的面貌和特征。后来在东亚文明中呈现出来的佛像、菩萨像、佛教视觉艺术作品,都深深打上了它的烙印。
随着古代陆地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产生于古印度的佛教和产生于犍陀罗地区的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融合和淬炼中与中华文明相结合,焕发出东西方文化交融之美。
在犍陀罗造艺术中,佛传故事是其中的重要主题,常常以浮雕的形式出现。这些浮雕深具犍陀罗艺术风格,多是一图多景,用最激动人心的情节来表现佛传主题。由此组合起来,从而展现释迦牟尼一生的神圣历程。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是苏州地区首次以犍陀罗造像艺术为主题开展的艺术展览。展览试图将这些远古的文明记忆,与当代的大众审美认知拉近关系,构建起人们对造像艺术本身,以及对犍陀罗文明的认知,可以看到佛像的最初样貌。何平告诉记者,“此次出版的图书《图说犍陀罗的文明》里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描述佛陀的一生。正好配合新书,展览系统性地把佛陀的一生略作梳理。”
在展品上选取佛传故事为主要题材,展出表现释迦牟尼“出生”、“成道”、“传法”、“涅槃”等阶段场景的浮雕,以及一些相关的造像作品,讲述释迦牟尼的人生历程。
白象入胎
《白象入胎》,公元 2-3 世纪,蓝色片岩
释迦菩萨下生时,佛教经典一般描述为“化乘白象,来就母胎”。摩耶夫人也在梦中看到空中有乘白象,“来诣我上,忽 然不现”。夫人将此事告诉净饭王,净饭王召相师占梦。相师云:“此梦者,是王福庆,圣神降胎,故有是梦。生子处家, 当为转轮飞行皇帝;出家学道,当得作佛,度脱十方。”(《修行本起经》)
佛陀诞生
《佛陀诞生》,公元2-3世纪,蓝色片岩
犍陀罗艺术中关于佛陀出生的浮雕多表现右胁而生的场景。这类浮雕中,常常出现娑罗树、摩耶夫人、帝释天和梵天、 侍女、诸神等形象和元素,帝释天用布接住太子,而梵天在一旁注视着。整个场面人物众多,各具灵性,围绕摩耶夫人 呈现出一幅灵动的场景。
告别白马
《告别白马》,公元 2-3 世纪,蓝色片岩
此作所展现的场景是释迦太子骑马离开迦毗罗卫之后,行到阿奴摩国,下马将身上的宝衣、缨络、宝冠解下,尽数给了 马夫车匿。画面中最令人动容的是释迦太子的坐骑犍陟马:“屈膝而舐足,长息泪流连”,而车匿“悲塞情昏迷,合掌而 胡跪”。与白马告别是佛陀走向修行之路感动人心的一幕,使得这一主题在犍陀罗浮雕中成为热门的描述对象。
弥勒上生与佛陀涅槃
《弥勒上生与佛陀涅槃》,公元 2-3 世纪,蓝色片岩
佛板上半部分,表现的是端坐于兜率天的弥勒,下半部分表现的是释迦涅槃。弥勒菩萨与释迦涅槃相结合的表现方式, 一度盛行于中亚地区,从阿富汗巴米扬到新疆克孜尔的石窟都可以见到其踪影。
而摄影图片则是收藏家何平于2014年,2017年两次实地考察期间所拍。图片分为三类,一为古代健陀罗地区佛寺院遗址照片,让观众了解这些重要遗址的现存样貌,并通过其规模,想象古代犍陀罗地区繁盛的佛教文化情景;二为展示如今犍陀罗地区人们的生活情态,通过与遗址类照片的对比,形成古今文化古今环境的对照;三为犍陀罗佛造像的经典作品展示,使观众获得视觉记忆,与展出的实物作品形成补充。
在展览现场,何平告诉记者当地的一手的遗迹资料和照片和影像资料是从前犍陀罗展里所没有的,相信在未来,这会变成大家喜欢和认知的一个新模式
《图说犍陀罗文明》
2018年,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英刚与犍陀罗文化收藏家,学者何平合著了第一本有关犍陀罗历史、艺术的综合性中文图书的《犍陀罗文明史》,2019年,他们带来了第二本关于犍陀罗艺术的图文书籍《图说犍陀罗文明》。此次展览除了展示犍陀罗艺术作品外,新书《图说犍陀罗文明》也在寒山美术馆进行了首发,作者何平先生就其十年的犍陀罗艺术收藏史和藏品为例,为公众带来了一场“犍陀罗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讲座,分享他的犍陀罗收藏故事,以及如何欣赏犍陀罗艺术品。
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6月2日。
对话:犍陀罗文化收藏家何平
澎湃新闻:您是怎么走上佛像造像的一个收藏之路的?
何平: 近十年前,有次在香港的朋友那里看到一尊键陀罗佛像,非常喜欢,当时就买了。那是我的第一件收藏,是一件观音造像。随着对犍陀罗背景知识了解地加深,也感觉它的整个市场价格水平和它的艺术价值其实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价格体系相对中国的艺术品收藏来说是一个洼地。一方面是出于喜爱,另一方面是价格可以接受,便成系列地买入收藏,到现在也差不多近十年了。
澎湃新闻:这十年来大约收藏了多少件?
何平: 差不多有300多件。
澎湃新闻:展览的展品都是您的收藏?
何平: 对,展品大部分是我的收藏,还有收藏圈其他朋友的一些藏品。
澎湃新闻:据了解,您还去了实地考察。实地考察的感受如何?
何平: 第一次去是2014年。因为安全问题,当时形势还是比较危险的,国内走到那里的人还是很少。当时去了一个月,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巴基斯坦主要是斯瓦特到白沙瓦这一带,然后去了阿富汗。
去了那里才知道,我们对于犍陀罗艺术的各方面有一些误区,有一些空白。此前,学术研究的人员很少踏足犍陀罗这块地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尽管有学者做了一些拍摄工作,翻译了当地犍陀罗书,但还没有成系统地去梳理。因此,中国的学术界在对犍陀罗实地的了解方面是非常缺乏的。当然,这两年政策的展开及当地局势的平稳,慢慢地有不少学者前去探访了。
以前我们看的书,资料已是三十多年前,甚至百年前的了,对实地缺乏了解。我觉得实地探访的工作非常重要。你必须要了解当地遗址的情况。再者,从艺术品收藏的角度来说,去看当地一线博物馆,在欧美看博物馆里的展品,或是看书中的造像,其实有很大的差别。在欧美、日本博物馆看到的犍陀罗艺术品,基本上都是经过筛选的,艺术性更强,特征更明显。但是到了实地探查,会发现很多的原来没有注意到的角度,观察犍陀罗艺术品的角度。还是能够获得很多不一样的信息。
《舍卫城大神变》,何平摄
澎湃新闻:当地对于造像的保护是怎么的状况?
何平: 巴基斯坦也好,阿富汗也好,都是穆斯林国家,因此他们对佛教的文物并不显得很重视。但由于国际的重视,反推了当地对犍陀罗艺术的保护。我在2014年去过当地后,又于2017年去了次,发现他们对很多遗址都重新翻新并加固了保护措施,这几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澎湃新闻:作为收藏家,您有没有自己的鉴定体系?
何平: 大家认为图像学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从图像理解角度去鉴定犍陀罗的真伪,所起的作用并不大。谈到最基本的着手点,我觉得必须要了解犍陀罗的材料的问题。我们常说的犍陀罗艺术品,最常见的是石雕造像和灰泥造像,你必须要了解到每个犍陀罗地区石材的特征。石材的特征是鉴定犍陀罗艺术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的认知。
之前一些考古学者的发现和论证,犍陀罗核心地区的很多石材现在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矿已经找不到了。所以仿品的那些石材和原先的真品是有区别的。此外,还有刻工问题以及造像外在的氧化层的鉴别。
《龙王拜访》,公元 2-3 世纪,蓝色片岩
澎湃新闻:: 谈到收藏,您的收藏渠道通常是从哪里收购?
何平: 国外的古董商,拍卖行都有。之前,这类东西国内并没有人去成系列地收藏,也没有古董商成系列地在买入,所以很难在国内买到。但在国际上,上个世纪初期就已经进入了欧美的艺术品流通体系和拍卖行,近百年来一直是世界的一个主流的收藏门类,也是主流的一个拍卖门类。现在实地的话很多仿品会出现,反而以前被挖到的已经流到海外去了。
(实习生吴梦倩对此文亦有贡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