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评展|《六柿图》与曜变天目,何以与“破草鞋”相提并论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日本美秀美术馆的 “大德寺龙光院·国宝曜变天目与破草鞋”,平日完全不对外开放的龙光院毫不吝啬地将寺院中传承的茶器、书画、文献、甚至匾额和茶室拉门全部放进了美术馆;上海宝龙美术馆的“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展出敦煌高清复制品,有特点,但也有不足处;北京“转译:2019年度(第十一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见证十余年来摄影作品媒介的拓宽。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地点:日本美秀美术馆
展期:2019年3月21日-5月19日(展览期间会替换展品)
票价:1100日元
点评:在看到展览之前“曜变天目与破草鞋”的展览名非常吸引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与曜变天目碗相提并论的竟是破草鞋?后才明白此处的“破草鞋”是指四处传教宣道的精神,如同国宝一般至高无上。在牧溪《柿栗图》前回头望向独立于黑色背景中的曜变天目碗,如同品味牧溪的六度般若后看到璀璨圆满。
评星:五星
到日本看展的运气很好,正值日本美秀美术馆外垂樱的满开,沿着隧道一点点目送着这片粉色直到她消失在这蜿蜿蜒蜒,便是仿佛若有光后的豁然开朗。
贝聿铭设计的美秀美术馆,取《桃花源记》之意境此行是为牧溪的《六柿图》,声名赫赫却鲜有公共展出;也为牧溪,在日本被奉为画道的大恩人却在中国史料中甚少被记录其生平言论;而大德寺从不对外开放的龙光院所藏的曜变天目碗更是神隐密不示人,此次出山成为展览的最大看点,这些都如同一个又一个秘密散落在掩映于信乐丘陵中的美秀美术馆之中等你来拾取。
展厅的入口还原了龙光寺的景象,一步步地仿佛有一种从喧嚣走进寺内的遁世感。展厅规划上主要以龙光院创始人江月宗把玩的书画、茶具为主以及围绕在他周边的画师、艺术、文人群体等相关的文物。
展览名“曜变天目与破草鞋”在看到展览之前“曜变天目与破草鞋”的展览名非常吸引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与曜变天目碗相提并论的竟是破草鞋?后才明白此处的“破草鞋”是指四处传教宣道的精神,如同国宝一般至高无上。
随着人潮蠕动至陈列着曜变天目的展厅,展厅布置成极简纯黑,唯有一束光由上及下地射在碗内,去除了多余的光源干扰更为曜变天目增添了几分神秘,绕玻璃罩一圈如见星辰流转,在灯光的作用下碗内繁星熠熠散发着她独有的神秘力量。
美秀美术馆曜变天目展厅©MIHOMUSEUM再往前走一抬头便竟是我朝思暮想的牧溪《柿栗图》两幅,初见这被广泛流传的图像百感交集。在空无一物的背景上牧溪用简逸的笔法、五分的墨色描绘出六个柿子的静物状态,画面中的柿子造型无一雷同,而其中一扁柿的出格打破了排列的单调,牧溪仅用水墨却画出了逼真,将禅意和深远的内涵全揉进了凝练的绘画语言中。看着这六颗柿子跨越数百年依然的饱满结实,如同瞻仰六粒珍贵舍利又如同品味牧溪的六度般若。此时我再回头望向独立于黑色背景中的曜变天目碗,她仿佛也如同一颗代表着圆满的柿子.......
牧溪《柿栗图》之“六柿图”©MIHOMUSEUM除了这两件国宝外,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现场搭建模拟的密庵茶室,龙光院里的密庵茶室是日本三大国宝茶席之一,数百年依然保持着原貌,包括僧人的茶道礼仪也保留着当年的传统。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为观众解密,展厅播放密庵茶室的茶道视频,宋代密庵咸杰禅师奉行“禅茶一味”,将禅意融入了品茶之中。影片无任何一句多言,只见茶叶碾得精细,茶具擦得干净,茶道者按照严格的传承点炭火、煮水、抹茶,每一个手势一丝不苟,既有武士般的利落又有舞蹈般的飘逸。观众屏气凝神地看每一个有条不紊的步骤,举手投足尽显庄重,将日常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融为一炉,欣赏茶道仿佛在欣赏一门综合的艺术。同时展览也贴心地在展厅一隅的茶室将部分珍贵茶具陈列其中,引得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观赏,此时此刻她们仿佛不再是只展品而是真实的茶室实景,在亲切中嗅出幽幽茶文化香。整个观展过程充满仪式感如同饮上一碗上品好茶。
展览现场搭建的密庵茶室©MIHOMUSEUM此次展览展品全面丰富,完全不对外开放的龙光院毫不吝啬地一次性将寺院中传承的茶器、书画、文献、甚至匾额和茶室拉门都全部放进了美术馆。让大家有幸能够打破想象一睹龙光院的的丰厚宝藏。(文/何许人)
地点:宝龙美术馆(上海)
展期:2019年4月27日-7月14日
票价:120元
点评:敦煌,仅是高清复制品,就足以让人如痴如醉,但美术馆方面还需在策展理念上多下功夫。
评星:二星半
大漠深处的敦煌如同神迹一般的存在,无论是千年之前出关的马队、虔诚的供养人,还是当下的旅行者、文化历史艺术爱好者。敦煌的洞窟、彩塑、壁画,包括常书鸿等一代代敦煌人……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无限向往、顶礼膜拜。
然而,众所周知,因为太过珍贵,一般旅行者即使身处敦煌也只能看到敦煌艺术的九牛一毛,而洞窟内看壁画的光线也仅是射入的一线自然光和导览手中微弱的手电。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也一直在研究敦煌的数字化保护,希望让观众对敦煌了解多一点的同时,也希望敦煌保存地更久一点。而其中让敦煌艺术走入中国各个城市也是举措之一。
其中最令笔者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底浙江美术馆举办的《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记忆中此次展览因为质量极高,且免费,故几乎天天排队,而进馆之后,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几个大型的石窟复原、敦煌研究院历年壁画临摹作品、张大千意临的敦煌、敦煌经卷,以及以文献形式对敦煌学的普及。让众多未到敦煌的人几乎零距离感受敦煌的魅力,此展也被誉为“浙江省近十年最好的展览”。
宝龙美术馆“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展出的一个复原洞窟近几年来,仅上海就举行了多场敦煌展,比较影响力较大的有喜马拉雅美术馆和徐汇艺术馆,作为民营美术馆的喜马拉雅将展览办得声势浩大,虽也有为数不多的经典展品,但因为前后期的收取多重门票,把敦煌展办得颇具争议。相比之下在公立的徐汇艺术馆举办的“敦煌音舞”展,以壁画中的音乐为切入点,虽是小成本,但也零票价,虽无一件真迹,但从研究的角度,也让观者受益匪浅。
几次敦煌展下来,基本上观者也大约知道展览的模式:敦煌文物太过珍贵,敦煌展为敦煌复制品展实为正常,当然运气好能有这张敦煌写卷。那么“敦煌展”的关键就是看策展方如何讲好敦煌故事。
“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展览现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去看宝龙美术馆的“觉色敦煌”,虽无期待,但也希望有一些惊喜,然而事实上,仍有些遗憾。
展厅首先营造出莫高窟的氛围黄沙枯藤,在这样的环境下墙上挂着敦煌壁画和敦煌临摹的复制品,展厅中间散落摆放着敦煌造像,再往下需要穿过当代陶艺家蒋晟的白瓷佛像展区,走入敦煌经书场景和一个复制洞窟,以及大屏的敦煌壁画互动区。
展览现场展出的大幅复制敦煌壁画,可见高清细节走完此展,发现拍摄的图片均为敦煌壁画高清复制品的局部,这也是展览值得一看的地方,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到了敦煌,对于敦煌的经典壁画也看不到那么全,那么清晰。那些美术史书上模糊却早已深入记忆的“摩诘经变”“阿弥陀说法图”等无比清晰地展现在面前,过去在书本或图录上被忽略的细节或是印刷模糊的地方在此一览无遗,加之不同时代的壁画复制品在同一展厅陈列,不同时代的绘画风格也显而易见。
展览现场展出的大幅复制敦煌壁画,可见高清细节仅是高清复制品,就足以让人如痴如醉。这是敦煌的穿越千年的美。而作为美术馆应更多向公众解读、传递这种美。(文/小松)
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
时间:2019年4月6日-5月19日
票价:60元(通票)
点评:展览呈现在有工业感的建筑内,摄影作品多是系列性的,各自划归于隐含的主题框架下。由此,摄影的展陈、排列也成为了整个作品的一部分。同时十余年来三影堂也见证了摄影作品媒介的拓宽。
评星:三星半
不觉间,三影堂摄影作品展已经走过了十一届。作为通过公开招募、评委团评选并最终实施的展览,自然难有十足完整的展览线索。不过,这次以“转译”为题的展览还是依照题材划分出一些板块,埋藏了一些叙事的脉络,呈现了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对个人生活的刻画,以及摄影形式的突破性等等。归根结底,展览仍然是由作品构成的,通过海量遴选而最终脱颖而出的入围作品,无疑还是有诸多佳作出现的。
展览现场
展览呈现在有工业感的建筑内,有自然光打下;摄影作品多是系列性的,各自划归于隐含的主题框架下,每位艺术家各有一片区域呈现各自的系列作品。由此,摄影的展陈、排列也成为了整个作品的一部分,为叙事增光添彩。多少也源于这样的开放度,我们也见证了展览中摄影作品媒介的拓宽——即不再限于二维平面的输出影像,而更包含了现成品、档案、装置和移动影像等等。
也许和三影堂创办人及艺术总监荣荣&映里的专长和创作相关,本届展览也呈现了质量上乘、展陈亦有新意的“私摄影”作品,如爱人之间维持两年的每天为对方拍照留下的影像记录,事无巨细地“暴露”私人生活的细节,照片虽小,铺陈开来却又宏大,似是生活的点滴汇聚为洪流。同样引人注目的另一种创作倾向是挖掘家族史的方法,其中生发的不仅是对个人从何而来的反思,更有交杂其间的历史意识;在形式上,因为过往与历史的在场,档案成为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这样的创作往往由涵盖综合媒介的摄影装置构成。
李林,《黄河农场》,2007-2018
展览中,采取类似创作方法的作品有两件极为精彩。一是李林用餐盒和照片构建的《黄河农场》,题目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土地改革到文革阶段的山东的一处劳动改造地,而艺术家的父亲便曾是来这里改造的知青们的一员。由此,艺术家回访此地,调研拍摄,取材转译,刺穿宏大历史的幕布,窥见个体的渺小瞬间。另一件家族史相关的创作是汪滢滢的《洄》,艺术家的父亲同样遭到下放,不过去的是河北。历史给家庭带来的转折之外,还有父母关系破裂另又引起的情感缺失。作品的创作有回想人生、自我找寻的意味,文献档案台的历史材料默默叙述着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摄影在此除了回到纪实的本能,也成为了认知和疗伤的手段。(文/小羊)
汪滢滢,《洄》,2016-2019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