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扶桑谈丨新天皇即位,日本女帝传统会因他的“新风”复苏吗?
“初春令月,气淑风和”。5月1日,日本正式迎来了第126代天皇——德仁天皇,同时告别“平成时代”,开始进入“令和时代”。日本历史上的天皇既有“神”,也有人;既有男性,也有女性;既有集各种权力于一身的天皇,也有仅是一尊“偶像”的天皇。拙文希望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日本天皇。
日本近代国家政体的来历
在日本九州的鹿儿岛县和宫崎县交界处,有一座山峰,叫高千穗峰。山峰上竖着一块牌子:“天孙降临神离斋场”。据公元712年问世的《古事记》的记述,天照大神给了她孙子琼琼杵尊三件神器:一面镜子、一柄宝剑、一块玉,让他降临“苇原中国”(日本古名),统治这个地区。那块牌子所在处,就是“天孙降临”的地方。天孙来到人间以后,繁衍子孙。初代天皇神武天皇,就是他的曾孙。日本有关天皇是“神的后裔”之说,即由此而来。
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很多国家都经历过“改朝换代”。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一再更替,以致产生一句俗语“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但日本没“改朝”,只有“换代”。
取自《古今和歌集》的日本国歌《君之代》一开始就唱道:“吾皇圣明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但所谓“万世一系”,其实是在明治维新后才正式提出的。明治初年,日本官员和学者围绕如何建立近代国家政治体制,展开了一场争论。他们有的主张学习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脱亚入欧”的倡导者、头像印在1万日元上的福泽谕吉,就是主要倡导者之一。有的主张学习法国,建立共和制。这方面的首席代表是被称为“东洋的卢梭”的中江兆民。也有的主张学习德国,建立极权制,使权力集中于天皇。这方面的代表,是法制局官长、被称为“影子首相”的井上毅。最终,日本学了德国。
明治即位时只是个16岁的少年。使立法、行政、司法、军队统帅等所有权力归属一个少年,不因为他是“神童”,而因为明治维新的推动者是“草莽武士”。在强调家世和等级的日本,他们很难服众。强化天皇的权力,是他们为了“拉大旗作虎皮”。这也是以后日本军国主义高扬的制度性原因——军人打着天皇的旗号为所欲为。直到1946年元旦,天皇裕仁按照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指令,发表了《振兴国运之诏书》。这份诏书因为裕仁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而被称为《人间宣言》。
日本历史上的女帝们
日本初代天皇被认为是公元前660年登基的神武天皇,但严格地说,日本初代“天皇”应该是在日本历史年表中排在第33代的女天皇推古。因为,“神武天皇”的名号是后人追认的,当时日本的最高统治者根本不称“天皇”。早在平安时代的元永元年(1118年),就已有人提出,“天皇”名号是在7世纪初才出现的。证据是当时圣德太子取“天子”和“皇帝”字首,创制了“天皇”名号。推古16年即公元606年,日本推古天皇致隋炀帝的国书中,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一句。
642年至1770年,日本共有推古、皇极、持统、元明、元正、孝谦、明正、后樱町共8位女天皇。
奈良时代(710—794年)是日本全面向中国唐朝学习的时代,也是“女人掌权的时代”。因为,奈良时代共有8代天皇,第1代元明天皇和第2代元正天皇都是女性,第3代圣武天皇是男性,但实际掌权的是光明皇后,第4代孝谦天皇又是女性。女天皇都出现在奈良时代前半段,这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有关。日本大化元年(645年)8月,日本颁布了《男女之法》,规定以往属于母系氏族成员的子女,一律划归父系氏族。之后,女子的地位每况愈下。特别在8世纪仿效唐朝建立律令制后,根据法律规定,妻子若杀死丈夫属于“恶逆罪”,罪不可赦,而丈夫若杀死妻子则属于“不道罪”,罪不当死。
如果从奈良时代开始由于女性地位下降导致女天皇减少,那么该如何解释1762年又出现了第八位女天皇后樱町?
这个问题涉及日本皇室存在的一个致命弱点,这个致命弱点被著名政治学者升味准之辅称为日本皇室的“阿格琉斯之踵”。日本皇室的致命弱点是近亲结婚,甚至不同辈的亲人结婚,从而导致他们的孩子体弱多病乃至夭折。按日本古代史专家西山良平的说法,“虚弱的天皇和幼帝接连登基”。以后樱町为例,她的父亲樱町天皇有二女一子,儿子桃园天皇继位没几年便去世,当时他的独子英仁亲王只有5岁,于是便由22岁的智子内亲王暂时继任天皇,成为后樱町天皇。她仅在位8年,便将皇位让给了侄子英仁亲王。后者成为后桃园天皇。实际上,日本女天皇大都是过渡性的,同中国雄心勃勃的则天女皇不可相提并论。
而日本皇室如今也面临男丁不旺的情况。1889年2月9日,第一任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向明治天皇提交了《皇室制度改革案》,由此催生了作为皇室制度基本法典的《皇室典范》。“典范”规定,继嗣者必须是皇室男性。1949年6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皇室典范》第一条仍然规定,只有男性皇嗣有皇统、皇位继承权。
5月1日成为日本第126代天皇的德仁只有一个女儿爱子,没有儿子。直到2006年,德仁之弟文仁亲王的儿子悠仁出生,日本皇室才在时隔41年后迎来首位男性。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出现了是否能让女性继承皇位的声音。
1996年1月底,在宫内厅举行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宫内厅长官镰仓节,“是否打算修改《皇室典范》,使内亲王(公主)也有皇位继承权?”镰仓节当即予以否认。但事实上,当年3月,宫内厅即派遣高级顾问前往英国、丹麦、荷兰等国,考察女王制度的运作经验,说明记者的提问绝非“无的放矢”。悠仁的出生,方使断嗣“警报”宣告解除。
能否接受女天皇?风向正在变
尽管1996年日本宫内厅就在考虑未来出现女天皇的问题,但从1996年到2006年悠仁出生时隔10年,《皇室典范》仍未修改。因为多数日本民众难以接受女天皇。1987年,日本舆论调查会就是否能接受女天皇进行过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表示“能接受女天皇”的受访者,占比不到30%。10年后的调查也是这个比率。但是,在此之后,情况开始发生明显变化。
2005年,日本政府主持的专家会议曾提交报告,对有关女性与女系天皇表示认可。同年12月,《每日新闻》进行的全国民意调查显示,赞成女性天皇的受访者达85%。2017年5月,《每日新闻》进行的全国民意调查显示,受访者中赞成和反对女性天皇的分别为68%和12%,赞成者占压倒多数。
2017年3月8日,联合国“消除歧视妇女委员会”在一份提案中写道:“对于日本一直以来忽视消除现存性别歧视规定,特别是《皇室典范》中对于仅男性拥有皇位继承权规定的劝告,委员会表示十分遗憾。希望日本修改《皇室典范》,让皇族女性也有权继承皇位。”日本政府对此表示强烈抗议,称“这是不可饶恕的对日本内政的干涉”。
但是,抗议归抗议,对来自国际社会的批评,日本难以置若罔闻。值得注意的是,男女不平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日本政府的社会问题。日本在1986年颁布了《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1999年颁布了《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基本法》,但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日本政府在201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使女性在各领域担任领导职位的比例达到30%以上。今天看来,达成这一目标的可能基本为零。如果修改《皇室典范》,使女性也能继承皇位,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和社会影响,将难以估量。
德仁继位成为天皇后,文仁亲王将成为皇嗣。德仁会否致力于修改《皇室典范》,使他和雅子妃的掌上明珠爱子继承皇位?
2018年5月30日,执政的自民党、公明党同最大在野党民进党,就《关于天皇退位等事项的<皇室典范>特例法案》(简称“特例法案”)的附带决议案达成共识。在附带决议案中,有“创设女性宫家”的内容。
“宫家”源于12世纪镰仓时代,即亲王(皇子)由天皇赐下宫号。迄今为止,只有亲王(皇子)可创设宫家,内亲王(皇女)不可以创设宫家。若真的“创设女性宫家”,皇室女性在婚后就可以继续保留其皇族身份,将使女性在皇室中的地位获得极大提升。当时就有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朝野不同党派都有人认为,创设“女性宫家”可能导致皇室父系传统瓦解,也有言论认为此举是为德仁之女爱子最终能够即位铺路。
既然日本历史上曾经有8任女天皇,既然《皇室典范》可以修改,那么有没有再次修改的可能?德仁此前曾经表示,他将为皇室带来“新风”(new wind)。除了修改《皇室典范》,还能有什么新风?值得拭目以待。
(冯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