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为成年人打造“失乐园”,明星排队8小时也要去

2019-05-02 15: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一条对teamLab创始人猪子寿之进行专访,并跟随实地探访位于东京台场的美术馆。点击视频,跟着一条看teamLab。(05:14)
国际数字艺术团体teamLab, 由600多个理科生组成,

被《纽约时报》称为“科技化的梦幻仙境”,

被世界权威设计网站《designboom》

连续两年评进“全球十大必看展览”。

teamLab所到之处,伦敦、纽约、米兰,

都有排队5小时、8小时的火爆场面,

更是霸屏社交媒体。

 
 
去年,teamLab在东京开了自己的美术馆,

超1万平米的空间,展示60多件作品,

成为世界首家数字艺术博物馆。

他们用科技的手段做艺术,

并让全世界的人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并为之疯狂。

 
teamLab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展览
最近,teamLab在上海、

广州举办两场大型个展。

一条对teamLab创始人猪子寿之进行专访,

并跟随实地探访位于东京台场的美术馆。

点击视频,跟着一条看teamLab。

撰文 | 王微辣

 
 
今年3月22日,teamLab来上海了。

上一次他们来中国办个展,还是在两年前。那是北京798艺术区有史以来最热门、观展人数最多的一次展览,当时周边交通几乎瘫痪,主办方佩斯北京不得不用发号、分时段参观的方式限流。所有人的朋友圈,几乎都被teamLab花和光影的世界淹没。

刘雯在teamLab作品前
易烊千玺在teamLab作品前
北野武在teamLab作品前
来看看teamLab在全球的火爆程度:

2015年米兰世博会,观众为了看一次teamLab,创下排队8小时的记录;

2018年6月21日,teamLab美术馆在东京台场开幕,7月份的门票瞬间抢空,美术馆单日客流最高达1万人次;

北野武、小李子、刘雯、易烊千玺……很多名人,都是teamLab的粉丝。

《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消除作品的边界》
teamLab来到中国,一场现象级大展

这一次,teamLab作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开幕大展之一,把整个5号罐内部,变成了一个密不透光的黑盒。以光为颜料、空间为画布,用6件定制作品,创造了一个完全浸入式的艺术体验。

展览开幕前几天,我们见到了teamLab这个“神秘组织”。这次约有20个成员来到上海,每个人都行色匆匆,紧张地为展览做着准备和调试。

进入展馆前,我们得到了纪律严肃的拍摄指示:不许打光、尽量小声。因为馆内的光和音效,包括他人,都是作品的一部分。

一层层揭开遮光幕,眼睛刚刚适应黑暗,又一下子被无数色彩斑斓的花朵、从天上倾泄下来的瀑布所震撼。展览由此开始。

油罐上层,是这次展览最大的互动作品,由teamLab过去的两件作品《水粒子世界》和《花与人》交替构成。人和作品的互动,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花与人,不为所控却能共生, 消除作品的边界》
《花》在一小时内,持续呈现一年四季不同的花朵,并随着时间推移,生长、开花,不久后,又枯萎、死亡。

人们如果单纯地停留、凝视,就会让花越开越多;而触摸或是踩踏花朵,花就会凋谢、消失。

《水》进入以后,《花》的作品逐渐退场。花朵受到瀑布流水的冲刷,慢慢凋谢、飘零,最后,只留下从天而降、360度的巨大瀑布,形成一个超现实的自然奇观。

当你用身体和”瀑布“接触、倚靠在作品上,你就会化身为一颗阻挡水流的”岩石“。水流自动绕行,而你的周围,也慢慢绽开花朵,一层层延伸出去。

 
《Black Waves 迷失、沉浸与重生》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
离开这件作品,走下楼梯,又进入另一个海浪的迷宫。这是《Black Waves》,由不停循环涌动的浪潮和相互映衬的镜面组合成的一个艺术装置。

teamLab用了无数根线条来模拟出水的动感,就像葛饰北斋在《富岳三十六景》里描绘河流、海洋的手法一样,作品因此很有近代日式美学的味道。

 
 
在海浪迷宫的三个小角落里,还分别藏着3件小的屏幕作品,等待观众自己在迷茫、彷徨中,有所新的发现。
 
《生死无止尽,此刻即永恒 II》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生死无止尽,此刻即永恒 II》这件作品。teamLab的创始人猪子寿之告诉我们,它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展出。

这件作品不是预设的画面,而是通过电脑程序进行实时描绘的。在12块屏幕拼接出来的画面里,鲜花和野草随着上海时间的日出、日落而变亮、变暗,随着季节变化,形成不同种类的花海,也随着时间推移,诞生、盛开、死去,不断延续着生和死的循环。

也就是说,观众此时此刻、眼前这一瞬间的画面,是转瞬即逝的,错过就再也无法看到第二次。

▍一个“不靠谱”的老板,最酷的跨界艺术团

做出这些沉浸式艺术作品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teamLab,直译为“团体实验室”。但连创始人猪子寿之自己也说不清,teamLab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团体、具体做哪种实验。他想了半天,“你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吧。”

猪子在teamLab工作室 WIRED UK
猪子今年42岁,从2001年在东京大学就读计数工学科时创立teamLab,至今已经有18年了。

作为一家大公司的老板,猪子说话时思维跳跃,几度要求中断采访去休息,甚至让人觉得,他有些孩子气、“不靠谱”。

他对职员的工作十分严格,只要有一丝不满,立刻黑脸,直到问题有了满意的解决方案才行。而身边的人,对他的作风都相当宽容,因为“他是个天才”。

不论是在上海还是东京,猪子见到我们时,看上去都极度缺乏睡眠,但依然保持礼貌。助理总是帮他安排直至深夜十二点的工作行程,好像猪子和整个团队的成员,都不需要睡觉一样。

猪子(最右)和teamLab成员一起工作
猪子是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工科的高材生。“96年刚进大学那会儿,对科技和艺术都感兴趣,那时候第一次接触了网络,看了海外的什么美术馆主页吧。因为网络,世界上的人和人直接连通,觉得这样很浪漫、很感动。”

他觉得,艺术讨论的是“对于人类而言,世界和人类是什么”这样深刻的话题,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最初,包括他在内的5个好朋友,毕业后不想加入大公司,学生时代就经常聚在一起进行想象的实验、创作有趣的事物。当时,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

猪子在工作室 GQ日本
30岁刚出头的猪子,还体验过一段“流浪汉”般的生活。他曾经扔掉家里的东西、退租了自己在东京的房子,白天工作,晚上就睡在公司,或寄住在朋友家里。平时身上只穿一套衣服,全身脏兮兮的,有需要见客户的时候,才会去便利店买把100日元的剃须刀,到公共卫生间里洗漱。这样的日子,他整整过了3年。

问及他这段经历,他说:“一无所有、从零开始,当时想了解对自己而言,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也把家扔掉试试,会明白的。”

现在的teamLab,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超级团体,从最初的5个人,发展成一个有600多人的庞大团队,包括计算机工程师、动画设计师、建筑师、数学家、艺术家等各个领域的专家,还在世界上好几大城市成立了工作室。

18年来,一堆搞技术的人,创造了很多像梦一样的体验,多少有一些理科生的浪漫。

teamLab成员合照 Christoffer Rudquist
▍从不受待见,到爆红全球

现在的teamLab,规模庞大、备受追捧。但最初,跨界艺术尚未被完全接受,teamLab的发展也并不顺利。

创立后大概有10年的时间,teamLab的实验都毫无方向,作品也卖不出去。

为了养活艺术,他们只能靠提供IT服务、做互联网相关工作维持生计。白天为客户打工,晚上才聚在一起做艺术。猪子常常忙得忘了时间,到凌晨3点、甚至早上,才去睡觉。

工作中的teamLab成员们
直到2010年,才迎来一个转机——他们的作品得到了日本艺术家村上隆的赏识。

村上隆认为,“他们不是在创造传统的艺术品,而是全新的语言和领域”,并建议teamLab往公共艺术领域发展。2011年,他还借了自己在台北的画廊,给teamLab办个展。

2012年,在台湾国立美术馆开展后,teamLab大受关注。

 
2015年米兰世博会,teamLab展出作品
他们接着在2014年签约了国际知名画廊佩斯作为代理画廊,在2015年米兰世博上会亮相。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永久馆藏,还被多名私人藏家收藏。

除了得到在科技艺术领域的权威认可、颠覆普通人们对“艺术”的认识,teamLab还接手了不少大咖广告商的案子,从此名噪一时。

当我们问猪子,在取得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之后,对创作会不会产生影响?

他苦笑着摇摇头,“不会有为了抬高价值而进行的创作。只要想到能不断地创作,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就足够幸福了。”

 
东京台场,teamLab Borderless美术馆
▍超过10000㎡ 无边界的美术馆

2018年6月,teamLab在东京台场区,开幕了一个超过10000平米、以“Borderless(无界)”为概念的美术馆。他们想通过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打破“作品和作品”、“作品和观众”、“自己和他人”的界线。

 
 
什么是“互动式、沉浸式艺术”?为什么teamLab要创造这种非物质性的体验?

猪子喜欢和经典艺术作品“蒙娜丽莎”的作对比,来解释这个概念。

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人们挤破头,只为抢着看一幅小小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他人的存在,会让观看者觉得困扰。而在沉浸式艺术作品里,人们在自己体验的同时,也能看到他人和作品产生的神奇互动,并和他人共同创造出新的艺术体验。人和人的关系,可以被互动艺术而改变。

如果有人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睡着,一定会被保安赶出去。而teamLab的成员,曾经在测试《花》的作品时,因为太累,躺在地上睡着了。几小时后,他的身边开出了一大片“鲜花”。人和艺术作品的关系,也可以被互动改变。

 
 
《追逐、被追逐的八咫乌,超越边界》
在“无界”美术馆里,并没有所谓的“观展地图”。60件光的作品,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作品群,自由地移入、移出房间,有时还会和其他作品产生碰撞、交流。

最令人震撼的,是时长4分20秒的作品《追逐、被追逐的八咫乌》。360度投影塑造出了一个虚幻的宇宙空间,让墙面和地板的界线完全消失、真实的空间不复存在。

日本神话中的八咫乌(三只脚的乌鸦)作为太阳的象征之一,在空间中相互追逐,留下一道光影般的飞行痕迹。八咫乌和观众相撞时,又瞬间散开、幻化作花朵。

这些花朵,也许你在“无界”美术馆的另一件作品里,刚刚才见到过;而这群八咫乌,不一会儿,又飞进了另一个空间……

 
《灯的森林》
teamLab喜欢用科技这种“反自然”的手段,表现大自然里的场景,比如森林、星空、瀑布、花卉和动植物。其中很多,都是在反思人和自然的关系:一期一会,不可再现。

《灯的森林》——在一个巨大的镜子屋里,有几千盏玻璃灯,根据不同的季节,展现不同的颜色。现在是樱花季,当有人站在一盏灯边,粉红色的灯光就想骨牌一样渐渐弥漫开来,创造出一片“樱花森林”。

 
《地形的记忆》
《地形的记忆》——随着现实世界里时间的流动,描绘了一年四季的山间景色。春天是粉色的樱花、黄亮亮的油菜花,夏天是绿油油的水稻田,到了秋天又变成金灿灿的稻谷。鲶鱼、萤火虫、蜻蜓、白头瓮等小动物,也都会在相应的季节出现。而出现在作品中的人,也是不断循环的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世界是那么美丽,那么的可爱》
《世界是那么美丽,那么的可爱》——一些代表自然元素的汉字,被投影在屏幕上,并从空中落下。当人用手触碰文字,就会即时生成相应的动画。观众触碰到“木”的影像,便会发现屏幕上长出一株树木;触碰到“雷”,就会有打雷声,并出现闪电和霹雳;再碰到“鸟”,《八咫乌》中的乌鸦就飞来了。一个人召唤出的世界,又和其他人召唤出来的世界,相互影响,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
 
 
《绽放在茶碗里那无限宇宙中的花朵》
在眼花缭乱的美术馆里,还有一个有趣的茶空间,给游客休息。

当你在茶桌上点茶,茶碗中就会出现当季的花朵,并呈现出它的完整生命过程。当人们拿起茶碗,花朵会凋谢;当茶水被饮尽,作品也随之消失。

 
teamLab Planets 水中美术馆入口
▍不只是网红展览、自拍游乐园

在距离台场“无界”美术馆10分钟车程的地方,teamLab还有另一个名叫“Planets(星球)”的小型主题乐园。Planets里有7件作品,也是一个以“身临其境”为概念的水中博物馆。人们可以脱掉鞋子在水中参观,用肉体和感官来体验艺术。

《由锦鲤和人们的舞姿创作的在水面上舞蹈——无穷》
《由锦鲤和人们的舞姿创作的在水面上舞蹈——无穷》——观众可以走入水中,通过步伐改变锦鲤的游动方向。当鱼撞上观众,他们会变身成花并且在空间中散射。人们的出现决定了锦鲤运动的轨迹,并在水的表面上呈现多彩线条。水中的画面由计算机实时渲染,观众和装置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不可重复、不可再现的艺术作品。
 
《无限水晶宇宙》
《无限水晶宇宙》——由上万个LED光点组成的水晶世界,只要通过teamLab的app,就能手动挑选自己喜欢的色光组合,操控颜色粒子。
 
 
《色彩海洋球》
《色彩海洋球》——由巨大的白色橡胶泡泡组成的空间,人们只要碰触其中一个就会变色,然后旁边的泡泡也会跟着变色。
 
teamLab的展览充满光影、色彩、镜子等“网红”元素,就像一个艺术圈的“迪士尼乐园”。

在Instagram上,带有teamLab标签的照片,有近50万张。几乎所有参观者,都忍不住用照片和自拍发朋友圈。

猪子并不屑于“网红”的名号。他对teamLab的作品理念和他所代表的世界观很自信:“只关注网红效应的人不会来的,而且拍照很麻烦的。”

他说:“平时的日常生活里,任何行动都带有目的。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毫无目的地迷茫、徘徊的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思考自己和世界的边界。”

鸣谢:teamLab、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作品图片版权 teamLab,teamLab由佩斯画廊代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正在展出

时间:2019.3.23-2019.8.24

地点:上海油罐艺术中心5号罐

《teamLab:生命之森与未来游乐园》正在展出

时间:2019.4.27-2019.10.7

地点:广州琶醍文化创意园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