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座 | 一个神秘的青铜文明:滇文化与其他青铜文化的区别

主讲/马文斗 整理/袁炜
2019-05-03 10:11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正在贵州省博物馆举行的“王的盛宴——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展览(至5月5日),集聚西南14家文博机构的馆藏青铜重器,以七个单元分别介绍了蜀、巴、滇、夜郎、百越五种文化,展览体现了西南最高等级青铜礼乐文物研究的最新水平。

近日,在贵州省博物馆馆长陈顺祥主持的“贵博讲坛”上,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带来一场《云南青铜时代》的讲座,揭开“为何云南滇文化与西南其他青铜文化具有重大区别”这一谜题。“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经授权刊发讲座内容。

5月18日起,展览将移师云南省博物馆,云博版展览“《国宝盛宴》——《史记》中的西南边疆”将进一步深入细化并扩充文物。

首先我要解释一下题目——《云南青铜时代》,此标题不是考古学领域中“青铜时代”的意义,而是我想通过这个名字把云南几个方国青铜文化做一简单介绍,以及重点讲一下为何滇文化青铜器这么著名且与众不同。

一段发掘出来的历史

整个中国西南过去叫西南夷,古代史书中很少有记载,《史记·西南夷列传》中仅有300多个字的记载。1951年云南省博物馆在民间收集到一些青铜器,从晋宁石寨山发现大批古墓葬,出土11,000多件青铜器,在筛土时筛出一枚滇王之印,从而印证了这是滇文化遗存。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云南曾经存在过的一个古老王国,称为滇。从1955年在昆明附近的晋宁石寨山发掘出青铜器开始,六十多年来,考古学家又先后在江川李家山、官渡羊普头等上百个青铜遗址中发现了无数精美的文物,揭开了古代云南青铜时代历史神秘的面纱。

与古滇国同时存在多其他云南古代文化

大理地区的昆明人,在《史记》中此地就叫昆明,这与现代相反,现代的昆明汉代则为滇国,大波那发掘战国祥云铜棺属于昆明文化,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唯一战国铜棺,上面有精美纹饰,铸造难度极高,重2.7吨,剑川海门口出土干栏式建筑遗迹,柱子都是方形,通过当代人类学调查,其原因是防止蛇爬上去;保山等地的哀牢国,器物带有明显的东南亚文化特色,与越南东山文化等有关,哀牢国最有特点的是弯刀,上有人面纹饰;文山与广西接壤的地方是句町国,文山出土句町国文化金器等级要比广西出土的高,当中出土了三个铜鼓,其中一个上有47个画面,每个画面均不相同,是附属文化信息最多的青铜器,个旧出土的三枝铜灯俑,发式、相貌与现在的云南彝族极为相似,对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非常重要;罗平等地与贵州接壤的是夜郎国;昭通等地的朱提堂狼郡,受汉文化影响。

一个神秘的青铜文明

大约2000多年前,云南有多个青铜文化族群存在,其中最发达的,是以滇池为中心的滇文化,滇国占地600-700平方公里。从公元前五世纪至一世纪,分布于云南中部的昆明、玉溪一带的滇人创造了璀璨的青铜文明,他们制作的青铜器铸造精美、技艺高超、形象生动。虽然没有文字的记录,但这些青铜器以其生动写实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在被湮没的历史中透露出一个古老王国神秘的气息。以下是滇文化的一些具体文物。

牛虎铜案:器物造型设计巧妙,铸造工艺精湛,是滇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这件青铜器是中国抽象艺术的鼻祖。出土时残破为28件碎片,后修复完整。

鎏金骑士贮贝器:滇文化特有器物,其中装海贝,海贝产自印度洋,代表了财富的象征,现在发现27件贮贝器,上面的雕塑代表了整个滇国的历史。如此件上的骑士人物,金盔金甲、赤脚、无马鞍马镫,矮小马等反映了古滇国的社会历史。

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器盖上铸人物51个,是滇人为丰收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的场面。有商人、有纺织,有些场景表现的民族习惯现在还留存。

牛鸟纹锄:阔叶形锄,锄面刻孔雀、牛头纹,刻工细腻生动。非实用器,君主催耕所使用的农具,具有象征性。

牛鸟纹锄

长方形斗牛扣饰:主体为一牲牢正面,似为滇人祭祀斗牛仪式的场面。与当代西南斗牛活动一模一样。

人物屋宇铜饰:反映古代滇人建筑形式,场面似为在宗教建筑中举办的某种祭祀活动,干栏式建筑,下层养猪,上层有火腿等造型。这种房屋模型可能是报备给统治者的模型。屋檐上大下小,印尼有此习俗,可能是古滇人南迁产生,这种房檐的功能是收集雨水。

人物屋宇铜饰:表现一组干栏式和井干式相结合的礼仪建筑及祭祀活动。

三水鸟扣饰:图案化的青铜器,美学价值高。

祖形铜铲:图腾崇拜,用以统治者催耕。

三虎背牛扣饰:凶猛的老虎背负一头被咬死的大牛,两只小虎紧紧傍依着大虎。

盘舞扣饰:二男子双手托圆盘,着裤装,展臂扭腰,作舞蹈状。人物形象和装束接近于亚欧大陆北方草原文化,是西南丝绸文化的典型代表,此道路后来发展为茶马古道。

有翼虎银带扣:翼虎、镶琉璃珠、绿松石和错金片等,装饰有北方草原文化风格,器型有中原文化风格。

三兽盒:盖和身皆有凸凹有序的莲瓣纹,盖顶雕铸三兽,有伊朗文化风格。

三兽盒

鸳鸯镇:鎏金,双翅上曲,尾后拖,作游弋状。以蛇绕其身修饰,受中原汉文化影响,但根据元素分析,产自云南本地。

鸳鸯镇

鎏金群猴扣饰:圆形铜扣饰,背面正中部铸有可供佩挂的一矩形齿扣,故名扣饰,猴子一个拉一个尾巴,环为一圈,中为玛瑙,环饰绿松石,每颗绿松石上有0.4微米的小洞。

虎鹿牛贮贝器:束腰筒状贮贝器,器盖铸牛、虎、鹿等,牛代表生产工具、鹿是食物、虎是最凶猛的动物,器足为踞跪人物。

五牛线盒:出土时内装绕线板和线,疑为古滇人专门放针线的用具,故名线盒。

立鹿针筒:出土时内放有几枚长针及线,故名针筒。线是麻线和皮。纹饰是卷云纹。

孔雀衔蛇纹锥形器:表面精细刻画孔雀衔蛇纹,图案优雅秀美,显示古滇人非凡的针刻工艺水平。

立牛铜杯:酒具,杯盖上雕铸一立牛。

一个辉煌的王室

《史记》载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赐滇王王印。1956年在晋宁石寨山六号墓出土的金质“滇王之印”,印证了这一史实。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青铜器数量集中,规格很高,显然是滇国王室贵族的墓地。这些制作精美华丽的文物,隐隐透露出当年滇王族的奢华与品位。其中一些失蜡法青铜器水平高于中原。云南考古队发现很多青铜冶炼遗址,说明这些青铜器很有可能是在云南本土铸造。以下是涉及滇王及其仪仗的一些青铜文物。

持伞男俑:男性俑,跪举一伞。此类持伞俑出土时均置于棺木两端,似为死者持伞遮蔽。伞上还有皮毛痕迹。腰部有扣饰。

持伞女俑:此俑身着无领对襟广袖长衫,为滇人妇女常见装束。

立牛伞盖:盖顶立一牛。盖内沿边有可供挂饰物用的一个个半环耳。根据越南东山文化,应当是铜桶盖,铜桶内放谷种。

滇王玉衣片:殓葬具,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滇王金印,专家推测此墓为一代滇王之墓。只有面部胸前一小块,表明滇王开始崇尚玉文化。

滇王玉衣片

兽形金片饰:一组6片,出土于石寨山6号墓,根据发掘随葬品摆放位置似为古滇葬服上使用的饰品。

兽形金片饰

金镯:分成上下两段,套合构成装饰臂腕的装饰品。

金镯

金钏:用薄金片制成,部分似用锥刺出米点卷云纹。

金钏

孔雀石珠串:74粒,是用于佩挂在墓主人颈的项链珠子。

孔雀石珠串

玉耳玦:软玉质,出土多相迭为一组对称置于墓主左右耳部。战国西汉时期的滇文化工艺水平接近于同时期中原水平。

玉耳玦

玛瑙及蚀花石髓串珠:分别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第12、13号墓,是用于饰颈的项链珠子。

玛瑙及蚀花石髓串珠

滇王编钟: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反映了滇王葬仪中对于礼乐制度的尊崇和重视,六个钟展现六个音。

滇王编钟

一群勇敢的斗士

滇青铜器中兵器所占比例很大,喻示着战争在滇人的生活中占有的位置和滇人崇尚武力的精神。除了数量众多,品种丰富的兵器外,滇青铜器中还有许多直接反映战争场面的文物,成为研究冷兵器时代战争情况的珍稀资料。以下是有关滇国战争场面的青铜器及滇国青铜兵器。

战争场面贮贝器:器为两铜鼓上下重叠而成,盖上铸有立体的战争场面。反映了滇人和昆明人激烈战争。

战争场面贮贝器

鎏金献俘扣饰:扣饰反映两滇族武士在一场战争之后胜利而归的情景,场景中显示了滇人武士掠夺了其他民族的牛、妇女和儿童。

鎏金献俘扣饰

二骑士猎鹿扣饰:此扣饰表现滇国贵族狩猎的情景,古代的狩猎活动,往往是王室子弟进行战争的训练。

八人猎虎扣饰:八猎者均身着华丽的盛装。四人以长矛戳伏一虎。后面有一小狗,表明当时滇人已经驯服狗。

八人猎虎扣饰

鸟践蛇銎斧:銎背铸雕二水鸟,背向而立,作引颈鸣叫、展翅欲飞之势。仪仗器。

三熊銎戈:扁圆銎,銎背雕铸三熊,皆垂头,张口嘶叫。此青铜器体现当时云南青铜浇注技艺。

豹衔鼠銎戈:扁圆銎,銎背上焊铸一豹,口衔一竹鼠,双目远眺作观望状。

蛙形矛:仪仗兵器。宽刃,刃后部至銎口铸成蛙形。其他文化中很少见此形器物。

蛙形矛

吊人矛:仪仗兵器。刃部两侧各吊一裸人,其发朝前下垂,身弯曲,双手反绑。被绑的裸人可能是昆明人。

吊人矛

立牛虎銎内戈:仪仗用器,一虎、一牛分别处在銎两端,其虎前足半卧,作欲扑状。其下有一条蛇的造型,可能代表土地的含义。

立牛虎銎内戈

蛇首銎叉:仪仗兵器。圆銎口,銎作蛇头形,叉体犹如蛇信。美术造型夸张。

蛇首銎叉

猴饰钺:仪仗兵器。新月形刃,椭圆銎。銎上铸一猴。

金臂甲:金臂甲片一组三片。穿联组合正好与人手臂相吻合,为三片组合而成的臂甲,金的成色为11K,是合金中强度最高的。

金臂甲

猎首纹剑:剑柄浮雕一人左手持刀,右手提一人头,似乎反映了古滇猎头习俗。

虎噬牛啄:刃尖细,銎部横置于刃部之上,銎背上雕铸一虎噬牛场面。

虎噬牛啄

问答

1问:纪录片上说滇人有人殉制度?

答:在古滇国墓葬中,尸骨残存严重。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殉葬习俗,但有丛葬、二次葬等习俗。

2问:现在通过研究确定滇王有十几个世系,因为他们没有文字,这是如何确定的?滇国玉器的来源?滇与昆明的主要生产方式?滇人妇女的地位如何?斯基泰文化与滇文化的关系如何?

答:滇王世系根据《华阳国志》等野史来确定,但不能确定相对统治先后顺序。滇国玉器原料主要产自浙江一带,还有一些是酒泉玉,但还未发现和田玉,有一件器物上的玉的来源可能是新疆玉,但还达不到和田玉的精美质地。滇是农业民族,昆明是畜牧民族,也有农业,但农业程度要低一些。关于滇人妇女地位这一问题学界有争议,贮贝器中主要人物是女性,有可能是女性氏族影响,但鎏金的可能是滇王的人物都是男性。滇文化是草原过来的,属于和斯基泰文化有联系,但没有直接联系。

3问:关于长脊短檐建筑的功能性?

答: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对扣饰文物塑像表现长脊短檐建筑的功能性都是当代学者猜测的,我们认为长脊短檐建筑是为了集水,收集雨水使用。

4问:抚仙湖水下遗址的族属?

答:下面没有战国秦汉的遗址,而是清代一个水坝滑坡下去。

5问:云南的少数民族和古滇国有联系吗?

答:现在基本对应上了滇人主要发展为彝族,但没有那么严格,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经常交流串入。摩梭人划入纳西族可能有问题,摩梭人更可能是古羌人的后裔。

6问:盘舞器物上蛇为何咬舞者的腿部?

答:象征性的表现,真正和蛇跳舞不是这样用盘子的,而是用笛子。

7问:滇文化与夜郎文化是否有交流?

答:夜郎的历史要比滇国早一点,但夜郎文化与滇文化在曲靖为分界,发掘中双方器物有交换,但文化没有太大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可能是当时西南交通不便,限制了滇与夜郎间的交流。

8问:中原文化对滇文化的影响如何?

答:中原文化一直对滇文化有影响,在滇式青铜器上影响不大,但汉式兵器在古滇国文化中有所出土,只是今天我讲座的重点不在汉式器物上。

9问:贮贝器下面的器型是否有高低等级的区分?

答:我们在几个墓地发现贮贝器,有些是铜鼓坏了之后改造的,贮贝器没有等级之分,但有财力高低的区别。

(本文由贵州省博物馆馆员、“王的盛宴”展执行策展人袁炜整理。本文所配部分文物照片版权归云南省博物馆所有,小图来自讲座演示文稿。)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