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大同被点名批评,古城改造如何延续“人气”?

澎湃特约评论员 陈城
2019-04-26 10:2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航拍被通报的大同古城。东方IC 资料

常言道,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山西拥有多个历史文化名城,比如大同。但现在,这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正遭受着来自官方最严厉的质疑批评。 

2019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部分保护不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报》(下称《通报》)。大同、洛阳、韩城、哈尔滨等多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历史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而受到通报批评,并被要求限期整改。 

媒体调查里,将大同古城的改造再度和曾经的“明星市长”耿彦波联系在一起。正是在他的力主之下,大同3.28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建。有文物专家对此提出批评,认为他对大同古城的改造,违背了文保工作“修旧如旧”的原则,过于“理想化”。当地官员则表示,改造之后,确实带动了这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而站在民众的角度,改造工程推进之后,民生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争论的核心,是古城保护与居民改善生活的矛盾。这一问题其实并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居民想要生活得好,当地经济就要跟上,而经济发展又难免会与文物保护起冲突。毕竟,古代城市的人居规划、交通建设和如今大相径庭,并不适合现代城市发展,若要完全依照文保来规划城市,经济发展定然受影响。 

要明白的是,不能将大同古城的文保工作和一些文化古镇相提并论。如1700多年历史的大昌古镇,曾因三峡水库蓄水而整体性搬迁,历史遗存得以完整保存。大同古城的面积,决定了整体性搬迁并不现实。尤其是像山西这样典型的山地高原地貌,想要找到一片适合建立新城的空地,需要耗费的资源是难以计数的。虽然大同兴建了新区,但容量完全无法满足老城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同为黄土高原城市的延安,为了兴建新区,削山、填沟、造地、建新城,耗资千亿,这样的做法未必适用大同。 

黄土高原上的民众口口相传一句话,大意是窑洞一定要有人住,久不住人可能就会塌掉。过往,就有个别具有历史价值的窑洞,为了保护而久无人住,最终损毁。这些都反映出一个观点,就是古城历史需要延续,需要有“人气”。但居民要住在古城内,则争论依旧会回到原点。 

中国古城保护做得好的案例并非没有。以同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和泉州为例,前者出台了《古城区房屋修缮技术规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实施办法》等规定,尽可能地保持古城原貌和传统要素;后者提出重点保护古城“三片一线”、城市水系等,通过点、线、面结合,组成了一个最能反映古城风貌和传统特色的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 

但这些经验同样未必适合大同。因为泉州、扬州是园林式城市,其建筑设计和街区景观,都属于“好看”的那类。对这样的古城“修旧如旧”,只会让城市景观更好看,民众乐意,社会各界也赞同。而大同地处黄土高原,建筑类型和材质单一,如果“修旧如旧”,恐怕当地居民也不会乐意。就如当地民众所言,“作为大同人,从小住的小区里就有一段两三米高的土垛子,这就是古城墙遗址。谁会来看这种东西?不拆真建假,旅游业根本没法发展。” 

古城保护与人居发展如何兼得,考验施政者的智慧。“大拆大建”不可取,民众的生活需求一样经不起等待。最近上海百年张园面向全球建筑师征集活化利用方案,这种问计于民、问计于专家的姿态,就值得肯定借鉴。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