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交响70年”唱片集9月出版,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经过100多小时录制,近200名工作人员参与,75位作曲家、22位指挥家、34位独唱独奏家加盟,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支持,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启动的“中国交响七十年”系统工程,即将于今年6月杀青付梓、9月出版全套唱片集,以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这是国内首套采用编年体形式编辑出版的交响乐音响制品,最终将收录70部作品,目前仅剩6部作品待录,最后一部作品——作曲家周龙的《山海经》将在上交6月22日的音乐会上现场录制完成。
要在庞大的曲库里挑选出70部作品绝非易事,为此,组委会从全国范围内邀请著名指挥家、作曲家、知名音乐学者组成专家组,他们从1949年开始遴选,最终收录了江文也、马思聪、丁善德、陈培勋、朱践耳、王西麟、陈其钢、谭盾、郭文景等中国交响乐奠基、开拓、崛起时期的作曲家及其代表作。这趟寻根溯源之旅堪称曲折,70部作品的甄选、版权协商、乐谱沟通、艺术家确认、录音版本确认、录音档期协调、艺术家接待、合同签署、资金落实等一系列执行事宜,看似细小却至关重要。
推进整个项目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版权问题。这其中还包括作曲家、艺术家两方面的版权获得。
据了解,近70名入选作曲家中,除了已在音著协登记的,还有超过2/3需要组委会逐一联系、沟通、取得授权。那些已经故去的作曲家,组委会还要想方设法联系他们的继承人。此外,旅居海外的作曲家有不少作品在国外出版,上海音乐出版社通过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出版社洽谈,最终收录了陈怡、周龙、谭盾、盛宗亮等几位作曲家的作品。
除此之外,上海交响乐团专门成立了包括乐队、节目、艺术档案、舞台技术、谱务、场务、媒体等部门在内的工作小组,与上海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美编设计、市场部定期开会协调,努力盘活各自的音乐资源。
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中国音乐家听闻自己的作品入选,也是不遗余力支持。作曲家、指挥家盛宗亮为了《十二生肖》的录制不留遗憾,特意从美国飞到上海亲自指挥,更自费请来英国的录音团队;作曲家温德清为了确定《痕迹之四》的指挥费尽周折,最终指定张国勇来指挥,张国勇为了录音还专程从福州飞回上海,第二天一早再飞回福州;作曲家陈其钢为了在唱片里珍藏最有分量的代表作,几经斟酌才确定了《蝶恋花》。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馆长杨燕迪认为,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出版社相当于是从民间的角度,自发地对中国交响70年的历史脉络做了一个学术性的梳理,对业界和各大音乐学院的教学、科研也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方古典音乐几百年来积累了非常强大的曲目储备,至今还在音乐厅、歌剧院不断上演、不断推广,中国音乐在经典化的建构、推出、推广、表演、认知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包括钢琴、小提琴、合唱、交响,我们都应该积极推进经典化的建构。通过这次梳理,我们也可以对中国音乐到底有哪些经典,经典的概念是什么,有更深入的认知。”杨燕迪说。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认为,音乐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改变人的未来、改变人所居住的城市,上海交响乐团140年来,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上海和远东地区人的生活。同时他认为,这次梳理对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对开拓未来年轻人的想象力,是特别重要的历史性事件,“空间是可以弯曲的,70年前的作品和今天的作品聚在一起,仿佛跨越了时空在对话。这70部作品凝聚了中国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的历史情怀、人文情怀、传统意识以及面向未来的意识,历史的年轮都在这里面。”
目前,上海交响乐团已经完成50部作品的录音,同时保留了上交早期14部作品的录音,还有6部作品等待录音。70部作品将收录在30张唱片里,今年9月正式出版,现在开始接受预定,定价在980元左右。
中国交响作品的录制不会停留在这70部。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出版社表示,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双方计划出版中国交响100年,时间线也要往前拉到1921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