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芯克:只有角色转换才会迎来更大空间 | 金像奖访谈之二

2019-04-24 10: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注:2018年,浙江省吴宗其、王芯克、叶文龙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在获奖的19位摄影家中,浙江独占得三席,成为上榜人数最多的省份。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为此,浙江省摄协理论专委会秘书长傅为新对三位摄影家进行了访谈,本期刊出王芯克访谈。

金像奖
王芯克,《青年时报》副总编,主任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荣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奖,全国摄影艺术大赛金银铜奖,浙江省飘萍奖,浙江省优秀摄影家。

傅为新=傅  王芯克=王

傅:王老师,首先祝贺您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我们知道您从1993年开始一直在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算起来至今已经有25个年头了。我们都知道新闻记者这个职业不好做,很多记者都自嘲为“新闻民工”,摄影记者就更加辛苦了。据我所知国内很多摄影记者积累了一定成绩和基础之后都转型从事别的工作,而且做得也很不错,您为什么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坚持下来?您如何理解“新闻民工”和“无冕之王”这两个对于记者的不同称谓?

王:谢谢!关于职业选择这个问题,我认为每个人对职业的理解和喜欢程度不同,态度和付出就会不同,最终获得的结果自然就不一样。刚进媒体,老记者就提醒过我们:“做记者非常辛苦!吃不起苦调头还来得及。”当时还真有调头回原单位的人。其实,现在做记者的条件和待遇比20年前要好很多,出业绩比以前要容易。“新闻民工”一说是2000年以后才有的。估计是一些人冲着“无冕之王”踏进了媒体圈,发现“误入歧途”才会这样的自嘲。其实,我们都是劳动者,无论到哪里,把活干好才是硬道理,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傅:您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正是这种坚持才能获得最后成功。在这次金像奖作品中,您用道口、运河、高铁三个专题呈现出中国社会的变迁和经济发展,尤其是“道口”和“运河”系列中,我们看到很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在您从事记者职业以前就开始拍摄了吗?您当时是出于什么原因要去拍摄这些题材的?我发现您对于一个题材的跟踪特别有持续力,一个题材一拍就是二三十年,在拍摄之初您就作好长期跟踪的打算了吗?还是在后来的拍摄过程中逐渐形成这样的想法?一开始您就预见这些影像将来可能显现的历史价值了吗?

王:嗯,一开始学摄影的时候,身边就有老师和前辈在做长期跟踪报道,比如徐永辉老师,他的多组专题就是在长期跟踪拍摄中体现出视觉语言的特有的说服力,这样的拍摄我很喜欢,它可以让我的摄影长期延续下去,这也许就是纪实摄影的力量和魅力所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很有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就一直在跟拍。

 
 
傅:您用事实证明好的专题就是这样长期关注出来的。不过我们也知道摄影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照片都是一张成名的,很多人认为好的新闻照片就是要“一剑封喉”、“一图胜千言”,但也有人认为再好的单幅照片也只是摄影语言,您如何看待一张单幅照片和一个摄影专题的不同价值?

王: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平时经常会谈到的话题。我认为单幅和专题取决于内容本身,摄影史上很多著名的单幅新闻照片都是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抓拍到的,不少是重大事件和处在历史节点上至关重要的瞬间,有些作品甚至还让领导人的管理决策发生改变,这样的“一图胜千言”单幅作品怎么会输给专题组照呢。目前,一些人追求专题完全是为了比赛,因为专题比单幅容易获奖,明明单幅可以解决的也去拍专题,这样做会削弱作品本身所要传递的内涵,作品的份量也会大打折扣,用比赛的要求来衡量和取代摄影本身固有的准则来进行拍摄是不可取的。

 
 
傅:嗯。王老师,我们都知道摄影语言讲究画面元素和视觉形式的调度把控,摄影对客观世界的不可控性恰恰体现出摄影的难度和摄影自身的美学属性,在您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每张照片都极其符合摄影语言的技术标准,甚至堪称完美。但我们也知道每个摄影家最终面世的作品都是基于很多不够完美甚至失败作品的基础上挑选出来的,您如何对待那些拍得不够完美的照片?您是否认为最好的摄影作品应该是在技术表现上达到完美?

王:我在摄影之初,也是非常注重形式的,追求所谓的完美。现在么,会更多地去关注作品的内容和作品所传递的诉求。一幅完美的作品,如果缺乏真挚的感情,还不如有感情而存在缺陷,这是我现在对摄影的态度和要求。

傅:好的,我想这也是给广大摄影师的一个提示吧!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在手机摄影、互联网移动端的冲击下,现在很多职业摄影记者都面临着生存危机,传统纸媒江河日下,您如何看待这种时代趋势下职业摄影记者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您能否给正在从事新闻摄影的年轻摄影师们提点建议,如果他们想在摄影上取得突破,获得成功,应该思考些什么、做些什么?

王:确实,这个问题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现在已经是全民摄影的时代,从监控探头到移动行车记录仪,摄影无处不在,加上互联网的便捷和快速传播,使媒体获取和发布影像的渠道、方法、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曾经坐等热线报料,替文字配稿,靠编辑策划来完成任务的摄影记者出现了大量剩余。以前跑突发扫街的摄影记者,已经被有记者意识的市民和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监控探头取代。所以摄影记者必须从传统的运作模式中跳出来,转变到独立思考主动出击的全媒体大格局的新思维中来,只有角色的转换才会迎来摄影的更大空间。

傅:好的,我会把您最后这句话作为这次采访的标题。谢谢王老师!

王:不客气,你辛苦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