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能让我尊重的新闻媒体,已经不多了

2019-04-22 10: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先显摆的一件事:内容创业四个字我是提出者之一。

这源于我和新榜创始人徐达内就“自媒体”、“自媒体人”到底是什么定义的争吵。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叫内容创业、内容创业者总行了吧?——自媒体、自媒体人的定义,至今还是乱成一锅粥。

但这两年,我越来越不愿意聊这个话题,文章写得越来越少,各种场子也去得频率非常低。

这也导致了被邀请的概率在降低,形成了一个循环。

我老爸似乎有点着急,他和我说:这点名气不要丢了,你还是要多写点。

但其实我对内容创业非常失望。

这么多年下来,风险投资也好,国家拨款也好,说上千亿资金砸在里头,恐怕还说少了。

但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内容行业?

上我就不说了,下,有这样四个字:自甘堕落。

媒体对于自杀事件的报道,是有很多规范的。

比如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要渲染。

作为社会守望者,媒体报道自杀是应该的,但同时,有研究表明,自杀这件事会有传染的可能。所以有底线的媒体,不会渲染细节。

据果壳网报道,“2011年,由美国预防自杀基金会、安内堡公共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心理治疗中心、美国心理疾病联盟等几家组织牵头,联合十余家组织的诸多专家,综合世界范围内关于自杀问题的研究,给出了一套自杀报道推荐方式”,其中提到:50余项国际研究表明,某些形式的媒体报道会增加易感人群自杀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报道自杀不叫吃人血馒头。但有无渲染细节,就是吃没吃人血馒头的标准线。

非常让人遗憾的事是,这两年,按照国内的标准定义,正经媒体,这条底线,早已扔到了爪哇国去。

以上海一位未成年人跳桥的自杀新闻报道为例,我们的媒体,都做了什么?

我第一时间,媒体上,是从《成都商报》的公号上看到的视频。成都商报是一家超过25年历史的媒体。

在《痛心!因与母亲发生口角,17岁男生跳桥身亡,母亲阻止未果》这篇报道中,起手就是一个视频(现在视频已经在腾讯视频平台上下架,但你依然可以看到那个嵌入框)。

视频是最典型的反映细节。

成都商报还唯恐你可能看视频不方便,又截取视频做了两个动图。第一个动图展示当事人的一跳,第二个动图展示当事人母亲的悲伤痛悔。

成都商报不仅要反映细节,还要突出细节,这种操作,在我看来,就是“渲染”。

这样的伦理败坏与底线突破,并不罕见。

再来看看这家媒体的报道:【荐读】17岁男孩母亲面前跳桥自杀!父母教育出了啥问题?

这家媒体没有嵌入视频,但嵌入一张图片和三张动图。

成都商报是一家地方媒体,这家媒体,可是我过去说过的:光芒四射引领潮流。

简短的文字报道之后,这家媒体笔锋一转,开始大谈青少年教育问题、父母问题。

前财新CTO、数可视创始人黄志敏在朋友圈如是说:

     

(本截屏已获黄志敏先生授权)

亦可参考“17岁男孩事件”请停止胡说八道

国内堂堂顶级媒体,就是这种胡说八道,还特么要荐读。

黄志敏说,没人有能力调查。

今天太多事件,太多媒体都是在站队,通过站队来裹挟受众情绪,成就十万加。事实?不好说没人关心事实,但媒体没耐心去做事实。

有些伎俩,我这种码字的“内行”一看就懂。

这种伎俩叫“脑补法”。

用一些键盘就可以发现的事实——我的确有时候蛮同情百度,多少公号是靠百度这个生产工具,但百度在公号圈子里骂它是政治正确——然后加以罗列。前后的相关因果,全靠观众脑补想象。

这就像张三和李四讲:这事不是你想的那样。

李四很惊讶:那是什么样的?

张三一脸高深莫测:不好细讲,你懂的。

李四只好做出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哦!原来是这样!!

我多年以前有个“朋友”就喜欢玩这种调调,后来我微信转世,这种人我都是懒得加回来的。

而一众媒体们,玩这种调调,当然有某种意志之外的自我审查的考虑,但一脸高深莫测换来一众恍然大悟的装逼犯,也就欺负欺负外行。

事实上,张三就是个雪诺:you know nothing

还出来装什么逼。

除了屡屡突破伦理底线,拼凑片段事实进行脑补,今天还盛行一种特别偷懒的蹭热点大法——注意,追热点没问题,但如果是偷懒,那就叫“蹭”。

够不到核心走周边。

比如说,用采访公司基层员工来进行所谓公司复盘。

这种手法,都是偷懒手法,也是掩盖自家媒体能力不足的手法。

偏偏很多人吃这套,吃这套的原因我就不知道了,也许是外行看看热闹,也许是内行知道法门但自己也只能这么玩。

品评一家媒体真正的实力,不仅在于它写了什么,更在于它没写什么。

品评一个记者真正的实力,不仅要看ta报道了什么,还要看ta没采访到谁。

但我必须要说的事是,有时候也不能苛责媒体太甚。不是媒体太弱,是媒体们的对手,比如公关,太狡猾。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本文不再过多延展。

我只能说,媒体对手们的魔高一丈,媒体自家的道高一尺,有点赶不上了。

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多少996的奋力拼搏,这个内容生态,换来了什么?

当然也不是乌鸦全是黑的。

周五上午我课毕去赶飞机参加一个场子,周六一大早赶回下午上课,如此匆匆,竟然因为飞机晚点,没有见上财新高昱一面讨论一番,殊为遗憾。

但终究令人纠结万分的事情是:财新到今天不赚钱。

—— 首发  扯氮集 ——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天奇创投基金管理合伙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