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城市观察︱巴黎圣母院重建,修旧如旧还是允许创新

澎湃新闻记者 李麑 综合
2019-04-19 13:2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法国巴黎著名地标巴黎圣母院起火,火情迅速蔓延,塔尖在大火中坍塌。图为消防员在现场灭火。  东方IC 图

法国时间4月15日晚,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哥特式的尖顶在火灾中坍塌。

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重建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4月17日,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表示,法国将发起一项设计竞赛,邀请世界各地的建筑师提交设计,参与重建。而此前,总统马克龙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提出了一个时间节点,希望能在五年内,也就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前后完成修复工作。

五年的期限是否过于“乐观”?这取决于另一个关键问题,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修复这个历史地标?学界和业界正在上演一场辩论。

John David是约克大教堂的首席石匠,这座英国最大的教堂也曾在1984年遭遇火灾,David参与了其后的重建工作。

从业45年,David是个“传统派”,希望从材料到手工艺上尽可能复原一砖一瓦。他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招募一批工艺精湛的手工匠人,包括石匠、木匠、泥瓦匠和石料切割工,采用传统技艺,修复工程需要10至12年。

“如今人们常说,‘我们没办法再做这些了,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手工匠人了’,实际上,匠人还有很多,我们这一代人还可以培训年轻人。”

和David一样,许多传统派匠人将这次灾后重建视作一次机遇。“我们可以招募培养一批年轻的手工匠人,不止服务于巴黎圣母院,也为其他建筑和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好准备”,Jean-Claude Bellanger是一所手工艺学校的老师,他告诉CNN,尽管他的学校还在传授老手艺,行业式微确是不争的事实,每年法国都会损失至少500个石匠。

但另一派则提出反对意见,复原一砖一瓦,甚至每一道裂缝,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实际上,单从建材上看,百分百复原就是不可能的。遗产基金会(Fondation du Patrimoine)保护小组的副主任Bertrand de Feydeau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木质塔顶使用的木材来自800多年前的一片原生林,而它们已经随着城市化和人类活动消失殆尽。

为何仍要使用木材,留下火灾隐患,而非转而选择替代性的材料

材料之外,建造方式也引发争议。有人提议在重建中使用更新的技术,比如使用机器人进行石料切割,但传统派则反对,认为这样就丧失了建筑的“灵魂”。

而另一派人则提出,真正要保留的并非一砖一瓦,而是历史和精神。Vice提到了一个名为New Palmyra的计划,叙利亚的巴拉米拉城被ISIS摧毁,成了一片废墟,该计划试图通过数字技术在线上还原这座城市。他们的方式是通过用户上传的图片,通过摄影测量法,利用机器学习和数字建模,还原3D模型。如今该计划的负责人也在考虑为巴黎圣母院进行类似的尝试。

当然,另一个问题在于,如果选择“修旧如旧”,对标的“样本”是哪个年代的圣母院?

实际上,自13世纪以来,这座建筑就历经多次变化。法国大革命后,建筑物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发生在1844年,此次火灾中被损毁的尖顶就是那次修复的“作品”,它来自时年30岁的建筑师Viollet-le-Duc。

《科学美国人杂志》采访了爱丁堡大学的土木工程师Dimitris Theodossopoulos,他是哥特式建筑的研究专家。如何保留这些历史地标的“原真性”(authenticity)?如何定义这种“原真性”?

“建筑修复是基于考古学基础之上的‘重写’(archaeological palimpsest)”,他表示,实际上回望巴黎圣母院,每一个时期都是尊重原真性的,它代表了时代精神、技术水平,包含人们对建筑空间的理解甚至误解。

    责任编辑:董怿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