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记录 | 孔子与管子的“千年守望”

2019-04-19 18: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刘培省 设计/刘蒙蒙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电影《我的1919》面对列强的咄咄逼人,外交官顾维钧说出了山东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与西方精神圣城耶路撒冷作对比,也能看出山东在文化领域或者精神领域对我国的重要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生成一种文化。

但对山东而言,却有两种文化汇聚——齐和鲁,究竟是齐文化影响深还是鲁文化影响深,不必细究,不妨以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在谈到齐鲁文化时所提的那样,“山东是齐鲁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干,齐鲁文化的地位不言而喻”“以开放心态弘扬齐鲁文化”。

之所以山东会出现两种文化汇聚,其实和当时山东有两个有影响力的分封国齐国、鲁国有关。尽管齐国实力较鲁国强,但鲁国和名义上的中央周王室有很深的关系,是周公旦的封地,礼乐制度保存的较好,加上后世孔子的影响,齐文化并没有取而代之成为山东的唯一。

齐文化是齐地文化的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通常所说的齐文化是指齐国文化,始于姜子牙(姜太公),代表人物管仲(管子)。

和齐文化类似,但提到鲁文化绕不开的就是其代表人物孔子以及儒家思想。

尽管齐文化、鲁文化有各自代表,文化内涵也有些许不同,齐文化风气开放,注重实用,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但经过后世稷下学宫、孟子、荀子等人的一道努力,齐文化、鲁文化逐渐融合成齐鲁文化。加上后世,山东虽饱经战火,但主要区域并未被拆分,齐鲁文化就此成为山东的主干文化。

两位先师

孔子和管子(仲),在所处的时代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对后世也有较大的思想贡献,一定程度上作为鲁文化和齐文化的代表影响后世。

有意思的是二者生活的年代不同,孔子生活的年代晚于管仲近百年,所提的“仁”“礼”也和管仲经世致用不同,但二者却均被称为先师,部分言论也有相似之处。

后世流传的经典名著中,《管子》和《论语》均不是二人所做,但都是记录二人重要的语录和思想。

管子的“善人者,人亦善之”“人情不二,故民情可得而御也”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共通的地方;“无以旁言为事成,察而征之”与“听其言而观其行”一样,对于别人的话不能听之任之,要注意验证;而类似“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较为接近。

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最为被我们熟知,而管子也提到“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强调“礼义廉耻”的重要性。

同时在个人修养上,管子引导学生谨言慎行,“可正而视,言察美恶,别良苦,不可以不审”,这和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齐文化和鲁文化又有各自的特点,反映到管子和孔子,二人的思想观点在某些领域则是大相径庭。

管子更侧重于实务,尤其是在经济领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国父孙中山就提到“《管子》者,经济家也。兴盐鱼之利,治齐而致富强”,并且指出“我们不能把《管子》一书只作为历史著作来看,而应当古为今用,学习弘扬他的优秀思想以指导今天的经济社会实践”。

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齐桓公能在春秋时期率先称霸,就是得益于管子的改革,尤其是经济领域的改革。

侧重于从微观(小的方面)做起。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王义忠认为管子所讲的礼义廉耻应从小事做起,“小义不行于国,而求百姓行大义,不可得矣”,要求人们行义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这样才能达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

孔子则是在政治和个人思想领域。根据孔子博物馆对其的描述,孔子的智慧始于“仁”,依于“孝”,而成于“礼”, 最终的政治理想是达到“大同社会”。

而就个人的经历而言,二者也有极大的不同。孔子在仕途上较管子显得“失意”,孔子和其弟子的故事被我们所熟知,而管子和鲍叔牙“管鲍之交”的故事流传至今。

转瞬千年 

春秋之后,山东经历了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于战火中走向新生。

孔子学院,如今已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而截至到2018年年底,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2019年山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扩大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力,办好第九届世界儒学大会,打造世界儒学中心”。

读《论语》,尊孔(子)已成为山东人的共识,在济南常见的公交车内部宣传画(栏)里经常可见《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东人美德的孝、忠厚等深深受孔子和儒家思想影响,而孔子的影响远不止山东。

“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由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影响。

而在曲阜,不断在品牌打造、园区发展和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以孔子国际文化节、孔子学院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品牌;以祭孔大典、鲁国古乐为代表的文化演艺;以孔府美食、楷雕如意、《演说论语》等为代表的系列文化产品……

如果说孔子和鲁文化塑造了山东的人内在性格,管子和齐文化则塑造了山东人的爱国、改革等外在性格。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洪兴在其刊文里提到,“管仲精神中最可称道者,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升华为中国精神者,即包括爱国、改革、尚功三个层面”。

岁月沧桑,时至今日,在山东的乡村仍流传着“男孩子要出息,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当兵”,作为人口大省,山东也是兵员大省,近些年响应国家号召,援藏援青援疆,这项工作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发布的公众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新闻时政类仍是(山东)居民最喜欢阅读的内容,所占比例为65.0%,如果不是熟悉,一定会惊讶于普通民众聊天会涉及国家大事。

而在改革领域,无论是青岛“学大连”“学深圳”还是淄博借助新旧动能转换力促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国际齐文化旅游节,创意陶瓷文化还是潍坊“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改革在这片土地从未缺席。

尊孔(子),思管(子),越发浓郁。

新的征程 

文化是决定国家综合国力重要因素之一,同样也是决定一个省的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坐拥齐文化、鲁文化优质资源的山东,现状如何呢?

根据中国经济网《2017年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大揭底》报道显示,山东排在全国文化产业第二梯队;而根据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潘爱玲文章《山东文化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我省文化产业‘过重’,文化制造业占50%,文化服务业和商贸业占比太低”“文化产业链不完整,文化资源整体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无论是孔子“见贤思齐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管子的“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思想,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杨朝明认为,“山东弘扬齐鲁文化要走在前面,除了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挥自身人才的作用,还可以用一种开放的心态,聚拢人才,把一些智力方面的资源汇聚到一起,形成我们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高地。只有这样传统文化的弘扬才能做得更好”。

从2018年7月山东党政考察团赴南方三省“取经”,到今年青岛提出“学深圳、赶深圳”,“见贤思齐”的脚步未曾停歇。

做有益之事,提升民众幸福感亦未曾犹豫。

“大力推进思想解放、观念变革,推动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走深走实,在改革的路上走得更快”,今年山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除了继续进行改革,继续加注民生,“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

这无疑又契合管子的“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以及富民思想。

以孔子、管子等为代表的鲁、齐文化,塑造了山东人,时至今日,仍发挥巨大的作用。

山东如何把现有资源转换为竞争优势,由追赶者变成被追赶者,道阻且长,未来可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