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巴黎圣母院与格伦费尔两场大火能如何照亮我们的双眼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邱静
2019-04-17 21:02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火灾后的巴黎圣母院 IC Photo 图

第一时间从BBC上看到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消息,我愣了一会儿,忍不住一声叹息。想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圣母院尖塔在大火中倒塌的那一刻,亦引发了现场祈祷人群的一片叹息、惊叫和哭泣声。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在人眼前。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西堤岛上,塞纳河分流而过,由于享尽地利之便,游人经年川流不息。我去过巴黎圣母院五次,每次都能感受到圣母院不同的美。

从旅游价值看,圣母院在巴黎老城区中众多明星景点中算得上“最亮的星”,每年吸引了1200万人参观,相当于伦敦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三大景点每年参观人数的总和。从建筑美学看,圣母院最早采用飞扶壁,开启了哥特式建筑的典范,是和兰斯大教堂并列的教科书级作品。从文学影响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无人不晓,也是我个人了解巴黎的启蒙读物。从宗教功能看,法国是天主教国家,尽管现在的法国在欧洲国家中信教人数是最少的,无神论者越来越多。这并不妨碍圣母院成为天主教重要座堂之一。

圣母院之于法国,不仅是“美好”,不仅是“神圣”,不仅是一座教堂、一个景点、一部小说,而是法兰西文明的符号、是法国人关于历史的共同记忆。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火灾后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历史、法国的文学、想象力的生命之源,是法国人度过所有重大时刻的地方,是经历疾病、经历战争、经历解放的地方”。

“整旧如旧”不敌对历史真实性的执着

圣母院大火对历史的破坏,刺痛了法国人的心。当地一位老人含着眼泪对BBC记者说,“800多年的历史了,法国大革命没有毁掉它,纳粹德国没有破坏它,如今它却被一场愚蠢的大火给糟蹋了”。一位专栏作家写道,“这些年巴黎并不太平,恐怖袭击频发,治安每况愈下。但一看到圣母院,这个为拿破仑加冕、为圣女贞德平反的地方,我就觉得踏实,历史在这里延续,巴黎历经磨难,依然屹立不倒”。如今,这根维系法兰西历史传承的重要绳索突然就“断”了,至少是“残”了。

尽管马克龙总统已表态将重建圣母院,一些著名企业也表示将为重建捐助巨资,不少法国人心情依然沉重。“1160年建的屋顶,1220年建的横梁,这些都已化为灰烬,这些历史的真实是没法重建的”。也许以现代技术重建可以做到“整旧如旧”,不过,“形”虽在,“神”已逝。

我了解欧洲人对于历史遗产情有独钟,在保护“真实文物”上苛刻得“不近情理”。在寸土寸金的伦敦金融城,只要发现古罗马遗迹,无论花多少钱,都得严加保护;盖新楼时发现一口老井,也得专门修建陈列室方便参观;历史名人小住过几天的公寓楼,也得挂个蓝牌牌供人观瞻。在英国一家智库工作的西蒙认为,“我们对历史心存敬畏。因为未来走向取决于对历史的态度,对记载历史的文物加倍呵护,唯如此才有可能推动文明不断进步”。

看重文物真实性的背后折射一个民族对历史真实性的求索。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反思历史。

伦敦大火后,并行不悖的保守传统与开放包容

伦敦2017年6月也发生过一场大火。位于肯辛顿区的格伦费尔大楼失火,火势在午夜越来越大,最终酿成英国二战后最严重的火灾,72人丧生,上百户家庭无家可归。

肯辛顿区是伦敦著名的富人区,众多富豪和明星安家于此。英国为了避免出现贫民窟,在城市规划上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兼顾“福利房”。格伦费尔大楼就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福利房”,居住其中的以穆斯林移民居多。

我曾去过格伦费尔大楼现场,平心而论,大楼外部环境还是很不错的,楼下有大面积绿地,附近有大型超市和运动中心,步行不到十分钟便可到达欧洲最大的购物中心。但据媒体报道,格伦费尔大楼外墙面使用了易燃材料,内部没有安装自动灭火喷洒系统,楼道内垃圾成堆,这些都是大火中的“致命”因素。

火灾之后,伦敦民众爆发了多起抗议游行,指责政府“预防不力,救援失当”,忽视了移民的权利,缺乏对穷人的保护。英国民众还发起了“绿色格伦费尔”倡议活动。每个月都有人自发组织静默游行,他们呼吁更多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良心”。我在格伦费尔大楼现场也看到,地面摆满鲜花、玩具和卡片,纪念墙上写满留言,大楼顶部也装饰着绿色心形图案。

英国民众在反省自身政策的同时,对移民的态度也有所改观。不少人主张对火灾幸存者中的非法移民进行赦免,提高对移民的福利待遇。据牛津大学的一项移民报告称,英国民众在对待外来移民上变得更加开放包宽,认为“移民是英国社会最严重问题”的人数有所下降,主张接纳更多移民的人数有所上升。

这也反映出英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保守传统与开放包容并行不悖。在坚守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同时,也保持着接纳多样性的包容力和开放度。大国应有此风范,如果要选一个最能体现文化多元的国际化大都市,伦敦当是其中之一。

大国之所以“大”的硬件和软件

中国也应有文化多元的国际化大都市。环顾当今世界,中国迅速崛起,正在成长为一个举世瞩目的大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无不认为中国是个“大国”。大国之大不仅在地广人稠,更在于国民目光之远大,思想之开放。因此在中国正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之际,我们更应立足中华传统文明,提升民族心理素质,培育积极健全的大国国民心态。从这两场大火看,至少可以在两方面对我们有所启示。

一是反思历史,摒弃历史“受害者”心态。中国近代百年耻辱史,国人已耳熟能详,长期也微妙地塑造着中国的民族心态。一方面在国家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激发了民族自强心,自强不息贯穿着中国人民为国家民族的富强独立奋斗的历史。另一方面,当中国已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后,这种心态也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让一些国人很难心平气和地理性看待世界。

大国心态应是更加自信,更具责任心,超越历史“受害者”心态,以善意和平常心去对待世界,保持着战略定力,在自己的道路上缓步徐行,而不是在自卑与自负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放眼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庸平和、理性务实一直是中华文明的传统智慧,也是我们培育大国国民心态的历史财富。

二是开放包容,杜绝文明“中心者”心态。中华文明是优秀的文明,但并不是唯一优秀的文明。世界文明是多元的,只有尊重其他文明,以开放的胸怀,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耐心地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展现泱泱大国风范。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中华文明的历史没有断流中止,就在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为中华文明开放而不封闭,包容而不排他,所以在面对文明的差异中,一直积极寻求文明对话,而不是对抗,最终走出了一条不同文明互鉴互荣之路。

简言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国之火,也可以照亮我们的眼睛。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