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巴黎圣母院为何如此易燃?木质结构屋顶加速火势蔓延
刚刚过去的凌晨,大多数中国人还在睡梦中,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准备针对“黄背心”事件发表全国讲话,此刻也不得不搁置政治问题,火速赶往现场刷脸。
文 | 高流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马前卒工作室”(ID:MQZstuido),首发于2019年4月16日,标题为《石皮木心圣母院 借火灾翻新是所有大教堂的命运》,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火灾发生时的巴黎圣母院1
被烧是宿命?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欧洲著名建筑都是砖石结构,似乎不应该发生如此大的火灾,至少不会烧几个小时,以至于结构坍塌。
但这只是外观带来的错觉。古代和近代欧洲建筑虽然貌似砖石比例高,但主要体现于墙体券拱与穹顶结构,楼板与屋面的横向延伸大多仍然用木结构实现。比如城堡从外面来看几乎没有木结构,“剖开”看就发现可燃物不少:
城堡建筑内部结构示意,注意楼板是木板纯砖石结构当然也有,但施工难度太大,成本太高。普通的教堂,连穹顶都是木结构的,下面是法国18世纪初建造的吕纳维尔城堡小教堂的屋架图:
巴黎圣母院虽然比这些小庙的地位高,但也大量运用了橡木屋顶结构,而不仅仅是装修:巴黎圣母院飞扶壁结构,注意大量木构件巴黎圣母院剖面,注意坡屋面都是木结构大部分人对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是西立面的双塔。
巴黎圣母院西立面但这只反映了巴黎圣母院的一小部分。圣母院的布局是由巴西利卡演化而来的拉丁十字模式,主体部分是砖石立面后面的中厅、唱经楼与耳堂——上面的屋顶就是这次火灾烧掉的部分:
典型拉丁十字教堂平面图耳堂屋顶内部
从航拍角度看得更清楚:
烧出的十字形西立面双塔也一度失火,所幸被及时扑灭。
目前,顶部结构已经全部烧塌。
最震撼的,还是尖塔烧塌的瞬间:
国内也有类似的样板——澳门大三巴牌坊(圣保罗大教堂遗址)。因此不要觉得欧洲建筑看起来石头多不会着火——烧起来一般只留下“脸面”上的砖石。2
救不了,也没法救
巴黎圣母院大火烧了五个多小时,巴黎市政府紧急动员了400余名消防员参与灭火,但怎么看都有点杯水车薪的意思。特朗普隔着大西洋发推特出主意,建议法国人上消防飞机:
忧心忡忡围观火灾的巴黎市民也发出质问:为什么不像扑救山火那样,让消防飞机直接从上面浇水?大型消防飞机一次能抛下74吨水,足够压制巴黎圣母院的火头了:
非是法国政府不愿,而是不能。巴黎圣母院貌似坚固的坡屋面下,是飞扶壁托住的高墙,以及薄弱的拱顶,几吨从天而降的水弹会直接击碎建筑结构:
巴黎圣母院结构剖面示意之所以选用木结构搭建坡屋面,就是为了在兼顾防雨的同时,尽量减轻结构负担。巴黎圣母院作为哥特式教堂的典型代表,在中世纪被修筑时只有一个目的:够高。为了达到中世纪结构难以承担的墙体高度,古代建筑师用复杂的飞扶壁体系分担主体结构压力,拱顶根本没有承受冲击载荷的余量。如果消防飞机来扑救,我们将看到世界大战以来巴黎最壮观的轰炸。
因此巴黎消防员只能一边慢慢喷水控制火情,一边祈祷拱顶不会被烧塌或被坠落物击穿。回顾前面的火灾航拍,主体结构的外窗没有透出火光,看来大厅内部没有失火——这意味着大量文物可能得到保存,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这毕竟是巴黎,是世界级都市的核心区。从直播视频看,巴黎消防队的灭火效率实在不怎么样,放到中国还达不到省会水平。现场有限的灭火水枪不能从高处喷水,只能远远的在建筑外围低点“射击”,用抛物线方式把水打入火场。甚至消防队员站立的登高平台也太矮,对火情的掌握不足。直播照片还显示火场道路上铺满了水带,这说明市政水源的泵送能力很低下,缺乏配套的水泵接合器,进而限制了同时进场的消防车数量:
巴黎的消防车控制高度不够,可能是因为巴黎缺乏高层建筑,平时用不上高喷消防车。从直播看,现场最高的消防车仅是30米级的——这个平台高度更多是用于登高救人。
由于历史原因,法国巴黎、马赛的19万志愿消防队都归属陆军工程部队编制,所有出勤救援都是公款开销。上百年来的习惯,巴黎居民大小事务都要找消防队,消防队一年出勤360万次,59%是为了帮助居民(如为病人提供第一时间救助),21%是燃气泄漏、电梯事故等突发状况,10%是处理交通事故,剩下的10%才是灭火……
大量公款维持的消防部门,主业却与消防无关,硬件采购因此“跑偏”,更多地考虑日常杂务处理。巴黎消防部门一度考虑收费来缓解压力。
在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马克龙发表了简短讲话。马克龙说:
“即便火情控制不够理想,但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况……这(巴黎圣母院)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学、我们的想象力、我们所有伟大时刻发生的地方……我们将重建巴黎圣母院。”
马克龙现场讲话3
人祸?
火场照片中,似乎暗示了火灾原因。起火点周围密布着脚手架:
直播截图在起火前,巴黎圣母院正在进行维修——法国人张罗了好几年的工程。
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酸雨常年腐蚀,圣母院建筑老化严重,不仅雕像装饰陆续损毁,后殿结构主体也出现了稳定性问题。此次维修预计耗时3年,费用超过1.5亿欧元,钱从哪儿来成了法国政府头疼的大问题。为了筹集修缮费用,相关基金会甚至呼吁美国人捐款。
年久失修的巴黎圣母院承包维护作业的,是常年从事修复、保护艺术品与古迹工作的SOCRA公司。搭建脚手架,就是为了将尖塔处的雕像搬到维修作坊里:
SOCRA公司虽然宣称此前经营过法国多处建筑物雕像修复工作,但巴黎圣母院的十二使徒和四福音传教士铜像都在屋脊交汇处,施工作业复杂,实际上是一项建筑工程。而建筑工程是一门和艺术品修复差异很大的技术。脚手架因施工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火灾,是很常见的工程事故原因。SOCRA公司在2014年,只有35名员工。
近代以来,巴黎圣母院为了避免火灾,整个木结构顶部内都没有安置电线,理论上说不存在建筑内部的引火因素。但外部施工过程中,切削铜像溅射的火花,施工用电的走线,都可能引发火灾。
火灾对巴黎来说不是新鲜事,今天的巴黎圣母院是历史上的第五版。前四版分别在公元743年、858年、962年、1020年烧毁。
拓展阅读:
新华国际时评:卡西莫多在哭泣
记者 | 韩梁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原文首发于2019年4月16日。
巴黎圣母院15日晚遭遇大火,整座建筑严重损毁。熊熊火光里的塞纳河畔,圣母院塔尖轰然倒塌,令人心惊心碎。文物之殇,让法兰西流泪,也让全世界伤痛。
法国总统马克龙现场坐镇指挥,并在推特上感叹,“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一部分在燃烧”。法国《费加罗报》说,这场大火“烧在整个法国的心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叹息,巴黎圣母院起火令人悲痛,它是法国和欧洲文化的象征。
火灾现场,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教堂被火光和浓烟笼罩。哥特式塔尖倾斜倒塌,成千上万的民众站在河对岸或者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这一幕。所有人表情凝重,很多人泪流满面。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世界共同的记忆。文物的损毁伴随着文明记忆的消殒,令人痛惜。全球范围内,文物保护都是重要课题,面临严峻挑战。不少文物使用易燃材料,不少博物馆设施陈旧、保护力度不足,更不用提战乱地区博物馆和文物遭到的洗劫和损毁。
犹记得2018年9月那场大火,将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国家博物馆主体建筑几乎完全烧毁,2000多万件藏品只剩10%,巴西人200年的集体记忆几乎被“一刀切除”。一个细节是,事发时博物馆的消防栓竟然没水,消防员只能临时从河里抽水灭火……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同样暴露出法国文物保护的弊病。如此重要的文物古建,又包含木质结构,理应提前做好防火预案,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相对疏松的管理和一时的大意,都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让这座教堂不仅成为巴黎地标,也成为法国文学乃至文化和精神的地标。那哥特尖顶,入过多少画作诗篇,成为多少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引发多少流连徜徉和深沉喟叹。多少人曾为卡西莫多的命运流泪,多少人又曾在此留下美好回忆和梦幻体验。
历史长河中的文物,在世代更替中能够幸存至今的,都弥足珍贵,是人类文明发展一路走来的宝贵足迹。它们的脆弱和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用更先进的手段、更专业的技术,更智慧的途径加以呵护。而这,既需要资金支撑,也需要科学管理,更需要理念更新。
从巴西国博大火到巴黎圣母院损毁,每一次文物历劫都应给我们警示。与时间赛跑,加强文物安全管理,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留存文明记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不能让历史从此只存在于回忆、梦境、照片和视频。要让文物保持生命力,与时代共同前行。期待巴黎圣母院的重建与新生,祈愿文物远离灾难,人类文明生生不息,永续流传。
总监制:苏会志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谢芳
(原标题《800年的国宝!巴黎圣母院怎么就烧掉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