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畸形的网络审丑:土味奇景化狂欢

2019-04-17 18: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陈安庆

土味农家乐审丑狂欢,败坏的时代症候

最近一篇网文流行,文章谈到一个观点——在这个低美感社会,许多中国人患上了审美匮乏症。它的十大病征表现为: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

是的,当美已成俗套,丑则妙趣横生,异彩纷呈。

这是美的时代,也是丑的时代! 更是审丑狂欢的时代!

丑形象 ,丑,是败坏的象征和症候。这种审丑,是日常的、低等的、平庸的、猥亵的、恶心的!

审丑文化、沙雕文化、屌丝文化的走红,其实很多互联网网民是始作俑者,也是推波助澜者。

没文化真可怕,哗众取宠、制造噱头、不知廉耻!怪诞滑稽、畸变异形和牛鬼蛇神、各种妖孽层出不穷……

互联网门槛低、匿名性、病毒式传播、无人监管。互联网又是各种恶言恶语、污言秽语,粗言脏语的温床。在缺少监管的环境之下,病毒式传播,播撒各处,掀起屌丝审丑之风。丑和丑闻,成为丑和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假恶丑盛行,越骂越红。草根恶搞、围观丑角,小市民的奸诈、越丑陋的网红粉丝越多……

一个推崇美的社会,正渐渐被宣扬“丑”的浪潮淹没。网民最关注的多是娱乐的、恶搞的、带点色情意味的。土味情话,农家乐审美。土味威力,不亚于意大利炮!实际上,这个社会不存在完美无缺或绝无脏乱龌龊的天堂。粗糙的原生态表演,最能吸引草根眼球。各种丑态或者表演者的丑闻,更能引起大众关注。

很low的、俗气的怪咖呕像,跑出来……

审丑,颇具喜剧色彩的猎奇“土味”审美。你也可以理解为俗气的、不符合潮流、很low的、不洋气的,甚至鬼畜的。

媚俗,是对恶品位的沉迷。

锅盖头、小脚裤、亮头皮鞋、爆款潮男豆豆鞋的社会摇。车祸、癌症剧情小短片、社会大哥叼烟打架、言语露骨撩妹..... “土味文化”,土味视频、土味情话、土味追星的轮番登场,“土味文化”成为一种流行。土味视频、社会摇、喊麦,具有较为浓郁的泥土气息而得名。

互联网上每隔几个星期就会冒出一批以“哥、姐”著称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凤姐、著姐、犀利哥、熨斗哥、咆哮哥横空出世。偶像不如呕像,红得快。芙蓉姐姐,开启了“呕像”时代的审丑大门。潘多拉魔盒打开,无数呕像,跑出来……他们怪诞不经、离经叛道、出言不逊。专门靠“献丑”出位的草根,层出不穷,似乎“雷人”反而容易被民众认可。

粉丝打鸡血call in雷人表演

时无英雄,竖子成名。

青年网民盲目无知地追捧,以“丑”为美,陷入了审美误区。席卷中国网络世界的“沙雕土味哥姐文化”,何尝不是低俗审丑文化的象征呢?最近网络流行,猎奇恶趣味如雄鹰高飞、giao哥。雄鹰高飞,凭借着突出的鼻毛、长歪了的牙齿和光头,获得网友关注。他自称宇宙唯一的神、圣主,宣扬世界大同,极具辨识度。“想你想你想我”,是雄鹰高飞的视频结尾语,伴随着双手、单手摸脑门,有着莫名喜感。粉丝中不乏许多富家女千金,而且在雄鹰高飞的粉丝群中,都要称雄鹰高飞为“圣主”。giao哥,招牌动作是视频结尾前对屏幕强吻,伴随着“滋滋”的声音让人感到生猛无比。giao哥发明了一句无意义的口头禅“一给我里giao giao”,成为审丑爱好者们的接头暗号。giao哥、雄鹰高飞浓厚的地方泥土口音,成为视频特色。简单粗暴的脑子缺根筋 、二百五 、半吊子表演,引发粉丝打鸡血call in。

反差戏谑丑形象网红、粉墨登场

审丑网红面筋哥、黄金眼的小吴、丽江石榴哥,也各领风骚三五天。这些人是工业时代、消费社会与互联网的产物,具有荒诞感。娱乐圈明星单一审美趋势,帅哥靓妹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土味反差戏谑从垃圾堆里捡起来,粉墨登场。

审丑畸胎,比如包子眼、蛇精脸、皮肤被滤镜 、过度美白的网红脸,成了当下时代里的新偶像。

网络是个广场,鱼龙混杂,反抗和叛逆,年轻人通过展现自我,追求个性,标榜彰显自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找情感宣泄方式,加入“审丑”大军,自我嘲解与狂欢。原有的人际关系网,被打破,新的人际关系网,支离破碎,越来越原子化。创造出了“审丑文化”,消费“零余者”行为。

刻意的审丑,充满低级趣味

丑,有解构意义,它疏离权威,颠覆传统。

当粉丝们,醉心于丑角色网红的生活方式、服装打扮、语气口吻时,会自动成为圈层中的自我认同,倾向性地引导周围的人,产生审丑共鸣。通过集体话语,以低俗、不雅、粗鄙的屌丝化审丑,进行自我标榜,自我慰藉。在围观丑行同时,肆意谩骂,酿成网络暴力。

低俗时疫爆发背后,我们对浅薄媚俗的迷恋,到了何等程度?趋媚不是奉承,凭智力优势嘲讽土味的时候,转发和揭发,其实也展现了审美品味的优越感。丑并非原罪,多样化的审美,需要被尊重,但刻意的审丑却充满了低级趣味。令人尴尬、刺痛的现实是,既定的社会秩序,因为阶级、教育、文化品位和消费理念,掩饰不了审美的不堪。

审丑流行,拽低社会审美线

审丑是本能,审美却是需要学习的。

粗暴的快感,不等于美感。热衷于“审丑”,也可能是一种心理缺陷,畸形的快感,背后可能是一种病态。又或者说粗鄙愚蠢的东西,可以引发观看者心理层面,美好优越感和极度舒适度。乡村YouTobe快手,已经是仅次于抖音的中国大流量短视频平台。

如此难以下咽的粗鄙表演,为什么这样多人趋之若鹜?用粗制滥造填充自己穷极无聊、极端过剩的时间泡沫。色诺芬尼不就说了嘛:“假使牛或马或狮子有手,能如人一般作画,假使禽兽画神,则马画之神将似马,牛画之神将如牛,神之形貌各如它们自己。”“审丑”流行,会拽低整个社会的审美标准线。

社会,真的不再需要美丑标准了吗?

全民审丑—达奥尼苏斯式的精神酣醉

问一个问题,如果世间根本没有丑,那么美又是从何而来?中国美学大师李泽厚说,丑与恶是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者都是畸形、令人压抑的。但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丑是恶的外在形象显现,恶以形象表现出来便是丑,恶又是丑的内容。

从心理学层面来说, 人都有内心邪恶,恶的一面,更有做恶的冲动。只是迫于社会道德的压力和秩序、规范,才小心翼翼收起坏心思。当有一天发现各种恶趣味横生,内心的那点阴暗便会不断滋长。

这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颠覆。移动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互联网海量信息压迫,导致人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异化,反智、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主义也有了市场。审丑让这些人,无形中拥有了强大的自信。借由丑的刺激,实现对焦虑、空虚的发泄,暂时摆脱现实,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对话。这些人穷极无聊,在网络中寻求自我嘲解的符号化集体狂欢,是一种达奥尼苏斯式的精神酣醉。

唯俗不可医!唯丑不可医

恶不是根本的人性,而是一种善的欠缺。这是人性中的“七宗罪”,七种恶行: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色欲。这些都是恶,是恶行,也是罪行。

社会已全面步入审丑时,丑相百出,丑人多作怪,审丑大众,乐在其中。

审丑,试图吞噬着主流审美文化。低俗化、快餐化、碎片化,反叛与狂放,反深度、反精英、反审美。全民审丑,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必须阻止其恶化,理性干预民众审丑行为,规范审丑行为。从自身做起,杜绝审丑倾向,传播恶趣味的丑,不约!

如果沉默,最终审美会被审丑吞噬,愿你读完此文有抵御的盔甲。要做到虚拟安全距离中的自我抽离。

不能在审丑的沉默螺旋中,沦陷自己的正常审美。

唯俗不可医!唯丑不可医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