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区更新·展|上海金友里③:自“里”更生的城市社会学评价
2018年5月,一个雨天的周末,我们第一次来到金友里。一下车就看到金友里显眼的牌坊。走进弄堂,不同于我们的预想,尽管是雨天,弄堂座椅上还是坐着不少居民,他们有的择菜,有的聊天,见到我们到来,也丝毫不惊讶。
“来学习的学生是吧,我们这儿经常有学生老师过来的,很有名的。”居民热情地招呼我们进来,指指椅子,指指绿化,自豪地告诉我们,这都是大家一起参与改造的:“你看我们这环境,比人家新小区不得差的哟。”
金友里所在的业广里社区,全部是上海的旧式里弄,存在旧式里弄普遍存在的问题:沿街商业、菜场后勤空间的卫生问题;非机动车随意穿行的安全问题;墙面脱落老化、电线杂乱的环境美观问题等。通常而言,由于种种现实原因,里弄的空间改造很难落地。而金友里却将其变成了现实。
金友里的改造完全从居民需求出发,由居民自己动手改造,实现了具有温度的公共空间。
我们决定,将金友里作为城市社会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就该里弄更新模式是否具有可提炼的实践性和可外溢的复制性进行分析,为社区自治、居民参与等提供一定的借鉴。
金友里更新前的弄堂环境(左)和更新后的弄堂环境(右)。图片由业广居委提供
金友里更新项目既提升了物理空间,也对居民的活动、社区意识以及社会功能有所促进。如何对此更新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是我们研究的最大难点。在进行了一些文献、理论学习后,我们认为,可持续社区评价体系涉及的方面(HOUSING、SERVICE、SOCIAL、GOVERNANCE),用在这里较为契合。再结合金友里微更新的情况,我们选取了“物质”(对应HOUSING)、“服务”(对应SERVICE)、“社会”(对应SOCIAL)、“管治”(对应GOVERNANCE)四个方面,作为微更新评价的四个维度,并由此提出自“里”更生的分析框架,对微更新的过程、结果进行评价。
金友里微更新调研框架。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由作者绘制物质——环境提升
“物质”即居民对里弄公共空间的积极“感知”。比如,里弄公共空间对使用者来说,是否是具有吸引力的、安全的、实用性高的、便利的、舒适的、美观的,以及居民能否自觉维护里弄公共空间。
我们主要通过现场观察,对物理空间的改造进行记录,通过居民问卷(共37份,约占金友里居民总数的30%)及居民打分,得到居民对里弄空间(包括座椅、雨棚、公共衣架)改造前后的安全性、实用性、便利性、舒适性、美观性的评价。
统计居民列举的改造前里弄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改造前,里弄卫生问题比较严重,其次是缺少座椅和墙皮脱落等物质环境的问题。而通过三个阶段的更新,里弄的物质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弄堂的功能分区更为明确。
在居民满意度评价中,安全性、舒适性有明显提升,美观性提升最大。微更新呈现出一种渐进式更新的良好状态,三个阶段相辅相成,共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居民对改造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而且部分居民自发进行维护,参与度较高。
金友里改造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座椅改造示意图(左图),第二阶段:遮阳棚改造示意图(中图),第三阶段:公共衣架改造示意图(右图)。
金友里改造的三个阶段的居民评价。第一阶段:座椅改造居民评价(左图),第二阶段:遮阳棚改造居民评价(中图),第三阶段:公共衣架改造居民评价(右图)。
服务——需求分异
“服务”即评价公共空间是否满足每位居民的需求,是否无差别地为里弄的每位居民提供功能和服务。
我们主要通过现场人流计数,观察记录各设施在不同时刻的使用情况,并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共37份),以对设施使用人群的居住位置、性别、年龄、职业、住房性质、来源、住房性质、经济状况等进行收集和分析,以评价设施的使用公平性。
通过分析发现,座椅、雨棚、衣架三个项目的使用情况较好,尤其是座椅和雨棚的改造,有效促进了居民间的活动与交往。但设施使用人群较为同质化,多为居住在北弄的本地退休居民。总体而言,改造设施的使用存在人群的分异,更多关照本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社会——社群分化
“社会”即评价是否有营造社区精神,即社区归属感与社区认同感等,邻里之间是否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每位居民是否得到公平对待,邻里关系是否紧密。与其他居住区不同,里弄的空间特征以及居民基础,使里弄中形成了较亲密的邻里关系,这是本次微更新的重要基础。
我们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共37份)得到居民间的熟识程度,并由此绘制出金友里内的社会网络图。然后,通过打分形式的调查问卷,以及语义级差分析获得本地外地居民的相互评价。
分析发现,里弄中的本地居民和外来居民是分异最明显的两个群体。金友里微更新促进了部分居民的交往,但对不同社群间的融合促进作用较小,外来租客和本地居民仍存在一定的交往隔阂。此外,不同群体的社区情感提升程度有较大差异。
金友里微更新后居民社会网络分析图。管治——有限参与
“管治”即评价社区相关事务决策中,居民是否为参与主体,其参与意识是否在参与中得到提升,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参与体制环节的完整性,以及其可持续性和外溢性。金友里的更新过程,历经三个阶段。通过调查问卷(共37份,其中参与更新者22份)及募捐数据,我们对各阶段的参与的主体、参与方式、参与程度进行梳理。
分析发现,第一阶段的改造,主要依靠自治能力较强的“社区能人”进行,改造的成功提升了居民的信心,也提升了居民的参与意识,使得更多居民参与到第二、第三阶段的改造中,参与方式也更为多样。
但总体来看,参与网络与社会网络高度重合,处于边缘的外地租客并未参与其中,而单一群体主导的微更新机制会存在一定局限性。
金友里微更新各阶段参与网络。居民自组织的微更新得以实现,与其紧密的邻里关系与社会网络密不可分。而金友里的社会网络中,基于不同的个人背景、兴趣爱好和居住位置,形成了数个“小圈子”,不同“圈子”的居民在微更新中的参与程度不尽相同。
微更新改造的提议是在其中一个“圈子”的聚餐活动中提出,大部分参与聚餐的居民为居住时间较长的本地居民,构成了核心组织成员,即第一圈层。
第二圈层的居民包括一些外地租客,由于居住于北面弄堂,与第一圈层居民居住较近,有时受到核心成员的号召,对项目的知晓度较高,但由于活动时间差异,较少参与更新改造环节,以参与出资为主,构成普通参与成员。
而第三圈层的居民,大多居住在南面弄堂,使用公共空间频率低,与核心组织成员关系较为疏远,并未参与微更新改造。
这样“圈内圈外”差异的形成,也进一步强化了外地租客和本地居民之间的社会网络壁垒。参与主体的同质化导致实则“有限”的参与,这成为金友里微更新的局限性之一。
金友里本地、外地居民的活动分异。通过对金友里微更新的调研学习,我们对居民自组织有了新的认识。居民自组织形成的首要前提是社区居民共同的需求与改造意愿,同时社区中也需要存在所谓“社区能人”,由他们发起,并向“圈子”进行动员,从而形成社区的自治组织。
然而,社区能人的出现、改造的提出、执行多是在居民的交往过程中偶然发生的,具有较大的随机性。金友里的改造虽历经三个阶段,整个运作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自治能力较高的核心成员。而这样的居民对于大部分里弄来说,可遇不可求,推广较难,外溢效应有限。
金友里微更新的自治过程。总体来说,金友里自下而上的微更新实践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范本,当然这个范本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以原有本地居民为主的社交圈子的同质性,以及尚未健全的更新运作体制。
我们认为,以下经验值得其他社区更新项目借鉴:1)社区可以更加重视“社区能人”的发现和培育;2)定期收集居民的多元诉求,尽量保证参与的全覆盖,与社群的多元融合;3)发挥好社区规划师的作用,为社区更新提供更专业的指导;4)同时发挥好社区行政部门的作用,为社区更新提供更多资金等外部资源。
(本文根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城市社会学课程作业《自“里”更生——上海市金友里自下而上微更新案例调研报告》改写而成,参与成员:谭逸儒,唐婧,张中菁,胡琪雯,指导教师:李晴)
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发起的“社区更新观察团”,希望把积极从事社区更新实践,想要一起完善社区的人们集合起来,一起观察,一起漫步,一起讨论。“社区更新观察团”将对上海五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更新实践深入考察;相关实践者将以“城市漫步”的形式,分享在地经验,并与关注社区议题的更多人,在 “空间正义”与“社区赋权”的框架之下,共同探讨社区的未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