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化工安监加码,长江经济带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年底完成七成
30%左右的化工园区没有建立安全监管平台,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化工园区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装置。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从4月10日举行的2019年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除了安全环保方面的风险,炼油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也很严峻。针对这一局面,监管利剑将出,化工产业格局生变。其中,化工园区将迎来评估论证,长江经济带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争取年底完成七成,而相关部门将梳理出台化工新材料发展新目录,航空航天等短板领域将获扶持。
安全生产监管加码
继江苏拟开展行业安全整治之后,同为化工大省的山东也决定从4月9日起在全省开展为期3个月的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消防、冶金工贸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
这只是一个开始。“今年我们把安全生产作为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年初就启动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自查抽查专项行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介绍说,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仍然不少。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石化处相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经过初步摸底,全国共有化工园区676个,产值规模大于500亿元的约占7%,小于100亿元的约占60%。从基础设施配套上来看,将近9%的园区没有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30%左右的园区还没有建立安全监管平台,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园区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装置。
据透露,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化工园区综合评价标准,开展化工园区区域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工作,逐一排查隐患,并且积极推动山东、河北等化工大省的化工园区认定和改造提升,确保规划布局合理。
危化品企业的搬迁改造工作也将提速。截至2018年底,各省份共上报搬迁改造企业1176家,其中异地迁建479家,就地改造360家,337家属于关闭退出。其中,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一共有1089家,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共有搬迁改造企业574家。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王伟介绍,今年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领导小组的级别将提升至部级层面,近期将召开会议。同时,将组织开展重点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调研,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争取到2019年底完成率达到70%。
“2019年是搬迁改造任务非常繁重的一年。”上述负责人介绍说,对跨区域搬迁改造的项目,涉及新增产能过剩行业或限制类行业,原则上允许通过减量或等量置换予以解决,严禁危化品企业向距离长江干线或主要支流一公里范围内搬迁。此外,协调优化政策资金的支持,搭建平台促进搬迁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搬迁改造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产能过剩隐忧不容忽视
除了安全、环保方面的风险,产能过剩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传统产业的低端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的同时,部分企业仍存在求大求全心理和重复投资冲动,不顾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风险,正在盲目上马一批产能规模更大、投资规模更高的项目。”李寿生指出。
当日发布的《2019年度重点化工产品产能预警报告》称,未来几年,随着沿海大型石化基地快速崛起,现代煤化工项目升级示范加快推进,一大批大型炼化一体化、现代煤化工项目投产运营,成品油、烯烃、芳烃、乙二醇、聚碳酸酯等产品将迎来扩产高峰,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大量新增产能将集中释放,国内石化产业和市场供需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
按照目前公布的新建和扩能计划计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达到9.2亿吨,到“十四五”末将超过10亿吨,届时我国成品油供应能力将超过6亿吨。按照国内外相关机构预测,我国交通运输用石油需求峰值在4-5亿吨,成品油市场将大幅供过于求。
“2019年随着部分产品产能增速加快,产能利用率变化幅度较大,应重点关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对二甲苯、环氧丙烷等产品,预计2019年除煤化工外的25个品种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2.5%,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孙伟善建议,部分产品在项目规划建设阶段,需做好下游市场研究。
化工产业格局动态调整
化工产业在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的同时,高端化工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存在短板,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需进一步发力。
经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修订版)》。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卢卫生介绍说,今年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动规划内的项目建设。同时,要有序开展储备项目,通过竞争选择好的项目。此外,适时启动动态调整工作。根据布局发展实施情况建立有紧有松的动态调整机制,按程序报请国务院同意后,把具备条件的项目纳入,把不具备条件的项目调出。
卢卫生强调,严控项目规划布局,当前炼油能力过剩比较严重,我国七大石化基地以外的炼油厂,除了能够落实产能置换的项目外,一律不得安排。七大石化基地内的炼油项目也要根据需要来安排。
对于化工新材料,政策则是鼓励的态度。王伟表示,工信部梳理了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节能环保领域的短板,初步形成化工新材料发展新目录,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的目录也在梳理过程中。
李寿生认为,要努力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新能源、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产业。
(原标题 安监加码 化工产业格局动态调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