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赵婧:在图像中寻找潜在的叙事线

2019-04-18 0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这里

遇见最有个性的大学生摄影师

轮到你了new

海外高校特辑

她是谁

赵婧 Jayne Chao

赵婧, 1994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目前就读于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她热衷于以自己的意识为样本,来反映和折射当代生活话题。通过搜集和运用摄影,文字,自己的个人数据,录像,声音等,她尝试重现现代人在自恋时代下被改变的自我意识,同时也在探讨传播媒介对个人精神感受,身体的影响。个人网站:zhaojing.asia

《子夜漩涡》

Midnight Vortex

《子夜漩涡》的开端缘起于艺术家几年前开始记录的梦境以及拍摄的图像。两种不同的记录方式像是各自无法单独求证的含混“证据”, 等待着观众们前来梳理谜团, 侦破其中的蛛丝马迹。作者通过两者的平行放置以及不断地编排演化, 意图探索想象, 观看, 意识, 城市, 记忆等多个元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作品包含三个主体部分:一系列作者的游记照片, 一个记录梦境的日记文档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图画。作者意图通过从现实到梦境到虚拟想象的探索, 形成新的叙事,同时也尝试提供当代生活的一种独特观看视角。作品用自己的节奏, 带你走近作者——一个都市青年的生活片段以及梦境片段;你将感受到包围着她的城市肌理与生活肌理,看到她的幻想和迷惑。最终, 它如漩涡一般把你卷入自己的内心空间, 找到一种释放, 或是激发新的困惑......

(请横屏观看)

 
 
 
 
 

(轮到你了=轮,赵婧=赵)

轮:你本科就读的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摄影系,为什么会想到要出国呢?现在学习的是个什么专业?

赵:为了很多很多。但下决心要出去其实也就是某天突然这么觉得了,第二天我就跑去找出国中介了。目前的专业是摄影与电子媒体。

轮:感觉国外的教学方式和国内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赵:教学方式上,这边的导师虽然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但对于学生,都会更尊重差异性。他们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不同的指导。学习过程上,最大的不同是这边整体更加自订化。每学生都会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按照个人需求选修或自学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专业课基本上都是集体参与批评课,整体氛围比较自由。作品指导上,系里提倡垒砖头式地创作,也就是让你两年里深入研究一个主题并出作品。每个学生都需要在一学期里向系里展示三次作品创作进度,在和集体的讨论中逐提升独立辩证思考的能力。

轮:谈谈最近的创作吧,在之前的作品里能看到你有许多关于媒介本体的思考,但整体呈现还是在一个图像范畴的,不过从子夜漩涡这几件近作可以看到一些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文字和视频以及非摄影元素的加入,这是国外的流行倾向么?

赵:不知道算不算流行哈哈。现在大多数人都活在图像的海洋里,想让他们目光集中在一张照片上久一点,甚至记住它,被它所触动,不太容易。我是尽量想往这个方向靠,关于媒介本体的思考也就会多一点。《子夜漩涡》这个作品,我刚开始整理出很多自己拍摄的具有超现实感的图像,并想为它们的同时出现寻找合理性。于是我就考虑到了文本,我多年前就开始记录的梦境。这两种不同的记录方式像是各自无法求证的含混“证据”,而且在美学和意向上是很有关联的。我把两者的交错放置并不断将它们编排演化,想要它们碰撞出有意思的叙事。这个创作过程是很痛快的,能把我的很多平日里的兴趣投射在里面,比如我很喜欢睡觉和发呆,喜欢玩电子游戏,喜欢迪士尼里的游乐项目,喜欢的城市等等。

《子夜漩涡》展览现场,2018

图像制作过程

声音从游戏中采样并进行了二次创作

通过这些元素的结合,这件作品会提供当代生活的一种独特观看视角, 带观众走近一个都市青年的梦境片段:我的幻想和困惑, 包围着我的城市肌理与生活肌理。媒介上,我觉得文字也好,摄影也好,声音也好,都会有自身的局限和优势。我想的是把这些强项用在这个作品里。它被我布置成一个沉浸式的幽暗空间,观众可拿取手电筒进行自由地探索。视频中随机播放的图像,都是我在Maya里渲染出来的。我导入自己在各地拍摄的场景照片,它们在软件中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给予观众立体的视觉体验。同时,墙上的每一个梦境记载着我梦中的故事以及对于不同空间的描述。似有若无的环境声效从展厅各处传来,会刺激观者的想象力。就如作品名,我想让这个作品像漩涡一样把观者卷入自己的内心空间。

轮:你的作品里还是有很多“直接摄影”,现在拍他们的时候还会考虑构图,色彩这些审美元素吗?还是说你现在更倾向于把摄影当作一种素材,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媒介?

赵:差不多。过于考虑构图,审美什么的我觉得会让照片失去一些摄影自带的优势和自由。所以抱着这样的态度,我一直都是看起来随随便便地在拍照。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就一台理光的卡片相机,用着特别顺手。因为它很小,我出门基本都会带着。看到好玩的,我就咔咔咔拍,反正储存卡大,多了没事,就怕少。有的时候开下闪光灯,会把旁边的人吓一跳,挺好的。这样的话,我的大部分精力就都花在了整理照片和编辑照片上,然后会在海量的库存中寻找一条条潜在的叙事线。同时,创作过程中不会给自己设置太多框架,有必要的话,我会运用其他的媒介。

《照镜子》个展现场,2018
Journey round,视频,2018

轮:里面还有一本看起来很不错的摄影书,是学校的课程作业吗?想起你毕业时做的《2202》,这几年时间对摄影书这种形式有没有什么思考上的转变?

赵:是我自己起意做的,学校有办过一次工作坊,但只是教了大概。很多对于摄影书的理解还是在各种书展上学到的。对于摄影书、艺术家书和手工书我是很恭敬的态度,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完整的文化。创作思路上还是和之前一样的,我强调它的互动性,物理性还有连贯叙事,希望它能有玩味。这本摄影书是把《子夜漩涡》搬到纸上的展览。紫色的封面奠定属于夜的基调。解密卡元素的加入为书中的文字染上了一丝神秘色彩,并且卷起读者逐一探索的兴趣。里面没有章节,有的是24则梦境及30帧画面这些零星材料。双订的内页设计,使内容能够自由交织,重组,从而引出一些出乎意料的图文叙事关系。

《子夜漩涡》摄影书,2018
《2202》摄影书,2014-2016
《2202》展览现场,2016

轮:还有一个发现是,之前你的作品出发点是非常感性直接的,比如《再见》和《从朗郡到方家畈》这些,现在感觉这种气息更加收敛了,或者说变得更有厚度,你自己怎么看?

赵: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以自己的情绪作为创作的出发点。你提到的这两件是我表达个人情绪的行为作品。大学的时候另一件作品Mind Notes是从我的笔记中无数的曲线和图案中获得的灵感。我尝试在画布上以严肃的方式复制这些笔记,以便找到过去我的态度和我脑海中的问题。本科快结束的时候,我在照片库存中找到了自己与室友的契合点,所以产生了做成一个作品的愿望。于是就和她合作了一个摄影系列——2202。在这个作品中,我和她的照片均等,形成了对话的关系,追忆我们所住2202时的往事。通过这些作品也许可以看出来一些共性,也就是我习惯于收集和运用自己的个人数据。

《再见》,行为摄影,2015
 
 
 
  
  
  
我还听有些人说:“赵婧的作品做的全是她自己。” 这话没毛病。我在出国前大概就是这个情况,做作品的方法有一点,但都太依赖感性了,而且也不知道这些作品能指向什么现象。这边刚上研究生的时候,我特别期待自己的作品能涉及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同时也想把自己的一些趣味保留下来,想微妙保持两者平衡。于是我开始编程,以自己为主角,做了一个文字冒险游戏。通过还原我生活中的日常场景和与观众的游戏互动,试图探索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每个事件和沟通桥梁中存在的新的可能性。后来我把这个作品做没了哈哈哈。应该说是技术限制而且剧本上的难题,我把它搁置了,然后跑去做别的了。目前这个作品只有一个demo。我跑去做的是记在自己方案本本上互相关联的一系列小作品。期间教授依照我的兴趣推了我一些书,是关于传播媒介的,消费主义的,自恋主义的,等等。阅读给我带来对这些现象更深的认识,也拓展了我的思路。这一系列作品中,我开始以自己的意识为样本,重现现代人在自恋时代下被改变的自我意识以及探讨传播媒介对个人精神感受,身体的影响。这个里面有一件就是我的毕业创作 ——《子夜漩涡》的雏形,也就是那本摄影书。
《赵婧养成计划》游戏截图 1

《赵婧养成计划》游戏截图 2

《赵婧养成计划》游戏截图 3

轮:除了导师的理论支持,外国的文化环境有没有给你的创作带来什么影响?

赵:对时事、历史、身份、性和死亡这些话题的探讨,是欧美当代艺术的主流。这个月我看的Martha Rosler和 Bruce Nauman的个展就很具有代表性。美国言论自由,这里多数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对于诸社会问题都直言不讳,作品也相当直接和激进。可能已经习惯国内相对温和的创作环境,我刚来的时候不太适应,觉得这略狂野,略粗暴,甚至觉得有点浅。但后来我逐渐明白,在这样一个国家,如此的创作方式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要简洁、精准地表达一个观点,其实是很难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简明和直接能使作品更具有效性。更何况,不能以单件作品笼统评价某艺术家,而是需要尊重他/她艺术生涯中努力建构的个人体系。影响的话,其实是非常大的,最明显的就是现在自己构思的时候,会更多考虑自己的身份和立场。创作前期对于选定的主题会做很多调查研究,如果涉及到敏感话题的话就更是了,在这边保持政治正确很重要。开始创作的时候,会更小心版权问题,其次会考虑到自己作品对有不同身份文化背景的观众的有效性。

Martha Rosler: Irrespective, Jewish Museum, NY

Bruce Nauman: Disappearing Acts, MoMA PS1, NY

编辑&采访 / Zhang Yehong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