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建华专栏:快速城市化与“新乡村时代”
伴随着国家层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江苏提出探索乡村善治之路,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创“新乡土时代”。这无疑是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发展战略逻辑选择,是促进长三角区域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必由之路。
快速城市化引发“乡愁”与“愁乡”
基于最新数据,我国现有600多座城市,400多座是大中城市,其它是小城市,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中国用30年左右时间走完西方100多年历程,可以说创造了人类城市文明奇迹。中国30多年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作为单个城市内生性自我成长,每一座城市至少都比改革开放之初长大了数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由个体扩容壮大,走向都市圈协同、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作为自然条件优越、各类资源集聚、经济富庶发达、城镇体系完备、人口规模较大的长三角区域,城市化进程也是走在全国前列,整体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化率基本接近国际水平。数据显示,上海城市化率已达87.6%,超过了意大利、德国、法国;江苏城镇化率达到67.7%;浙江城镇化率达67%;安徽城镇化率2018年末也达到54.7%,其中合肥市75%、马鞍山市68.2%、芜湖市65.5%、淮北市65.1%、淮南市64.1%。学者研究认为,由于山川江河大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特定性天然构造,中国城镇化极限是65%。从某种意义上观察,中国尤其是长三角区域城市化拓展空间潜力不大,变为受制约的有限珍贵资源。
以苏州为例,烟雨迷蒙、小桥流水的吴越之地姑苏城,自唐宋以来中华文明由北南渐,成为“谁不忆江南”的富庶之地,成为大运河文明时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鱼米之乡。改革开放以来,依托毗邻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苏州城市化推进速度快,开发强度已逾28%,如除去水域面积陆地开发强度超过50%,越过江苏省开发强度25%的控制线,远超国际上公认的开发强度15%为宜居宜业的标准。今日之苏州,可以说与开发强度达36%的上海一样,给人们感觉已成为一座“闹哄哄”的城市。按照《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到2030年,江苏将有南京和苏州两座特大城市。相关研究认为,苏州已经从苏锡常板块中脱颖而出,不仅是苏中-苏南的一个中心区,还是长三角重要铁路枢纽,成为联系沪、浙北、苏锡常-宁、苏中的跨省十字通道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苏州迈上特大型城市快车道,进入“再城市化”、新工业化时代,曾经的苏州也许永久成为人们脑海中回味的美好记忆。
快速城市化的速度超越了人们记忆中关于家乡故土的情感认知,使心灵深处离情别绪的“乡愁”无处存放,同时也相形之下带来了乡村发展的滞后破败凋零,也就是被学者认为的“愁乡”。以江苏为例,有学者认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尤其在苏北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亟待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差距,城乡之间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机制还不健全,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要素净流出困境,农村精英回乡、城市资源下乡、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还面临不少障碍;农村人口结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而一些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难以适应这一前所未有的大战略。
“新乡土时代”描绘城乡融合画卷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9%,10个中国人中只有一人生活在城市,一直到1978年农村人口依然占总人口约82%。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儿女心中的梦想,就是能跳出农门做“城里人”。如今,快速城市化带给人们关于城市与乡村观念形态的改变,至少在四方面实现着认知转型——
一是城市转型。城市由内生式个体成长—都市圈协同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会拓展重构城市布局空间;城市过度开发超越承载极限必然导致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趋势;城市由原先制造生产物质产品为主向以知识、创意、人才、品牌竞争转化,使优质资源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融合”市郊城镇集聚。
二是产业转型。发展模式由高速度—高质量、中低端—中高端转型,产业由生产私人物品的传统制造业—生产公共物品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现代服务业升级;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孕育发生,互联互通网络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重新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乡村振兴战略将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将城市功能融入乡村,将乡村文明导入城市;菜篮里的食材、餐盘中的美味、舌尖上的安全,日益被人们视为健康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成为舍得花钱、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三是生态转型。人与自然对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做什么?我到哪里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很大程度体现在可续生存发展的高品质生态环境,即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期望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优美绿色生态环境的需求。
四是人文转型。文化是生命基因、价值认同、行为方式、精神愉悦,是怎样活着;随着快速城市化的推进,人们认真思考是不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返璞归真,喜爱乡村小城镇生活,要留得住文脉乡愁,让心灵安静自由地放飞;不少人将自己国家与发达国家比,明显差的地方可能就在这些用钱买不到的东西上面;不少人热爱传统文化、田野风情、民间非遗、简约生活,这些精神追求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使“新乡土”成为人们向往之地。
怎样理解认知“新乡土时代”?结合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并充分肯定的马庄村实践,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认为,“新乡土时代”既要注重新,也要保留乡土。所谓“新”,从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来说,农业正转变为现代农业,农村正转变成现代乡村,农民正转变成新型农民,现代农业使新型农民正在成为有吸引力的体面职业。所谓“乡土”,一方面,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要切实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保护好、传承好农村传统文化,让人们看得见田园、记得住乡愁。在保护好农村生态、传承好农耕文化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带动农民致富,建设生态美丽乡村,这就是“新乡土时代”。
长三角尤其苏南应承担更大责任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予长三角率先发展发达地区尤其是苏南这片土地新的发展机遇,就是在快速城市化基础上,不应该一味地走现有的城市化模式,而是要用自己独特的作为,用城市化积累的都市功能与财富效应反哺农村,缩小城乡差别,为“新乡土时代”探索全新的中国农村发展方向和模式,在推进乡村振兴、描绘“新乡土时代”优美画卷中,承担更大责任并大有作为。
以昆山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这片传统农耕之地从乡镇企业、“星期六工程师”、“三来一补”企业快速崛起,从制造业强市发展成为功能综合的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上海的卫星城、苏州的重要板块,内涵是高质量发展的宜居宜业大城市、国际知名的智能制造名城,衔接沪苏的重要支点,江南特质的绿色生态城市。
在“新乡土时代”的基层实践中,昆山千灯镇独特优势明显:拥有2500多年历史文化名镇,素有“金千灯”美誉;昆山南部现代产业新城,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突破、现代农业为特色产业经济,镇级经济实力雄厚;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先导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国家园林城镇、苏州市“美丽镇村”建设示范镇。发展目标定位:“五个千灯”即实力千灯、幸福千灯、秀美千灯、文化千灯、尚善千灯。实现路径选择:“五大振兴”即“农+”产业规模化,实力千灯有底气;“美丽村庄”生态建设全面化,秀美千灯有品质;文化金名片品牌化,古老千灯换新颜;组织建设纵深化,尚善千灯有合力;人才建设更完善,幸福千灯有引力。实践推进抓手:夯实产业基础,实现生活更富裕;推进环境改善,实现生态更宜居;创新乡村治理,实现乡风更文明;强化党建引领,实现组织更有力。
对长三角乡村振兴来说,千灯实践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一是观念形态突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回归“新乡土”理念;二是先发地区发展模式转型,构建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短板瓶颈制约,探索宜居宜业宜游美好生活新模式。结合千灯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坚定实践理念创新。作为改革开放快速城市化发展起来的大型城市苏州昆山的千年古镇,城乡一体化协调平衡发展,是缓和化解大都市病、克服城市化进程中所谓“愁乡”即对城乡差距扩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先发地区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不应成为“灯下黑”,而应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优先美丽乡村,使先发区域乡村成为城市独特温度、气韵、情怀浸润承载的大地,让市民用“乡愁”消融“愁乡”,为苏州江南水乡留下记忆,为昆山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增光添彩。
二是注重发掘本土资源。资源珍贵,本土资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显得尤为稀缺。千灯历史人文源远流长,应大力发掘这片土地特有的历史人文资源,比如一文一武2个状元、25位进士,先贤顾炎武、“昆曲鼻祖”顾坚等文化巨擘,“良渚文化”遗址少卿山、“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延福禅寺等历史古迹,还有歇马桥、吴家桥、陶家桥等古村落,精准开发深价值,着力打造新亮点。
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创新。善抓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机遇,瞄准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吸引知识创意型资本、技术、人才与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用都市休闲型农业、非遗产品传承拓展、农家乐民宿开发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市化就业之路。
四是打造鲜明个性特色。作为千年古镇,应强化特定乡镇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历史传承和人文沉淀,力戒“山寨”版克隆复制,不能使乡村外观变化比人心想象还快,使“乡愁”无处寄托。同时应谨防文化误区,即乡镇文化建设可让都市文化导入乡镇,让“高大上”文化人的人气、文气、才气惠及村民,注意不能成为城市文化物品存放地、文人雅士休闲地,搞成“两张皮”,说白了就是应注重乡村化、本土化、平民化特质,力避都市化、贵族化、商业化趋势。
五是加大传播推广力度。善于运用传统主流媒体、互联网新媒体、专题研讨会与论坛等,策划一波波营销事件,讲好千灯实践转型发展故事,加大千灯品牌传播推广力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影响力,着力提升知晓度、美誉度,切实增强认知度、参与度。
(作者何建华 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此文系3月29日在“新乡村时代——长三角乡村振兴(千灯)实践”研讨会上演讲整理而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