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负张园百年静待!每幢建筑贴上标签,活化利用方案全球求解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2019-04-07 23:0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百年张园有了新变化。

4月7日,春日的暖阳照进张园幽静的弄堂。与以往不同的是,这里每幢建筑的门、窗等部位都贴上了“保护标签”,注明了该建筑的建造年份、保护重点及看护责任人等,甚至居民留下的老式家具,都被贴上了标签的印记。

这样的细心呵护“标签”来源于每栋楼四五百页厚的“一幢一档”档案,这份《张园地区历史建筑房屋档案》,让174幢建筑都有历史可循。

未来,静安区拟面向全球顶级建筑大师,征集张园保护和活化利用方案。

每个支弄门口都贴有标签。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图

百年张园的困扰

张园由喧闹变得安静,是从2月22日开始的。

这个位于闹市区的上海弄堂,曾有“海上第一名园”之称,是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留存着浓郁的近代上海弄堂风貌,是上海最具代表的历史文化建筑群之一。张园的发端可追溯至百年前,其作为“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是新式公共文化的诞生之地,许多“第一次”发生在这里:沪上第一盏电灯、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室外照相馆都在此亮相。虽经历年改造,此前依然有200多户居民过着手拎马桶的生活。

2月22日起,张园迎来新变化。近1100户陆续搬离,告别住了几十年的逼仄房屋。

李阿婆在张园居住了69年,家里居住面积约18平方米。此前,最困扰她的是家里没有卫生间,每天都要出门倒马桶。

顾阿姨约20年前结婚来此,让她每天发愁的是如何跟邻居错峰烧饭,“6户人家1个厨房,特别不方便”。之后,她打算搬去新客站附近,居住条件也将得到极大改善。

曾经,做菜切配都在户外。

她们只是张园上千户居民生活的缩影。

由于区域内绝大部分建筑为类似的旧里,合用的厨房、违建的客堂等都让张园老建筑不堪重负,生活也极其不便,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很高。

2019年1月,张园地块旧改征收二轮征询工作启动并顺利生效。截至目前,张园地块已签约居民1096证(总1122证),签约率达97.68%,目前已搬迁居民1090户。

在之后,“人走房留”的新模式正式启动。

4月7日的午后,澎湃新闻记者回到张园,这里告别了往日的喧嚣,每幢建筑门前贴上了标签,标签注明了该建筑的建造年代等历史信息,还写有壁炉等保护重点和看护总责任人。

在张园64支弄1号门口,保护标签细致而简明,注明了建筑特色为南立面的出挑木阳台等信息,保护重点包括石膏线脚、花式地砖等。

张园64支弄1号360平方米曾居住了10户人家。

木楼梯被贴上了保护标签。

出挑木阳台。

居民搬离后家具依然保留。

不过,出于建筑保护和消防安全的考虑,张园目前进入了全封闭管理的状态。

上海静安置业(集团)作为授权经营管理张园的国企,其董事长时筠仑解释称,“目前,为张园制定严格的‘人防+技防’保护措施,一方面完成了保安人员固定岗、巡逻岗的配置,进入张园人员一律凭证进入,车辆信息进行汇总输入系统,进入张园车辆自动识别;一方面80个摄像头安装完毕,根据技防设备的传感器及监测探头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监控,对张园场地进行最严格的看护。”

封闭化管理下,张园幽雅而宁静。  

174幢建筑都有个性化档案

严格保护的原因来自于特殊的“身份”。

上海石库门的“博物馆”——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对张园的评价。

他表示,上海目前留存的石库门不到解放初的10%,而张园建造时品质就非常好,如今经历了那么多风雨,时间赋予张园更高的价值。“如果只是作为博物馆又是不可持续的,合理利用是保护的前提,否则就失去了社会价值。” 曹永康认为,伴随着社会发展需求,历史建筑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如外滩,经历了多轮功能变化,“关键是建筑本体要留下来。”

张园的保护也得到了市领导的关注。

3月19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静安区调研旧区改造工作时指出,张园人文历史底蕴丰厚,是极其珍贵的城市文化和建筑遗产资源,必须做好保护保留这篇大文章。既要讲好每一栋建筑的历史故事,更要立足整体风貌保护,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持长远眼光,延续城市文脉,推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

目前,张园迈出活化利用的第一步,让174幢建筑都有个性化档案可查。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张园的这些个性化档案信息都来源于每栋楼四五百页厚的“一幢一档”的《张园地区历史建筑房屋档案》,“一幢一档”将张园地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信息资料进行了记录存档,建立了完整详细的档案资料。

每栋楼都有400多页的档案。

保护不是光讲情怀,也意味付出。

“我们去年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每栋房子做档案,档案包括每个门牌号的人文历史、现状测绘、价值评价等。”曹永康参与了“一幢一档”测绘和文本撰写,他表示,接下来还要投入更多力量做维护,“希望张园再过百年,它依然保留下来。”

活化利用方案向全球征集

“一幢一档”仅是一个开始。

未来,张园将在静安区历保委大师工作室指导下,根据上海市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提出的《张园地区房屋征收留置期间保护性看护策划方案》,进行保养性维修工作。

3月21日,静安置业集团会同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起草《张园地区保护性综合开发方案设计任务书》,拟面向全球建筑大师征集张园保护性开发方案。

本次全球征集拟邀请郑时龄、卢永毅、薛理勇、章明、曹永康等专家学者作为设计顾问及评审,著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阮仪三作为张园保护性开发建设总顾问。

静安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应充分考虑项目与区域、区域与区域、区域与城市、建筑与环境、地上与地下的关系,还应提出合理、可持续、先进的设计理念。

阮仪三表示,“张园的历史建筑修缮将以‘修旧如故,以存其真’为原则,以历史建筑‘一幢一档’建档工作为基础,尝试探索在街区保留部分居住功能的方式方法,结合全球规划方案征集和先进理念,希望张园可以成为上海里弄街区的保护更新试点并成为重要标杆。”

    责任编辑:李菁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