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布特弗利卡辞职后:阿尔及利亚青年们的等待和希望
“整整一夜,阿尔及利亚人都在庆祝这次‘胜利’,从晚上9点钟一直到现在。”
阿尔及尔时间4月3日凌晨3点半,伴随着大街小巷逐渐平息的欢呼声,阿尔及利亚青年玛丽耶(Meriem)终于关闭了充斥着各种政治新闻的社交网站页面,准备睡去。
这一夜,玛丽耶的国家发生了一桩历史性事件:执掌阿尔及利亚20年的总统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宣布辞职。
“我怀着信仰和期待作出这个决定,意图是为了平息我的国民的内心与灵魂,借此实现他们所期的阿尔及利亚社会转型的愿望,共同迈向人民渴望的美好未来。”当地时间4月2日傍晚,82岁的阿尔及利亚总统在发布在官方通讯社的一份辞职信中表示。
2月22日,阿尔及利亚执政联盟宣布布特弗利卡将参加原定于本月进行的总统大选,引发了民众对其身体状况和执政能力的质疑,各地爆发持续数周的大规模示威活动。随着抗议局面的不断升级,3月26日,阿尔及利亚陆军参谋长兼国防部长艾哈迈德·盖德·萨拉赫呼吁总统下台。在宣布退出大选和协商改革未果后,4月2日,布特弗利卡正式宣布辞职。
现年25岁的玛丽耶在首都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自阿尔及利亚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以来,她虽未加入抗议者的队伍,但一直在社交网络上紧跟时事动态。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她见证了抗议浪潮的不断迭起,也见证了年迈的总统从呼吁协商到黯然离场的整个过程。
对于像玛丽耶一样的阿尔及利亚青年人来说,总统的离职虽然已经是该国政局的历史性转变,但未来的阿尔及利亚将走向何方,一切还是未知数。
命运多舛的“骄傲民族”
初春的阿尔及利亚,热血青年涌上街头,挥舞着白绿相间的星月国旗,伴着嘈杂的口哨声,大声喊着呼吁变革的口号。在半岛电视台的画面中,阿尔及尔街头“火热异常”。然而,比起8年前那场席卷整个中东地区的所谓“阿拉伯之春”,发生在这个春天的阿尔及利亚民众示威,实际上“克制而和平”了许多。
“我们的游行都是和平游行,没有任何破坏,也没有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是在保护国家、尊重人民财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求学的阿尔及利亚留学生沙比·贝晗(Sabi Behane)对澎湃新闻说。
谈论起一个月来的见闻,玛丽耶和贝晗的看法相似。在她眼中,半岛电视台和西方一些媒体呈现的示威场面并非全部事实。她说,人们举起批评的标语,唱起讽刺的歌谣。“虽然看上去好笑,但意味深远。”玛丽耶说。
玛丽耶也谈到了问题的另一面。“阿尔及利亚已经经历了以前惨痛的经历,这种情况才好转了没多久。”玛丽耶提起了阿尔及利亚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这个国家从十九世纪起就历经殖民与战争,伤疤仍未愈合。
阿尔及利亚上世纪曾遭遇过两次悲剧性的历史性事件:1954年至1962年的反法独立战争造成超过100万人死亡;90年代,政府军和伊斯兰激进政党之间的血腥内战带来的“黑色十年”造成约15万人殒命。
半岛电视台报道认为,参加反法战争、平定伊斯兰政党内乱两项“功绩”,在后来奠定了布特弗利卡长期执政的合法性。
贝晗将这场持续一个月的抗议与2010年底至2011年初在北非多国爆发的民众示威事件做了对比。由突尼斯开始并席卷多国的“阿拉伯之春”事件中,数位执政多年的领导人都未能逃过厄运——时任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和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被抗议民众推翻,而利比亚的反政府示威最终演变为一场内战并导致最高领袖卡扎菲被杀。而陷入动荡局面的这些国家并未实现预期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稳定。
“阿尔及利亚人很理智,他们不像是埃及和突尼斯人,阿尔及利亚人民所有的举动都是和平的。”贝晗说。
阿尔及利亚在8年前“阿拉伯之春”中“独树一帜”。2011年2月,为响应社会诉求,布特弗利卡解除了实行19年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成功化解了一场危机,也进一步赢得了民心。2014年,尽管已身患中风,77岁高龄的布特弗利卡还是以84%的压倒性支持率再度当选总统。
“阿尔及利亚人是很骄傲的一个民族,他们不愿模仿任何人。”法国马赛高等商学院阿尔及利亚裔教授叶海亚·祖必尔(Yahia H. Zoubir)2012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次演讲中曾经如此说。
在叶海亚看来,阿尔及利亚之所以免遭“阿拉伯之春”,是由于在反法战争期间,北约站在了法国一边,因此“北约”这个名字在阿尔及利亚人心中是一个“很糟糕的”词语。2011年,在北约轰炸邻国利比亚时,布特弗利卡很好地抓住了民众的这种心态,呼吁和平与温和改革,避免重蹈利比亚的覆辙。
抗议背后,资源大国的经济困境
“阿尔及利亚老百姓其实是非常‘非政治’的,他们上街游行的目的也比较单纯。”安徽大学西亚北非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玉友对澎湃新闻说。
“阿尔及利亚人没有心情去搞什么起义。”叶海亚也认为,“他们不关心西式的民主,他们要的是好的治理,是满足人们的(经济生活)需要,是自由、尊严和公正。”
翻看布特弗利卡的履历,19岁投身反法民族解放事业,在位期间启动阿尔及利亚五年经济计划,还领导发起“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这位领导人一度广受人民爱戴。然而,问题出现在了他的身体状况上。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2013年,布特弗利卡突发中风,此后多年一直在国外接受治疗,他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是在2014年赢得大选后不久。因此,许多阿尔及利亚人认为总统健康状况不佳,担忧其在第五任期期间去世而导致政治动荡。
3月11日,布特弗利卡本人首度为缓和局面发声,试图宣布放弃参选并呼吁举行全国对话会议。但此时民意难敌,抗议局面已经无法收场,原本围绕总统放权的示威逐渐演变成了阿尔及利亚民众对政府在政治、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治理不满的宣泄。
“如果经济好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去质疑一个生病的总统?”一向关注时事的玛丽耶直言不讳地说。
在中国工作两年的阿尔及利亚人卡迈勒(Kamel)也深有体会。“虽然阿尔及利亚拥有大量的油气资源,但是这里的失业率很高,人民的薪水也不高。”卡迈勒对澎湃新闻说。
阿尔及利亚为欧佩克成员国,石油储量位列非洲第三,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五。但这样一个资源大国,面临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涨的困境。据Trading Economics的报告,过去五年中,阿尔及利亚的经济发展持续放缓,接近停滞状态,2018年第三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率仅为0.8%,而失业率已达到11.7%,其中青年失业率更是高达29%。另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数据,阿尔及利亚的人口呈年轻化,平均年龄为28岁,25岁以下人口占到一半。
201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卡迈勒在北京幸运地找到了这份媒体行业的工作。“我在中国的薪水是国内朋友薪水的三倍,要好太多。”卡迈勒说,“在阿尔及利亚,如果没有工作经验,你很难找到一份工作,我有很多朋友现在还是无业状态。”
后布特弗利卡时代
布特弗利卡宣布辞职后,民众再次涌上街头,傍晚的阿尔及尔人头攒动,汽车鸣笛阵阵。但事实上,阿尔及利亚民众对于老总统的心情十分复杂。
“一些人其实热爱布特弗利卡,但他们不喜欢那些打着他的旗号‘偷窃’阿尔及利亚财富的人。”卡迈勒直言,在他看来,布特弗利卡的辞职并不能够从实质上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瓦解背后腐败丛生的利益集团。
从示威现场的一些图片和视频可以看出,抗议人群中将矛头更多地对准治理不力。
一直以来,阿尔及利亚有军事干预政治的传统,即在军队统领的基础上,两个政党组成执政联盟联合执政,中东问题学者吴冰冰曾将这种体制概括为“军党联合”。在这种“军党联合”的体制下,由于执政集团内部的多元性,布特弗利卡本人下台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对此,张玉友认为,此次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诉求是更深层次的改革。“阿尔及利亚人更多的是反对这个体制,更准确的是,这批当权者,包括军方、外交、经济等部门。”张玉友说。
据阿尔及利亚通讯社报道,阿尔及利亚地方检察院已经对涉嫌腐败的商界人士提起诉讼,并禁止其将资产转移到国外,目前已有12名嫌疑人被逮捕。
“这些还不够,我希望实际上执政的政府有所变化。”卡迈勒展望道,“到那个时候,人们回归原本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在自己的国家,拿着体面的薪水,享受着生活,而不仅仅满足于生计。”
阿尔及利亚的年轻人有着和卡迈勒一样的想法。据半岛电视台分析,许多抗议者寄希望于新一代领导人取代老龄化的统治精英,而这些“当权者”(le pouvoir)中包括长期执政的政党民族解放阵线(FLN),也包括军方高官和商界巨头。
“现在才只是开始,我们希望能够有根本的变革,这种情况下还不能够作出评论,应该先等待(政府)下一步的行动。”玛丽耶用网络聊天工具发来一个苦笑的表情作为结尾。
此时,阿尔及尔时间已到凌晨4点,欢呼庆祝的人群早已散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