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光明:乳鸽背后的农场往事
一种精神要沉淀下来,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变迁。有一种精神穿越时光却仍然不会褪色,随着时间的累积更加熠熠生辉。光明是梦想之地,是边缘地带,也是实验田。寻找是了解,是认同,是沟通,是记忆,更是融入。保存传统历史记忆,也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8年是光明农场成立六十周年。本书再现了光明区六十年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一代建设者们从无到有,呕心沥血的建设过程。通过对原住民或者早期建设者的采访、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真实地呈现了文化历史线索,是对本土文化的一次全面梳理。本书以历史的发展、农场的变迁为经纬,讲述了建场之初、知青岁月、归国华侨和改革开放四个年代可歌可泣的人物与故事。本书由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集体创作,历时四年,寻访五十余次社区,采访上百人,而精心创作的一本图书。
城市的发展、文艺的发展离不开本土传统文化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光明区辖区范围内,本土传统文化伴随着大量外来建设者的涌入,面临逐渐消逝湮灭的可能;同时,由于光明区成立时间较短,在区域特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与支撑方面都存有很大的不足,当地文化历史传承所需要的资源积累处于较低的水平。可以说,本土传统文化历史急需专人专项进行寻访、搜集、整理。而光明辖区范围内的光明农场等古旧村落都有着独特的历史,随着大量外来建设者的涌入,这些独特性很容易被淹没,因此对本土传统文化历史的寻根采访、搜集整理以及如实呈现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本土传统文化是连接原住民与外来人口的桥梁,更是让近百万新市民熟悉、融入并热爱本土的重要根基。如何凝聚文化民心、如何承继优良传统文化、如何做好本土传统文化历史的梳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的“光明故事”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也是重要途径。本书就是一本极具特色的“中国故事”。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是光明区文体教育局的下属文化事业单位,负责区图书馆、文化艺术场馆、民间文艺社团管理。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自2014年起就开展了以收集整理与留存本地传统文化历史为主要目标的文化项目“寻找光明记忆”。四年多来,项目组一百余次走进社区,采访两百余人,进行田野调查与采访调研工作,组织以本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十余场,开展以本土记忆为主题的展览十余场,推动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宣传。
“光明记忆小组”的寻访内容分为四大类别:包括寻访原有村落和老建筑,寻访地方文献和特色文献,寻访地方民俗(节庆、婚丧风俗、民间传说、传统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老农场(建设历程、生产场景、风景、物产、侨乡文化)。
书中呈现了梁鉴时、黄惠英、邓镜波、江阿姨、余阿姨,武婆婆、叶婆婆、罗太公,廖丽娟等一些系列光明建设者的形象,人物栩栩如生,往日历历在目。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光明这个梦想之地,将光明变成了第二故乡。书中有第一手的采访,有扎实的数字档案,有亲历者的回忆,有青春的故事,有历史的回眸,有城市的记忆。有苦有乐,有泪水有有汗水,有欢笑,有温暖的共鸣,有感动的瞬间,有敬重与感情。艰苦而忙碌的年代,人们靠勤劳与智慧努力改善生活,血脉相连的本土居民与归国华侨共同齐心协力建设新的家园。
本书内容扎实,图文并茂,文字鲜活生动,用细腻的笔触呈现了六十位农场建设者的风貌,也为我们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极具启迪意义。全文图片也来自团队实地拍摄,附录部分的文献部分可供读者了解更多历史资料,具有参考价值。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